- 相關推薦
《理想國》讀后感:以見識豐富認知
以見識豐富認知
——讀《理想國》有感
原創: 周嘯懿
讀《理想國》,我認為最重要的,乃是不自滿于眼下所有,唯有不斷地融入新的環境與集體,才能啟發思考從而了解自我、社會、國家政治、世界歷史的變遷,體察到宇宙永恒的真理。最終有所獲益。
《理想國》以復雜邏輯架構起來的精致的語言論證背后,乃是透視了古希臘雅典城邦盛極而衰的政治亂象和在如此背景下體現的自由人的各種病態面貌。通過歸納對比奴隸制社會現存的六種政制以及聯系互生的狀態,對應六種人格,如畫家一般將這些表現勾勒出來,暴露其弊端。“王者政治”,才是當時奴隸制社會的理想體制,才是正義的政治,統治者才是正義的統治者。理想國的理想統治者當是哲學家無疑。學習哲學,隨時隨地擴展眼界,靈魂始終被善的光芒照耀,以見識豐富認知才能更接近正確,對當下我們完善自身修養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穴喻最讓人印象深刻:一群人坐在洞穴中,背面連通光源,因為背對光源,頭頸無法轉動,因為有限的活動空間導致他們必然會把人走過的影像當成真實,沾沾自喜于摸透了影像運動的規律。假如此時有人幫助一個人解脫了枷鎖,此人身體能夠自由轉動而看到真實的光源時,他的眼睛因習慣黑暗而感覺痛苦,假如有人鐵了心要將其拉出深淵,進一步認識外面的世界時,他仍需要一段時間改變自己既已形成的思維習慣,從近觀事物的影像直到能夠直接看到地球的最直接的光源,才有了對世界的基礎認知,而那些安于洞穴環境的人則因為不愿掙脫束縛的“虛假自由”而陷入無知的深淵。人尋求智慧的過程正是背過影像直接運用理性了解實體背后的實在的過程。擺脫原有的有限視野,直達無限的旅程,建立理性,就是哲學的發展目標。辯證法就是通過分析矛盾直達本質的過程。
以見識豐富認知,豐富哲學的抽象思維能力,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進而改變社會的風貌。以為古希臘有限的經濟基礎以及風俗習慣使得《理想國》趨近正確卻依然殘留有唯心主義的問題,不能更加正確科學的看待世界觀,但通過進一步認識客觀世界,開拓眼界,通過思考深化認知,就可以更加了解實在,趨向正確,這應當是本書最能夠給我們啟發的部分。
希望《理想國》的精神時刻引領我識得更多,見得更廣,過理性的,趨向正確的正義的生活,學正義的知識,做正義的工作。
作者系浙江傳媒學院學生
【《理想國》讀后感:以見識豐富認知】相關文章:
見識讀后感12-09
《見識》的讀后感04-17
《見識》讀后感09-28
《見識》讀后感3篇11-30
《見識》讀后感(3篇)02-26
《理想國》讀后感:我心目中的理想國08-18
豐富的日記02-08
《見識》讀后感(通用22篇)07-12
《見識》的讀后感(通用26篇)03-24
讀吳軍先生《見識》有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