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觀后感>《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時間:2022-12-13 10:39:33 潔婷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精選12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精選12篇)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1

      《港珠澳大橋》是一部由閆東導演執導的紀錄片,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歷經6年調研和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它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產和安裝技術有一系列創新,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術提供了獨特的樣本和寶貴的經驗。徹底實現了“一橋飛架三地”,使得粵港澳大灣區邁入大橋時代。

      影片中的旁白說:“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正是因為有這種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和信念,施工團隊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偉大奇跡,使得“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變為現實。

      它彰顯了大國的力量。2018年9月16日,臺風“山竹”直擊珠三角。然而強臺風過后,港珠澳大橋安然無恙,甚至人工島上建筑的窗戶玻璃都沒有一扇破裂。這個“世紀工程”在極端天氣面前展現了“鋼筋鐵骨”。

      作為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的跨海橋隧工程,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標準。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引領下,中國科研人員不斷攻克大量技術難題,實現了這一目標。

      它蘊含了中國人的智慧。港珠澳大橋建成后,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將由約3小時縮短到約45分鐘。大橋開通已成為港澳兩個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著力點。寒來暑往,潮起潮落。從設想到圖紙,從開工建設到建成開通,橋梁專家、工程師、設計師、一線工人組成的建設者,凝聚起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磅礴力量,在伶仃洋上“作畫”,構筑起世界級跨海通道。

      它剛柔并濟,游刃有余。設計之初融入生態環保元素,減少占用海域面積和施工噪聲。工程建設期間,保護區管理局和建設方、施工單位聯合建立了三級聯防機制,保護了白海豚的棲息地和數量的穩定。

      它展示了大國的工匠精神。大橋的建成固然是一大樂事,為許多人提供了生活和交通的便利。如今工程完工,作為建設者,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卻頗為感慨:“我們的團隊一方面為大橋主體工程完工感到高興,但更多的是不舍,是與這段歲月的惜別。”林鳴說出了眾多大橋建設者的心聲。同樣,他們的努力探索,彌補了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了多項空白。

      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眨眼之間變成了現實,中國未來可期!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2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因為有了比天空更寬闊的人的胸懷,一架傾注了施工人員十幾年心血,聯通香港、珠海、澳門的跨海大橋,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了,這就是伶仃洋上騰飛的巨龍——港珠澳大橋。一個偉大的奇跡!

      影片《港珠澳大橋》以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艱辛。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建設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節,每節重達8萬噸,在海底對接的誤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難度的精細工作,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在沉管的關鍵時期,工作人員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對數據進行反復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在建第15節沉管時,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是啊!多么沉重的打擊,看的我也是淚流滿面。

      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工程人員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們終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覺了,看他們不擇而眠,我已經難以自抑,和他們相比,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了,總工程師林鳴完成了他的大橋馬拉松夢,看的出他是那么的自豪,滄桑的臉上掛著的笑容看起來是那么的美。年輕的工程建設人員,帶著自己的愛人和他的“第二情人”合影留念是那么的幸福!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建大橋的過程中結婚生子,有多少對夫妻并肩作戰,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觀看影片《港珠澳大橋》,從開始感嘆這一超級工程的宏偉、壯觀,到后來對曬得黝黑的工程師們油然而生的敬意,我感覺到了路橋人的偉大與不凡。是什么樣的情懷讓他們不畏艱難,不分晝夜的為一件事去堅守、去努力、去付出!是他們寬闊的胸懷!是他們堅定的信念!是他們忘我的崇高境界!港珠澳大橋的成功通車,向世界展示了我們祖國的強大,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從此以后,香港、珠海、澳門的距離不再遙遠,伶仃洋上人們將不再“嘆息”!向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師以及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們致敬!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3

      人們稱贊港珠澳大橋“騰空躍起一巨龍,三地從此無西東。根根橋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蕩歡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大嶼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門半島,是一座跨海大橋。由林鳴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跡”——港珠澳大橋。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讓我感受到大橋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淺。

      開篇以茅以升建設中國第一座橋梁,讓我們認識什么是橋梁工程。接著播放新中國成立后建造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作比較。讓我看到了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飛速發展。

      紀錄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重8噸的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展開了建設情節。安裝E30號沉管時要將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E30號是海底隧道的第33節也是最后一節,此項任務十分艱巨以及海底情況復雜。給隧道對接帶來巨大的困難,大橋建設者們絞盡腦汁開始安裝對接,他的成功關系到大橋的建設。對接成功后工程者歡呼雀躍,只有總工程師林鳴沒有絲毫笑意,他在等待對接漏差報表結果。當他得知漏差為16厘米時,他宣布需重新對接,最終落差不到2.5毫米,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跡!

      在對接E15號沉管時,林鳴和他的團隊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因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們不得不退回去,三個月后,再次對接依然無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又過了一個月再次“出征”,終于安裝成功!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大橋建設同時保護好中華白海豚,實現“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橋建設者的承諾。大橋建設“讓道”于中華白海豚,橋梁工程施工設計優化最終兌現了他們當初的.承諾。

      自2005年出提出構想后2009年12月開始建設,到2018年10月正式通車,歷經整14年。在這14年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奮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了這14年,才有了這座“圓夢橋”;有了這堂課坎坷的14年,才有了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以橋、島、隧的方式貫通香港、珠海和澳門。它記錄了中國的力量,展現了當代中國的風采。在遠處看,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世界東方。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4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觀看《港珠澳大橋》這部電影,看著看著,我不由地發出感嘆;港珠澳大橋真是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驕傲,更是中國工人科技創新,勇于拼搏的見證,這就是中國力量,厲害了,我的國。

      蔚藍的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海上航道,空中航線,加上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全球都找不到,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

      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戰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電影結束后,我望著一碧如洗的天空,此時明媚的陽光灑滿廣袤大地也映照著我們燦爛的笑臉。我想:港珠澳大橋——這條騰飛的巨龍,展示了我們的大國風范。我不禁為默默付出的中國建設者們點贊,為中國力量點贊。厲害了,我的國!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5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橋梁建設史上長度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而且包括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堪稱橋梁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中交集團歷史上的石破天驚的壯舉!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2009年12月15日開工,投資約700億元,建設周期約6年。他設計壽命120年,不采用美標、歐標,只用“定制”的港珠澳大橋技術規范。因此,其對鋼板的材質、表面質量、尺寸、質量穩定性、焊接性、鋼廠保供能力及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要求極高,鋼板不平度小于千分之三更是一道世界難題。復雜的海床結構,超長的跨海距離,臺風、巨浪、地震、海水侵蝕,對它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這里每天約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有三個重要國際機場,大量航班往來穿梭。還是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破壞環境的建設方案自然無法接受。

      然而,聰明勤奮的中交人不畏困難,戰天斗地,發揚了現代愚公的精神,一個個困難的啃,一遍遍試驗的做。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對試驗數據不厭其煩地搜集和反復推敲。軌道下沉中鋼纜牽引的模擬壓力試驗、高架橋的共振試驗以及為了給大橋壽命提供驗證數據,工程師們早在20年前就已經準備了氯鹽試驗。

      大橋建設彰顯了中交人的嚴謹。沉管的裝配,總共33節,每節8萬噸,1400個日日夜夜。堪稱“深海8萬噸級的接吻”,對接的允許誤差只有2~3cm。安裝第15節沉管時,遇到回於,無法安裝,要整體撤回岸邊,大家想想多日的辛勞,無法接受,然而嚴謹的.態度讓大家含著眼淚選擇回撤。

      大橋的建設彰顯了中交人的奉獻。視頻中我們看到,大橋建成后林鳴總工程師也青絲變成了白發。不少年輕的工程師更是在大橋工地上舉辦了自己的婚禮,他們紛紛表示,自己有兩個愛人,一個是大橋,一個是自己的妻子!

      大橋的建設彰顯了中交人的協作。大橋采用模塊化建設,每個分片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單位建設,大橋的安裝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海事、航空以及各工作組的配合。這早已不是一份合同的約束,是每個人心血的投入。

      港珠澳大橋,巧妙的東西人工島修筑方案,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了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是一部關于中國現代機械和建筑的工程奇跡,是中交精神的彰顯,更是中國力量的體現!壯哉!大橋!偉哉!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6

      電影開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海,就是在這波瀾壯闊的伶仃洋上愛國詩人文天祥曾經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誓言。幾百年后的今天,勤勞智慧的工程師們亦是在這幅畫卷上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杰作——港珠澳大橋。

      大橋橫跨伶仃洋,這里臺風頻繁,復雜的海床結構,惡劣的自然環境,超長的跨海距離使得施工難度加大,工程師們需用科技和勇氣完成這個工程奇跡,他們要啟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錘來完成人工島的建造,溝通起跨海大橋與海底隧道,這也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因此施工過程中必然是困難重重,阻水問題、航道問題、航空限高問題、白海豚問題、臺風、海水侵蝕等等,但是他們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也正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學習的地方,只有這種兢兢業業的態度才能使我們不斷攻堅克難,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正如大橋總工程師林鳴所說:“遇到問題我們想辦法解決,我們有自己智慧,同時也要利用各種行業資源、國際資源。”影片中,超級工程所需要的種種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專業共同合作,不同的生產廠商,不同的檢測、科研機構來完成。其中不難看出國家的'財力雄厚、更重要的一點是各方為保證完成同一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身的工作。只有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才能保證在規定工作內,保質、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參建工程。

      工程在施工建設中另外一大難點是安全環保問題,大橋經過珠江口幾個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過,需要確保工程建設和航運建設不會產生大的沖突;同時大橋經過中華白海豚生態保護區,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工程建設對白海豚的影響;大橋建設不應改變珠江口已經形成的兩河三灘的水文環境等。然而高瞻遠矚的工程師們早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開工初期就立下誓言:“大橋建成通車,白海豚不搬家”,他們用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將使人工島面積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顯著減小人工島的阻水率。此外,大橋的設計和建設團隊充分考慮了白海豚的“生活質量”,制定了一整套保護措施。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張張淳樸的笑臉,足以證明一個人將自己全部激情投入到喜歡事業當中無疑是幸福的,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不懈奮斗的那段歲月亦是終生難忘的。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7

      01、世界之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等等。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林鳴帶領團隊自主攻關,解決了多個世界難題,最終實現了工程設計零借鑒、安裝零失誤。

      影片以最后一節E30沉管對接安裝為切入點,8年的攻堅戰,表現了橋梁建設者們自力更生、“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展示了大橋項目涉及水文、地質、白海豚、防臺風和滿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復雜的建設難題,并將大橋主體工程橋、島、隧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世界領先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出來。影片還搜集了大量珍貴的紀錄片視頻資料,通過對中國橋梁史的.分析,展現了中國橋梁技術幾十年來的面貌改變,以及工匠精神的傳承。

      02、踏實肯干

      影片沒有那么的煽情,但是就是這一幕幕的寫實畫面便足以使我們感動,當看到E15安裝完成,看到林鳴總工程師在大橋上跑完馬拉松全程,我們不禁淚目。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作為二航局的財務工作者,雖未能親歷現場,奮戰一線,但是通過影片我們感同身受,學習到了中交建設者們執著的工匠精神,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更要發揚這種吃苦耐、勇于創新的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拼搏,為建成世界一流財務共享中心貢獻一份力量。

      惶恐灘頭不惶恐,伶仃洋里不再伶仃。向這背后的全體建筑工人致以高度的敬意,多少風吹日曬雨淋的日子,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創造了這個偉大的工程。世紀大橋通三地,中國交建連四方!身為中交人,我自豪!身為中國人,我驕傲!未來我們還會創造更多的奇跡!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8

      《港珠澳大橋》從港珠澳大橋的歷史、科技與人文情懷三方面生動講述了大橋建設的艱辛與豪情,充分體現了我國在高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飛躍和綜合國力空前絕后的壯大,讓人不由發出“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感嘆。

      橋是中國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古時中國種類繁多品質精良的各類橋梁讓外國訪客贊嘆不已。但至近現代,橋梁建設發展落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中華人民憑著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冒著艱難險阻慢慢探索,在我黨的.領導下一點點趕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的腳步,這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民族精神,這是相當值得歌頌的國家精神。如今,它的建成讓中國站在世界頂端傲視群雄,這就是創造了新歷史。

      中國有著古老的橋梁建設文化。中國歷來各式精密的橋梁建造技術令人驚嘆,而港珠澳大橋對于工程技術又提出了世界級的新要求和挑戰,不僅該橋是最長的跨海大橋,還是抗強震抗強風的科技結晶。大橋從方方面面上來講都堪稱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工程,使今天的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領域足以傲視其他所有國家。

      港珠澳大橋流露著濃厚的人文情懷。港珠澳大橋建設耗時十余年,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上至工程師,下至搬運工,在大橋建設期間住在施工現場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起早貪黑,早就把工友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工地當作了自己的家,大橋當作了自己的夢想,為的就是在大橋建成的那一刻,自豪的說一句“港珠澳大橋是我建的!”。這無比驕傲又無比真誠的一幕深深的觸動了我,雖然同為中交的工作人員,但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做項目的我卻很難以對項目有直觀的理解,尤其是對完成項目的困難、熱情、毅力、自豪和那一份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拼搏在第一線的項目建設者們有了崇高的敬意,也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為之努力的項目是為了造福世界人民,是要為他們提供基礎設施和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將為中交和中國的海外基礎設施建設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拋灑自己的年輕和熱血。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9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穿行在海上云間,真正實現了一橋連三地的盛況。上午在廣州“嘆早茶”,下午“刷卡”過關去澳門吃個葡撻,晚上去維多利亞港欣賞香港夜景……這樣的美好憧憬,如今就要變為現實。往來粵港澳將如走街串巷般方便,“大灣區時代”加速到來。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奇跡,中交的奇跡,讓我們認識到了大橋背后的中交人們,在他們的'堅持與努力下,這座大橋終得成立,在他們的付出下,我們看到了“最美”大橋,全世界造橋的標桿已然樹立在中國,而中交集團代表的是中國技術與中國速度。這座在中國交通建設史上被稱為“技術最復雜”的“世紀工程”,一次次挑戰著中交工程師們的智慧和建設者的勇氣。在挑戰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獲“中國標準”,填補世界空白,成為中國邁入橋梁強國的里程碑,我為自己是“中交人”而感到由衷自豪。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了香港、澳門和珠海,實現了三地的互通互連。工程之浩大,費時之久,耗材之多,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高達42萬噸,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的修建過程,真實地記錄了中交工程師們為確保深海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所攻克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下放海底沉管過程的艱辛,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中國工程師們所展現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感動。整個工程的開發和建成,離不開各方面的力量與支持,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奉獻。

      那橫跨的大橋,是文化交流的紐帶,是黃金橋,是成功橋,更是發展橋。“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今天我們每個中交員工都應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10

      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還有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尋遍全球不可得,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而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滄海成坦途!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沙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堅持,不畏艱難困苦,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為公司爭光,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11

      《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這一黃金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橋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集“橋-島-隧”于一體,全長55公里。這座世紀大橋的宏偉與壯麗,遠遠地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閆東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正如影片中,“比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據成就,電影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六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這么多工程人員的青春,便放在了這大橋建設上。有人從二十多歲干到三十多歲,也有三十多歲,現在已成中年男子。從前的單身漢,轉眼成家立業,卻不忘了穿著婚服在即將竣工的大橋上走走拍拍,有人攜妻帶眷到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為大橋奮斗,一座橋,有汗水,也有淚水。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港珠澳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代七大奇跡”。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篇12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觀看《港珠澳大橋》這部電影。明媚的陽光,一碧如洗的天空,似乎正顯現此刻我們的美好心情。

      電影的前半部分介紹了我們國家的建橋歷史以及港珠澳大橋的特點,后半部分全面展現了建設港珠澳大橋的艱辛。港珠澳大橋是一座跨海大橋,最大的兩個特點:長、堅固。它橫跨伶仃洋,全長約五十多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達6.7公里。為什么說它堅固呢?因為它具有能抵抗8級地震,防16級臺風的超級能力。港珠澳大橋由8萬噸鋼鐵制造,這么大的使用量可以造60座埃菲爾鐵塔!那些可以輕松將人、樹卷走的臺風,在港珠澳大橋面前只算是微風,即使是面對威力巨大的12級臺風,它仍能完好無損地聳立在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由33個巨型沉管和一個合龍段接頭組成,每個沉管相接的誤差只能有幾公分,由吊臂一米一米地慢慢下放,這簡直比登天還難啊!工人們給這項工程起了個外號叫“海底之吻”。當最后一根沉管安裝時,負責海底隧道的工程師們如坐針氈,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好像有一只無形的大手撕扯著他們的神經,每過一秒,他們的緊張就增加一分。終于,經過26小時的奮斗,他們成功了。可工人們甚至來不及歡呼喝彩,便躺在地上睡著了,沒有一絲噪音,周圍一片寂靜。

      為什么中國人能克服那么多苦難建成港珠澳大橋?為什么能打破那么多建筑奇跡?就是因為中國人的智慧,那種不懈的奮斗和努力的精神。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周恩來總理也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所以我們要更加勤奮地學習,學習更多的本領,長大后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才華。加油吧,少年!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1-06

    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觀后感800字(通用10篇)12-02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精選17篇)03-29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7篇11-25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8篇11-09

    斗珠大賽作文05-04

    八一大橋作文04-18

    興澳海底世界_小學作文09-06

    珍珠港觀后感06-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5页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