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讀《亮劍》有感800字
再讀《亮劍》有感800字
黃梅梅
今天忍不住又看了看小說《亮劍》的結局。就在剛才還是為趙剛、馮楠、李云龍、田雨的死耿耿于懷……
田雨割腕自殺,信紙上很潦草地寫著南宋詞人的一首《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田雨極似李清照,家學深厚,少歷繁華;中竟喪亂,家破人亡。憶昔難免有世事滄桑之感,但在小說的情景里,能感覺到她在生命結束之時又是超越的。她是田雨,她不會呼天搶地、不會大聲嚎叫。這位新婚時寫《我儂詞》的女子,這首詞是契合她的氣質的。前兩天說李云龍配不上田雨,今天我收回這句話,這兩個人在大義面前,內心面前,精神氣質是相同的。田雨也是幸福的,有一位精神力量強大的丈夫,對于妻子而言是一種幸福。
李云龍可以給一直隊伍注入精神氣質,他的感召力、他的影響力絕不會只是體現在打了幾場勝仗。“……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么?傳統是一種氣質,一種性格。這種氣質和性格往往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逝,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事實證明,一支具有優(yōu)秀傳統的部隊,往往具有培養(yǎng)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優(yōu)秀軍人)的出現往往不是由個體形式而是由群體形式出現。理由很簡單,他們受到同樣傳統的影響,養(yǎng)成了同樣的性格和氣質。”
家庭和學校,學校和軍隊,軍隊和企業(yè),只要是一群人的地方,對團隊精神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家訓”“班級文化”“企業(yè)文化”“連隊口號”實際上就是人的精神需求。或是反映遇到危難狀況時,應該有的大無畏精神,如“狹路相逢勇者勝”;或是反映平順時,應該有的精神追求,如“不拋棄,不放棄”;或是反映一個國家人民決不屈服的吶喊,如“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昨天五四青年節(jié),有感于青春年華的逼人氣息,有感于震耳欲聾的《我管你》。在這個非常個人主義的時代,如果捍衛(wèi)夢想、實現夢想、不停夢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那會有什么樣的歌來歌頌,什么樣的色彩來描繪,會不會比全十環(huán)更有吸引力……
愿意默默的當一個傾聽者......
希望你們捍衛(wèi)夢想、實現夢想、不停夢想.....
不只說“我”,還要說“我們”。
【再讀《亮劍》有感】相關文章:
亮劍觀后心得10-26
觀看《亮劍》心得體會12-11
亮劍精神與團隊精神范文08-18
亮劍精神培訓心得體會06-09
亮劍精神心得體會范文03-22
“深入發(fā)聲 持續(xù)亮劍”優(yōu)秀發(fā)言材料04-04
《亮劍》讀后感08-19
亮劍讀后感09-10
亮劍精神讀書心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