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奇思妙想教學反思(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1
《基礎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基礎教育并不是單純的培養美術家,而是培養具有美術素養的國民。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以致用、終身受益。就《奇思妙想》一課教學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上課開始,我用大量的奇思妙想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奇思妙想的感受、想象和創作欲望。
傳統美術教學多是教師范作,學生跟著做,最終作品都是大同小異。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大家運用聯想、逆向、發散等思維方法根據身邊的材料奇思妙想,大膽創作,制出自己最想作的。最后學生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廢舊盒子做的坦克車和火箭、牛奶和做的手提包、易拉罐做的花和飲料瓶做的風鈴等。
在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為了使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我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評價以肯定為主,老師評價和同學評價及學生自己評價有機結合,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例如六組有一名學生平時不聽課,這次因為是手工他積極的準備了材料,而且和組內同學用飲料瓶等材料合作了一個風鈴,我對他本節課的表現給與表揚,并鼓勵他只要有信心認真聽課一定會有所成就的'。看到他靦腆的笑了,我相信以后可美術課他會更積極的。
本節課的教學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在課堂上我講解的還是有些多,不敢太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我自己的美術素養還有待提高。但是我在努力向學習型教師發展,相信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的一個課間,我班有個學生問我:“老師,你為什么上課不用課件啊?”其實在此之前我就想用來著,只不過自己電腦不好,搜到課件不知怎么下載或不知道有沒有病毒能不能下載,要么有時干脆搜不到。然我找個課件真難!自己本來就想用,學生又想讓用,為什么不用呢?找人問問怎么找課件!就這樣,我問了一個精通電腦的老師。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網站,下載課件方便了。
在上這一課時,我想豐富的關于“奇思妙想”的圖片應該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于是搜了一個課件,簡單改了一下,就去上課了。
看到課件學生來了精神,都抬起頭來看著課件上有什么?在我播放許多關于奇思妙想的圖片時,學生不斷發出贊嘆。聽到他們由衷的贊嘆,看到他們的表情我知道這些圖片產生效果了。沒想到這些圖片能產生這么大的作用,接下來我發現他們的創作也受到了啟發很有創意,感覺這節課還是挺成功的。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3
《奇思妙想》這一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主要是培養孩子大膽的想象,然后進行創作。實質就是一節想象力創作的課程,那么既然是創作課,就離不開想象。為了孩子的想象力不受限制,在板書的時候我采用變體美術字的形式來完成,這樣孩子們看到我超出常規的板書,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也可以海闊天空,無拘無束的去想象去創作,這樣為孩子的想象力的開啟奠定了基礎。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過程中既有拓展又有細化,既有承襲,又有創新,基本上達到了教學要求。
美術教師的任務任總而道遠,不僅要教會孩子畫畫,更主要的是要孩子學會發現美,表現美,這節課才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當然因為準備的倉促,這節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敬請領導老師批評指正,我一定虛心學習,努力進步!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4
《奇思妙想》是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十冊,第八課的內容。原教材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把生活中的物品用寫生的形式或者記憶的方法進行巧妙的組合,創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線描作品。我的這節課在原教材的基礎上作了調整,我這節課就是以手工創作為主,即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即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這節課依據新課程的精神,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要求,設計了本節課的奇思妙想藝術創作。設計力求從多種作品中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自由的想象空間,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這是六年級的.一節課,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一定的造型表現能力,對線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往往年級越高,思維越具象,想象力反而被限制。所以本節課不僅挖掘知識的內涵,更多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和激發興趣。
新課程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時間活動,直到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因此,本節課地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放開手,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時間去想象,去創作。能教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想的就讓學生去想,能讓學生去做的就讓學生去做。教學中體現以下幾方面:
1、師生互動,多種形式開啟學生的思維。
導入時,我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以裝飾有特點的葫蘆為主,師生互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欣賞分析作品過程中,也以學生想象為先導,對畫面進行想象,對作品進行想象。由此學生的想象力得以發揮,學生的思維得以啟迪,為學生自己進行奇思妙想創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2、小組合作,相互啟發,協作,展示學生的想象。
傳統的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看看作品說一說,然后自己開始繪畫或者開始創作。學習形式單一。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創作的熱情被磨滅。本節課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孩子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再集中,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再分工,然后集體創作。讓學生在討論,探索,想象,合作,創作中充分發揮想象,展示每個同學的個性,集思集體的智慧,體驗協作帶來的成功。
3、教師作為欣賞者,欣賞每一位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欣賞者,去欣賞每一位學生的想象,每一組學生的作品。對于創作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出,比如:粘貼,固定等。
4、多媒體的恰當利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賞析作品時,利用了多媒體,展示了不同構思方式,不同表現形式,簡潔明了,幫助學生理解如何用超常的構思方式進行經物品巧妙組合,展示自己的想象。
學生的作品有的材料相近,但作品各有創意,我進行教學時考慮到了這點,但是只要學生利用從身邊找到物品材料,通過想象進行創作,就達到了目的。不是讓學生找遍所有的材料、物品來進行想象創作。
我的這節課只是從一個角度去考慮的,存在諸多問題,希望在座的專家、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5
二十一世紀人才的競爭是創造力的競爭,學校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主要是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課堂中的分組探究活動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創新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讓師生在自主中創新,在互動中相長,互動成長,教學相長。
探究學習我們還在探索中,還不成熟,要形成系列還須努力,我們還缺乏善于發現和有效利用教育資源的眼睛,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們要做個有心人,積極尋找,及時抓取教育資源,為探究性學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美術課要進一步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備課,上課應該充分考慮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以教師的主觀想法為思路。不能是教師想當然的灌輸式教學。
通過啞劇的形式導入課堂,比較新穎,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讓學生欣賞各種不同形式的奇思妙想的作品,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的欲望,老師出示“水杯”、“小鳥”、“花朵”三種不同的常見物品讓學生進行聯想,進一步引導學生,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想法、創意,然后引導學生總結,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創作。這節課完全是在一種沒有壓力的情景中去讓學生學習。而且課件中的圖片我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圖片的視覺沖擊力強,信息量大,非常能抓住學生的眼球,連聽課的老師也被深深的吸引。整個教學流程一氣呵成,順理成章。學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情感意識在學習中不斷升華、提高。通過感受、觀察、分析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讓學生自己講述創作意圖,以表揚、鼓勵為主,通過相互評價,認識自己的不足,引發更好的創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我覺得這節課學生自己作品的展示和講評的不是很多,課堂中提到的學生作品好象只有三、四張,讓學生失去了一次欣賞自己身邊好作品的一次機會,而且通過課堂展示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的成就感。如果能加上這一點,這一節課會更好些。
在這次的會教中我最大的缺點就是給學生的創作主題太廣,以致于學生不敢下手,難以想象。所以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的主題應考慮難易程度,分析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立場考慮,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主題太難想象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失去信心。讓學生創作他們知道物品,在此基礎上再重新巧妙組合,這樣才能達到本課的目的。
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首先,要鼓勵學生說與眾不同的話,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誘發學生的.奇思妙想,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其次,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做,促使學生在這一思維過程中打開思維的閘門,發揮其創新的潛能。第三,課上要多些允許,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營造創新的氛圍。第四,要延遲評價,多給學生留些思考的時間和探索的空間,已獲得更多的創造靈感。最后,要善于布置趣味作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總之,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認識和活動,只要相對于個人的過去是新穎獨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創新。教師要給予肯定,給予鼓勵。這是培養低年級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更為以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6
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異曲同工之效。比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自我。
《奇思妙想》是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中的內容。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也是書中提到的“怎樣才能超越常規地將物象組織在一起,表現你的奇思妙想”。學生雖然能夠說出將無生命的物品表現成像人一樣有生命,沒有關系的事物組合在一起等想法,但是他們討論時情緒不高,又怎么能夠在創作中有出色的表現呢?課下反思后,我覺得學生討論的方式不一定僅局限于言語的交流,還可以用簡單的畫稿或者拼擺組合自己手邊的小物件等來完成討論,這樣效果更直觀,學生有新鮮感,認識和體會也更深。尤其美術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討論如果能夠適當結合這一特點進行,會為后面的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身為教師,我們要不斷鉆研、探索學生感興趣的,有利于他們有效掌握所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即使不能做到異曲同工,至少我們突破了舊的教學模式,還積累了一些經驗,將來就能成功。“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我們教育學生要敢于創新,我們自己更要有不走尋常路的勇氣。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 篇7
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在科學不發達的遠古時代,人們用想象來編制神話故事寄托人力所不能及的愿望。在今天,古老的想象和愿望很多變為了現實,想象是人類社會的希望,每一次人類的大膽想象,預示著科學的一次新的嘗試和飛躍,沒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沒有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歷史的進步。所以這堂想象作文教學課,通過教學我有深深地體會:
一、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大膽展開想象。
邀請學生來當一次小發明家,設計自己未來的產品。學生的積極性非常的高,而且還調動了他們創造的欲望,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自主合作討論,并運用多種形式來展現自己的設計,而這些大膽新穎的設計無不顯示出學生活躍的創造思維,那些極富童真童趣、個性化的語言,也正是想象作文中難能可貴的`閃光之處。
二、創設情境,公平競爭
本課我始終以一種學生競爭氛圍中展開創造與想象。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依據學生們認知水平及年齡的特點,我知道21世紀的學生信息量豐富,知識面較廣,他們面對顯示不曾出現的未來事物,學生顯示出極強的興趣。通過角色的轉變,充當小小未來產品發明家,設計心中未來的產品,還轉換身份充當小記者,通過角色的變換并親身的體驗,這種新穎的形式無疑給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羽翼,在想象的空間中自由翱翔。
不足之處: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著缺憾的藝術,所以我感覺自己的這節課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在寫作時給予學生的指導有些欠缺,在要求和形式上應該更加明確和具體一些。
總之,這堂想象作文課學生氣氛活躍,大膽想象,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效果。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奇思妙想教學反思03-27
我的奇思妙想教學反思04-21
奇思妙想作文08-24
奇思的妙想作文08-17
我的奇思妙想02-18
我的奇思妙想08-24
奇思妙想作文06-13
奇思的妙想作文11-13
奇思妙想的作文08-17
奇思的妙想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