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1000字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
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兒子、黨培養的優秀干部,作為一個父母官,他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有著一顆愛民的仁厚情懷,深入百姓,體察民情,訪寒問暖。他前往蘭考縣委報到,衣著簡樸,輕車簡從,一路步行,當他看到一群饑餓的孩子時,他拿出了自己攜帶的全部干糧;當他第一次參加縣委會議時,他提議與會同志先到蘭考火車站看一看,當看到鵝毛大雪中靜靜等待的饑民無奈的眼神、當看到火車來臨時饑民爭先恐后逃離家園的決絕,眾人被深深震撼;當他聽說政府的救濟糧沒有及時發放時,他震怒了;當得知養牛老人被牛角撞傷,生命垂危,想見他一面時,他不顧自己已經十分羸弱的身軀,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他還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資助更需要幫助的貧苦百姓。面對雙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祿同志深情地說出“我是你們的兒子”,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民情懷!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上實事求是、身先士卒,頂風冒雨,明察暗訪,不顧病痛,用科學發展觀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為鎖住肆虐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著自行車,(www.baimashangsha.com)親自調查風沙的起因,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劇烈的病痛讓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沒有退縮,忍痛堅持工作;當得知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時,他親自到苗圃了解情況,部署植樹防沙工程,并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株泡桐;當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學生要離開蘭考返城時,他抓起一把蘭考的泥土,忍著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車站為他送行,沒有責怪,沒有批評,只是交待大學生回城后不要忘記曾經生活過的這片土地,把蘭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驗分析,為改變蘭考的自然環境提供科學依據;為解決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節,帶領干部群眾,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對災情一籌莫展,垂頭喪氣時,又是他一句“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香”的樸實思想,振聾發聵,激起了大家戰天斗地的豪情。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重溫電影《焦裕祿》有感(精選6篇)06-17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07-19
焦裕祿電影觀后感08-25
電影焦裕祿觀后心得體會07-17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800字08-24
焦裕祿電影觀后感500字07-19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要為勇于擔當者擔當07-19
焦裕祿觀后感07-19
焦裕祿觀后感08-24
《焦裕祿》觀后感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