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斯大林的誓言與遺囑
——紀念斯大林123周年誕辰
斯大林逝世后的這半個世紀,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對斯大林的評價總是爭論不斷。但不管怎樣,歷史總是不會忘記這個名字,生活實踐總會給他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判。
在新的世紀,人們對斯大林的一生及其革命的、社會主義的活動表現出的興趣正在不斷增強。斯大林在繼承列寧事業的同時,領導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并使蘇聯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引導蘇聯取得了對德國法西斯主義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勝利,而且成了為鞏固世界和平而斗爭的首領。對斯大林及其活動的興趣,也隨著千百萬人以求對他逝世以后出現的許多問題尋找真實答案的不懈努力而與日俱增。這些問題包括:蘇共和社會主義蘇聯的垮臺、資本主義在后蘇聯地區的復辟、世界社會主義合作的瓦解、美國帝國主義的統治地位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所有這些為什么都已成為可能?當然,對斯大林的生活與活動的興趣,在不小的程度上也是因為他的誕辰125周年紀念日的到來,對斯大林逝世后的半個世紀應該從科學的立場上加以思考。
斯大林的誓言
布爾什維克黨的奠基人和領袖列寧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后,斯大林在第二次全蘇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宣誓捍衛并履行列寧的遺囑。他的誓言包括:
高度堅持并維護黨員這個偉大稱號的純潔性;
像愛護眼珠那樣維護我們黨的統一;
捍衛并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全國鞏固工農聯盟;
鞏固和擴大各共和國聯盟;
鞏固和擴大全世界勞動者的聯盟。
代表大會根據斯大林的建議,將彼得堡改名為列寧格勒,并決定在首都莫斯科的紅場上建造列寧陵墓供后人瞻仰。
斯大林倡議讓青年工人加入布爾什維克黨,以改變黨的社會組成和平均年齡。為響應列寧關于入黨的號召,他在1924年4月初發表了《論列寧主義原理》的講演,后來又在《真理報》上發表。這一對列寧主義的詳盡闡述以及深刻的理論思考,后來便形成了斯大林的再版過11次的著作《列寧主義問題》。也是在那個1924年的11月,斯大林又發表了《托洛茨基主義還是列寧主義》的演講,并指出,“托洛茨基主義應該看作是最大的危險,因為它總是一貫地不相信一個新經濟政策的俄國能變成社會主義俄國的事業。”
1941年11月7日在列寧墓的講臺上,斯大林向即將走上前線同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作戰的紅軍將士們贈言說:“讓列寧的所向無敵的旗幟保佑你們吧!”就是這樣,30年來同列寧的名字在一起,在戰勝歷史上從未見過的障礙和困難的同時,作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首腦的斯大林,帶領蘇聯人民沿著無人開辟過的新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道路一直向前。
正是斯大林繼續了列寧的事業,創造性發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在處于資本主義包圍的條件下,無論是托洛茨基,還是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都無力領導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盡管他們在為蘇聯埃政權的革命和斗爭的某個時期內同列寧比較親近。但他們都缺乏自信性、徹底性、堅定性,對俄國人民建立歷史性功績——沿著從未感受過的社會主義體制的道路前進——的能力缺乏信心。
遺憾的是,生活只給了列寧總共只有7年的時間直接領導了俄國新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當他察覺到了自己健康狀況的變化時,便從1922年11月始口授了幾封致即將召開的布爾什維克黨第12次代表大會的信件,以及幾篇有關一個年輕的蘇維埃國家的國務,經濟和黨的制度的“極為重要的”問題的文章。就實質而言,列寧的這些著作,正是他獨特的政治和理論遺囑。
當列寧由于疾病的折磨已不可能再進行積極的政治活動,并領導黨和國家的情況非常明朗時,在這種情勢下,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便發動了反對斯大林的斗爭。這一政治斗爭的陰謀和殘忍就在于:用列寧的威望,具體而言就是所謂的列寧遺囑來反對斯大林。實際上,列寧的信件和口述都帶有特別的組織內部的性質,而且是供中央委員會們參閱的,當然其中也包括斯大林本人在內,但并不包括黨的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更不是為了公開發表。在違反了列寧的起初意志并且背叛了他所締造的黨的利益之后,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又曲解了列寧的這些文件的內容。列寧只是認為可以把斯大林從黨的總書記的位置上調開,可他們就竭力不允許斯大林領導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此同時,托洛茨基分子對輿論界隱瞞了列寧有關托洛茨基的“非布爾什維克主義”、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十月事件”、布哈林不懂辯證法、皮達科夫的長官作風等評價。
正如人們所知,歷史有其不同的評判。被列寧稱為“最忠誠的和最積極的革命者”的斯大林,及其高超的組織才能、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性、非凡的政治意志,多年以來一直忠心地為建立一個社會公正的社會事業而服務。而托洛茨基分子、季諾維也夫分子和加米涅夫分子,當他們走上反對布爾什維克黨的道路時,就遭到了道德政治上的失敗。
'p>
現在的當權機構,連同其大量的宣傳工具,廣泛地利用托洛茨基對斯大林的生活和革命的社會主義的活動的評價,正是為蘇聯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復辟而服務,正是為了同社會主義理想、同科學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遺產作斗爭。'p>
歷史的鬧劇m#NFf:d0Ewzp+`f\~E?Ve]b#S(O\F 6微電子學論文n'f4`v\O;~SQ{VCJE?L *{Rfv
假如歷史能夠重演的話,那么通常總是一場鬧劇形式。作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他對已故的斯大林的攻擊,便是過去的托洛茨基分子的復活。斯大林在世時,赫魯曉夫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奴顏婢膝地宣誓永遠對其效忠。1939年斯大林60壽辰時,作為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赫魯曉夫曾這樣宣布說:
“全世界的勞動者都將帶著熱愛和感激之情去描寫和談論他而勞動者的敵人們也將帶著瘋狂的惡意去描寫和談論他。全世界的勞動者都把斯大林同志看作自己的領袖,看作自己的資本主義桎梏的解放者。而我國的勞動者則把斯大林同志當作自己的導師、朋友和父親。”
1949年斯大林70壽誕時,中央政治局委員赫魯曉夫寫道:“千百萬人對斯大林懷著最深厚的熱愛和和忠誠,因為他同列寧一道創建了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黨,創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并把它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更高階段。”論文斯大林的誓言與遺囑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就在蘇共20大召開前的5個月里,赫魯曉夫還在蘇共中央總結報告的文稿中肯定地表示,列寧和斯大林“使我們的勝利有了保障,斯大林是列寧事業的偉大繼承人。”
可是在蘇共20大的“秘密報告”中,赫魯曉夫卻用愚蠢的謊言和個人的仇恨偷換了對斯大林的活動的意義和政治分析。在自己的親近圈里,赫魯曉夫直言不諱地說:“當年列寧曾為自己的兄弟而報復沙皇家族,而我現在則要為自己的兒子報復斯大林,哪怕他已是個死人。” 赫魯曉夫為了竭力消除斯大林在人民的記憶中和在歷史上的形象,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具體行動:
1956年2月,在第20次黨代表大會已經完成其所有日程后的一次閉幕會上,他提出斯大林才是殺害蘇聯一些黨和國務活動家的兇手,是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犯錯誤的惟一責任人,并且應對衛國戰爭初期的軍事失敗承擔個人罪名;
號召從一些州和市、企業和機構的名稱中撤去斯大林的名字;一些把斯大林贊揚為偉大衛國戰爭的統帥的高級軍官遭到斥責;禁止出版斯大林的著作和有關斯大林的書籍,禁止發行有關斯大林甚至在某些鏡頭中出現斯大林形象的影片:
1961年10月,根據赫魯曉夫的指示形成了一個蘇共22次代表大會關于將斯大林的遺體搬出列寧墓的決議,后來遺體在夜色的掩護下被悄悄地埋藏在紅墻旁邊。
在領導國家和共產黨的活動中,赫魯曉夫一步一步地遠離列寧主義的管理社會主義建設進程的原則和準則。直到后赫魯曉夫時期,對作為一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斯大林,都未能恢復一種客觀的態度。眾所周知,勃列日涅夫也是在斯大林時期才成為黨的一個大活動家的。正是根據斯大林在1952年的提議,勃列日涅夫才成為蘇共中央政治局的候補委員和蘇共中央書記處成員。可是在1964~1982年間,他同樣也未解決自己對斯大林遺產的態度,也未能拒絕赫魯曉夫式的關于斯大林的思維,也未對此提出過異議。勃列日涅夫只是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時提到過作為統帥的斯大林的名字,而僅此一點就在廣大民眾之中引起了一片贊許。而在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50周年時,他又指出黨和國家的活動在斯大林時期曾出現過“暫時的挫折和錯誤。”
當戈爾巴喬夫成為蘇共中央總書記時,更不可能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和國家的活動以科學的態度進行評價。在擁護國內應有“更多的社會主義”時,戈爾巴喬夫就已經在策劃,而緊接著就開始實施自己那些使蘇共、蘇聯和世界社會主義的合作歸于崩潰的罪惡計劃。對他來說,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和政治家的斯大林乃是一個大敵,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個危險。對斯大林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任何一種態度,都可以映照出戈爾巴喬夫及其同犯的罪行的背叛實質,他們是在背叛社會主義事業。
有一種說法:共產黨陷入了“斯大林的個人迷信”。可是,對斯大林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理論創建和黨務政務活動,并沒有進行過馬克思主義的分析。然而,這種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不僅僅是指我們有責任去懷念這位世界范圍的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全面客觀地評價斯大林及其活動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為舍此不可能獲得關于共產黨、蘇聯和它的人民,以及人類歷史上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和未來社會的第一次嘗試,第一次經驗的歷史準確的概念。
只要雇用勞動者們暫時還沒有了解對歷史上的蘇聯時期的真實評價,現在以布什和布萊爾、戈爾巴喬夫和雅可夫列夫,以及葉利飲等人為代表的黑暗的倒退勢力,都將企圖(有時還是不無成就地)把歷史拉向后退。
我和你們,尊敬的讀者們,都是見證人。我們看到,各種各樣關于斯大林的猜測和臆斷比比皆是,對他的活動仍然缺乏真實的評價;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是一個革命的地下工作者,簡直就是沙皇的一名奸細;或者說,他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那杰日達·阿利盧耶娃,5年以后又殺死了列寧的夫人那杰日達·克魯普斯卡婭,而且他還指示殺死了自己的戰友基洛夫,盡管還把后者稱為自己的兄弟。或者說,他貶低了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作為戰爭統帥的作用,而把衛國戰爭的勝利歸功于自己。或者說,他搞亂了理論,死乞白賴地把自己的興趣強加于文學和音樂。而所有的這一切臆斷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斯大林塑造成一個在我們建立了極權制度的20世紀的特別殘忍的獨裁者和無足輕重的政治家。
【斯大林的誓言與遺囑】相關文章:
遺囑范文08-20
誓言08-17
自書遺囑范文08-20
《土地的誓言》08-16
小品--誓言08-16
土地的誓言08-16
誓言的句子07-30
誓言的句子01-21
代書遺囑的效力及認定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