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社會學論文>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

    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

    時間:2023-02-27 09:35:37 社會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

    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

    倪鵬飛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的博士后、副研究員,從1998年起,他開始專心做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每座城市的競爭力都是以數學模式計算出來。倪鵬飛解釋說,所謂城市競爭力就是城市創造財富的能力。就像500強企業排序依據營業收入一樣,城市競爭力的排序依據的是它賺錢的能力。

    今年3月2日,倪鵬飛終于有了一個初步答案――由他主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這份438頁的報告,對全國比較有影響的200座城市進行了競爭力排名;對其中47座重點城市作詳細分析。在長長的序列中,綜合競爭力前5名分別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和澳門,如果不計算香港和澳門,則補上廣州和東莞。排在最后的5座城市是:雙鴨山、鶴崗、棗莊、營口和六盤水。第一陣營全部是東南沿海城市,而“壓陣”的則無一例外的都是礦城。

    如果統計排在前20名的明星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只有一半,另外半壁江山則被蘇州、東莞、寧波、無錫這樣概念中的“小城”割據。在倪的研究中,東莞的綜合競爭力指數是87.87,是沈陽的兩倍多、長沙的三倍多、鄭州的八倍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城市的產業發展主要靠中央政府根據具體需要來確定和調整。”倪鵬飛說,沈陽、長春、哈爾濱是那一時代的明星,而現在東莞、蘇州、寧波的崛起則勾畫了新的城市版圖。

    競爭力分析最重要的是建立指標體系,這是一個城市算分的框架――居民每年能賺多少錢、沙塵暴的天數、每百人擁有的手機數、城市的就業率、識字人口、個體戶比重、買到盜版光盤的難度以及市長的知名度等等。這樣的指標可以無限細分下去,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個城市的競爭力。1998年倪鵬飛寫作一篇相關論文時涉及的指標只有21項。1999~2000年,倪鵬飛做博士論文,他分析了24座城市的競爭力,這時他的指標體系已經豐富到了88項。去年3月份做第三次系統研究時,三級指標一共達到了228項;而在其下還有未進入報告的260多項初始指標。最終提取了300多個數據,進行了上億次計算。

    “指標的選擇都是要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的。”倪鵬飛說,“比如說‘社會穩定性’,在我的體系中并不十分重要,因為中國在一個大穩定的環境下各個城市相差不多。而另一方面,地區間經濟卻落差巨大,香港GDP增長1%和某個西部城市增長1%,可是不同的概念。”2002年倪鵬飛有了一個去不同城市講課的機會,這使他的研究融入了更多的實證經驗,“一般我會提前一個星期,去請教當地的經濟學家、政研室的官員甚至是市長。”倪鵬飛說,“比如‘地均GDP’的指標就是受了東莞市長的啟發,東莞的流動人口相當大,僅用人均GDP來衡量顯然不準了。”

    他并不是想給中國城市排出個子丑寅卯,而是想看一看什么因素在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正在變成消費品,而城市的政府應該把投資者、旅游者、市民當作顧客和消費者;把城市的基礎設施、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環境當作產品”。市長成為城市的營銷者,領導班子成為董事會。在這個意義上,城市的競爭力的排行榜,更像一篇中國城市的“消費指南”。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吳志強1996年留學回國,發現國內城市之間競爭激烈,“計劃經濟時代,地方執行中央的任務,而現在地方政府則是主動出擊爭奪資源,他們是利益的主體,越來越多地用管理公司的方式管理城市,爭取投資者與游客的消費。但另一方面,政府又有維護公平與公正的職責,照顧弱者。未來的政府,將同時操控這兩套并行的體系。”而對于大多數中國城市來說,第一個轉折剛剛發生。誰能成為上海的公關公司

    “80年代末大家都愛看《射雕英雄傳》,我記得前面插有一則廣告,一個年輕女子用磕磕巴巴的普通話,說著到了香港一刻也停不下來,吃東西買東西,再買東西再吃東西。內地觀眾開始逐漸知道‘香港是購物天堂’。”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說,這應該中國城市最早的一則營銷案例了。

    3月3日的《華爾街日報》報道,上海市政府正打算將上海市作為一項產品進行形象公關,并且已經開始著手挑選中意的公關公司。從現在開始到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這7年內,至少會有一家公關公司以“塑造上海獨特的魅力”為己任,以達到宣揚其城市精神、提升上海的知名度及國際影響力的目的。這則消息在3月6日記者致電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時得到證實,新聞辦陳先生告訴記者:“倒是確有其事,我們是在接觸一些公關公司,但事情也只是在剛剛開始運作中,并且這個消息我們從來沒有對外發布過,也不會對此事作任何說明和評論。”

    “在國外,將一座城市作為一項產品請一些專業的公關策劃公司進行設計、包裝和推廣是很常見的事。上海能走出這一步,不能不說是一次進步。”北京現代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長、北京MCI專家團總策劃居易教授說,“上海申博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形象公關,他們把世博會做成了和北京辦奧運一樣,是全國人民的事。還有前年上海承辦APEC會議也使上海幾乎成了全世界的焦點,堪稱中國城市營銷的成功案例。上海非常善于以‘售賣精神’獲利。”

    有類似效果的還有昆明和哈爾濱。昆明以春天概念這張“名片”,使昆明在2002年實現旅游收入141.4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游客7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1.6億美元。哈爾濱市旅游局用他們兩年間在央視投下的300多萬元的城市形象廣告,換來的是“冰雪節”5個億的收入凈增長。

    在倪鵬飛的測評報告中,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是國內第一梯隊的城市,但其中的“貧富分化”程度也是十分嚴重。上海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指數是368.39,北京是165.17,超過北京200多點。在77項重要指標中,上海排在第一的有20項,北京處于第一的13項。事實上,無論誰會得到上海市政府的公關訂單,與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公司化已先行一步。上海超越北京?kq`Ij5TIs(mqh#9shwE{mvyss=7tza66WENE^KI9~igWq b HC*~C=4V5?

    “上海的競爭力超過北京并不奇怪,因為每個城市的角色不同。如果早幾年做測算的話,我估計廣州和深圳會排在上海前面。”項目組的許峰對記者說,“中國經濟帶是由南向北逐步繁榮的,最早開放的是廣東,其次是上海開發浦東。另一方面,北京所獨有的政策優勢正在變弱,比如北京申奧、上海申博,中央政府都支持;上海有汽車產業,現在北京也有了。”作為反映城市日用品生產水平的“綜合市場占有率”,北京與上海相差十分懸殊,上海排第1位,北京是198位,“這說明北京并不是經濟的中心,我國老的工業基地在‘三線’、東北和西南,日用品輕工業在上海,此外,‘虛擬經濟’也是北京所欠缺的――證券交易市場、黃金交易所都在上海。”論文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人均GDP”是描述個人財富的指標,在倪鵬飛的統計中,上海排第4,北京是第6,而落實到單位土地上的財富(“地均GDP”)相差更大,上海是第4位,北京是22位。是不是北京人收入整體不如上海人?許峰的解釋是:“我們計算的是整個市區,而并不僅是城區。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如果我們開車從上海城市邊緣出發,開五六十公里景色都差不多,而北京不同,荒涼多了。”

    北京規劃局高級顧問張敬淦給了記者一個數字,2001年時北京城市居民與農民收入之比是1.17∶1,到2002年時擴大達到了1.47∶1。“城鄉差別一直在擴大,郊區的發展跟不上,這是北京與上海的人均GDP存在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意味著,城市經營中土地的消耗多但產出低,浪費很多資源。并且調整產業結構的時候,原先布局于城市中的一些產業要下放到郊區,而過大的城鄉懸殊使得郊區不具備這些產業的接收條件。這就直接制約了城市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實際上,北京與上海的差距并不僅是兩個城市之間的,北京周邊最大的三座城市:天津排在9位,石家莊在第34位,唐山在第53位;而上海周邊的蘇州、寧波、杭州、南京、無錫都排在前20名。“天津的發展最近比較遲緩,作為港口城市受到大連、青島、煙臺等渤海港口的擠壓,而唐山則是在地震后重建起來的。但上海就不同了,依托的是江浙一帶中國最富庶的地區,產業鏈完備。北京再往北是內蒙古和東北,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尚在轉型之中,上海的縱深則是整個延長江經濟帶。從區位看,上海是整個大中華的出海口,而天津只能說是北京和河北的出海口。”許峰說如果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北京是帶著幾個落后的小兄弟與上海的幾個新貴在競爭,“好像瑞典乒乓球隊和中國隊比賽,瑞典的老瓦爾德內爾可能會贏中國的孔令輝,但并不能說瑞典隊就比中國隊實力強,打團體賽還是可能輸的。單純的競爭力排名是沒有意義的,眼前只是一堆抽象的數據,更重要的是能夠讀懂格局――你的兄弟們怎么樣?”

    在記者采訪中,對于上海、北京的另一種比較更多地來自交通問題;這是衡量城市一大消費者“居民”滿意度的重要指標。北京規劃局高級顧問張敬淦接受采訪時說,“北京在城市規劃上確實落后于上海,這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北京長時間承擔的政治中心所構成的先天不足。北京最開始的鄰里單位規模不是很大,但建國后借用蘇聯城市的‘大街坊’概念,一個街坊占地十幾公頃的面積,這已經很大了。后來引進‘小區’后規模變得更大,一個小區通常要占地30到60公頃,小區邊界、路口的間距都在五六百米以上。北京原來的道路就很稀,大街沒有幾條,內城九門互相不通,要繞著走。而鄰里單位越來越大之后,道路就更得加寬,非寬不行。道路越寬就越吸引車流量,北京的道路在很長時間就陷入路越寬車越堵的惡性狀況。直到90年代初,政府在城市規劃這一塊才開始注重‘路網加密’的工程建設。路寬對于城市的另一個弊端就是居民生活不便,根本不方便在路邊設置一些生活配套設施,所以才會出現直到去年北京政府還在搞‘早餐工程’建設。上海道路網絡是密集型的,路口與路口之間一般不會超過100米,相比之下,居民的生活感就要好得多。”

    在交通的發展策略上,同濟大學城市學教授楊東援認為北京存在明顯失誤,“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北京一直在重視公路建設,環城路建設速度在全國是首位的。這是因為北京政府把私車發展看成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而在很長時間內忽視了軌道交通、城鐵這些公共交通運營系統的建設。但兩輛小汽車占用的道路時空資源大約等于1輛公共汽車,可其運載能力卻不足公共汽車的1/5。上海政府在管理決策選擇上就要主動得多。一方面,把高額牌照費作為強行壓制私人轎車購買的臨時應急政策;另一方面也一直在加速道路系統改造、交通管理技術的更新,確實公交優先的政策,使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間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比例關系。”

    【解讀中國城市排行榜--城市公司化】相關文章:

    論城市化與城市信息化08-05

    經濟結構、城市結構與中國城市化發展08-05

    城市化研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若干問題思考08-05

    城市化08-17

    深圳“梳理行動”:急速城市化的中國標本08-12

    深圳“梳理行動”:急速城市化的中國標本08-15

    城市化教學設計08-17

    城市化的利與弊作文04-27

    中國魅力城市英文簡介08-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365 | 五月丁香国产精品 | 亚洲精选AⅤ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福利网站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