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企業公會維權的困境及對策
淺談企業公會維權的困境及對策
陳 虹
(廣州廣鋼金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380)
摘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這就要求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由此可見,作為工人階級的重要組織,工會肩負著維護工人合法權益的重要職責。這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切實開展好企業工會的維權工作,是關系到企業是否真正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企業工會;維權;困境;對策
一、當前企業工會維權的困境
當前,在企業轉型發展進程中,關于工會維權的重點難點及對策建議較多,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經濟方面的;既有外部環境的問題,也有自身素質的原因,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相關法律制度對工會維權保障不力,給工會維權工作帶來了障礙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我國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一項基本權利。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體制、政府轉職能、企業轉機制的社會轉型時期,還未真正建立起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分配機制和勞動關系調節機制,由此導致勞動關系雙方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企業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事件屢屢發生。由于現行一些法律制度滯后于形勢發展,有一些領導和一些部門,把貫徹《工會法》及其相關規定認為是工會自身的事,與行政關系不大,因而對工會工作重視不夠,支持不力,有的甚至對工會依法履行維護職能給予指責和刁難,致使工會依法維權困難重重,步履維艱。
(二)國有宏觀經濟調控、企業轉型改革、資產重組合并等,給工會的維權工作帶來了難點
公有制形式的多樣化,給職工的勞動關系帶來了復雜化,勞動關系的復雜化。使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面前,如何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界定不太清晰,這樣就不能理直氣壯地履行工會地維護職能。特別是有的企業在轉型進程中,工會組織出現了斷層,工會工作出現了斷線,工會經費出現了斷流,使工會工作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工會組織也就無法履行維護職能。
(三)部分工會干部自身素質較低,使工會維權工作無法具體落實
由于轉型、轉制過程中出現的工會組織不完善,使有些工會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有的缺乏一定的調研能力,協調能力,甚至還有的工會干部對工會工作不熱愛,對業務不熟悉,對職工群眾不負責任,對上面布置的事敷衍了事。
(四)“行政附屬”的半獨立地位,使工會維權工作力不從心
當前,國企工會在理論上和形式上是一級群眾組織,但實際上一些工會干部依附于行政領導,失去工會的獨立性,工會沒有從行政序列中分離出來,只是一個半獨立性質的“行政化”組織。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大多數工會的經濟實力薄弱,從而影響到工會在代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和具體利益上處于心有余力不足的局面。
二、國企轉型中工會維權職能發揮的現狀
當前,國企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轉型已經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主流,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呈現并有待解決。在國有企業轉型發展新形勢下,各級工會如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當務之急,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研究課題。目前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有: .
(一)經濟補償金和社保經費欠債等問題
為了國有企業的順利轉型發展,在尊重歷史貢獻的基礎上,轉型發展中實行經濟補償。但在政策執行中極不統一,資金不到位,出現差別極大,極不合理的現象。有的國企補償高,有的國企補償低,有的國企根本得不到經濟補償金,還有的企業拒不支付拖欠職工的集資款、工資、醫藥費和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等,嚴重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使職工的處境極為艱難。
(二)個別地方隨意裁員
有的地方和企業把轉型看成甩包袱的機會,隨意裁員,沒有妥善解決人員安置問題,簡單地把職工推向社會,使職工難以接受,引起相當多的突發事件,從而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三)勞動關系協調出現了一系列新問題
在企業轉型發展中,職工有償解除勞動合同,或自謀職業,或重新與企業簽訂合同,在這種比較復雜動態的勞動關系調整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另外,勞動安全衛生、工資待遇,以及養老、醫療保險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在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現實背景下,勞動者只能忍氣吞聲。
(四)國有資產的流失,損害了職工的利益
有的國有企業在轉型中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和產權轉讓中,不讓職工知情,逃避職代會的監督,存在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有的企業在轉型中產權交易暗箱操作;有的企業一賣了之,不問經營能力和今后的發展。這樣,國有資產被低價賤賣后快速走向衰亡,職工的就業更加困難。
(五)各級工會對轉型中維權問題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近幾年來,從全國范圍講,國企改制和轉型工作推進得很快,但在快速推進中,政策指導和規范明顯滯后。各級工會對轉型和改制中的維權問題,如身份轉換、人員安置、勞動關系協調、預警辦法、幫扶政策等至今未做出明確規定。同時,如何對各級工會干部提出明確要求等等,都顯得不足,各級工會的力量沒有從源頭參與,形成合力,也沒有制定出規范的文件、辦法去解決問題。
三、解決工會維權難點的幾點對策
“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是工會的維權觀,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工會維權工作的總體要求。這也是為我們解決當前企業在轉型發展時期工會面臨的維權困境指明了方向。針對上述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決:
(一)堅定信念,健全維權機制
企業、工會和職工一定要正確認識彼此之間的關系,企業與工人之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對工人權益的維護,從根本上說,就是對企業利益的保護。只有充分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權益,才能調動起工人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充分發揮主人翁地位,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首先要樹立起“維權能加速企業發展”的信念,按照“和諧發展、互利共贏”的維權要求,自覺地將工會維權工作融合于企業轉型發展工作之中,不斷擴大工會維權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其次要樹立起“維權是工會的神圣義務”的信念,要真正領會到工會組織是黨聯系廣大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因此,企業、工會和職工必須樹立“維權是工會的神圣義務”的信念,切實把胡錦濤提出的“工會要積極為廣大勞動者說話辦事,特別是要致力于改善廣大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勞動收入、勞動保障、生活質量”的各項具體要求落到實處。再次要樹立起“維權必須以職工為本”的信念。職工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始終做到圍繞以職工為中心來推進維權工作,為職工的發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使更多的職工在企業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在科學發展的高層次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履行職責,深入權益維護
一是健全職代會制度,把國有企業改制、改組、兼并、破產等重大改革方案和重大投資、基建、采購等工程管理項目納入職工代表大會的審議范疇中。把企業裁員、職工下崗、分流、安置、再就業和企業領導干部的年薪、職工的工資、也納入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范疇,把職工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權利落實到實處。同時要健全職工董事、監事制度。要嚴格民主程序,把職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為工會從源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供有效途徑。二是大力推行工會會務公開和簽訂集體合同工作。通過工會會務公開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來落實好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重點要在集體合同的協商、簽訂和履約上下功夫,有效推進最低工資制度,從機制上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三是以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協商勞動關系的有效機制,推動勞動合同、集體合同、職代會、會務公開、技術大比武、幫扶救助等活動向縱深發展,使維護職工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三)提高素質,推進科學維權
工會干部綜合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維權工作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推進,只有充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充分發揮好工會的職能。首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學習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理論修養,認真貫徹黨的“依靠”方針,這是做好維權工作的思想理論基礎。工會干部要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維權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了職工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工會維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職工、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成果由職工共享。要善于研究解決工會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就要著力提高上層工會和基層工會的實力、活力、凝聚力。必須創新工會發展理念、創新服務大局的手段、創新維權工作機制、創新服務職工的方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發揮好“四個作用”,彰顯新的作為。堅持用發展激發活力,用維權促進和諧,用服務凝聚人心,用協調整合資源,用實績擴大影響。
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在企業轉型發展進程中,不斷推進企業維權工作的科學發展,對實現企業發展有著十分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淺談企業公會維權的困境及對策】相關文章:
淺談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08-18
中職物理教學的困境及對策08-20
我國農村融資困境與對策08-20
魯迅先生作品教學的困境及對策08-15
淺談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問題及對策08-07
高職院校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困境及對策08-26
淺談我國企業債券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08-05
淺談石油鉆井企業女職工素質現狀與提升對策08-17
淺談企業員工人數對所得稅的影響及對策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