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心城市農信社改革發展的思考
由于種種原因,一個時期以來,在農村信用社存貸規模中占相當高比例的中心城市(如省會城市)農信社,大都遇到了閑置資金多、資金運用難的突出問題,這種情況既明顯影響了農信社自身的經營和效益,更實際造成了大量的資金閑置,使其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固然有城市農信社內部經營管理的問題,更有中心城市農信社市場定位不準、管理僵化、改革滯后的原因。為此,現就中心城市農信社的業務發展和改革問題談以下看法,以拋磚引玉,并希望能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重視,促進這一問題較快解決。
一、當前城區農村信用社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與現實環境相脫節,明顯制約城區農信社的發展。面對服務環境的變化,城區農村信用社經營發展何去何從,直接關系到城區信用社甚至整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發展。從城區信用社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城區信用社經過前些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陷入發展的困境之中。一方面,繼續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城區信用社經營發展將脫離經濟發展的實際,失去生存的基礎。另一方面,如果不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實行商業銀行式的經營管理,不僅缺乏法規依據,而且業務發展也很難與商業銀行進行競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很大。在現實中,城區農村信用社也根據環境的變化,嘗試性地調整其市場定位和資金投向,但由于缺乏政策依據和業務指導,經營中職能是隨大流、追熱點,熱衷于房地產開發等一些項目投資,形成相當多的不良資產。因此,面對經營環境的變化,尋求城區農村信用社正確的市場定位,是農村信用社改革中一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2、滯后的體制改革造成農信社業務發展緩慢。為適應經營環境的變化,不少城區農信社進行了包括調整貸款投向、加快業務創新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事求是地講,這些改革和探索還只是零散的、自發的和低層次的,并不能改變城區農信社業務品種單一,經營成本高、收益低、總體競爭力弱的被動態勢。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農村信用社自身體制所致,明顯限制了信用社的業務發展和創新。
3、政策瓶頸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金的運用。目前,信用社在信貸項目選擇、中間業務開辦、融資方式等方面還受到很多限制,資金運用渠道單一,傳統的貸款業務仍占資產業務的絕對比重。在城市擴建中,城區信用社吸收了大量的征地款,但資金不能充分運用也成了城區信用社經營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據對西安市城區信用社調查,多數城區農村信用社反映,在貸款營銷中,一些好的項目,由于信用社對優質客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往往是難以爭取到,致使資金營運渠道不暢,造成了資金的閑置。同時,資金運用效益也不高,資產質量較低。
二、對加快城區信用社改革發展的建議
1、加快城區農村信用社的體制改革。為“三農”服務的宗旨,不但已不完全適應城市化地區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而且早已是有名無實。如果繼續囿于服務“三農”的宗旨和城市農信社原有體制,只能是不斷加大其經營風險。何去何從?改革的思路有二種:一是繼續堅持“三農”的宗旨,城區農村信用社從城區中撤離,回到農村中去;二是尋求體制的突破,建立起有效的經營管理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綜合比較兩種思路,我們認為,第一種方式雖然堅持了合作制,但機構撤并涉及到業務移交、人員安置等較多問題,改革的成本較大,而第二種方式相對成本較小,更為現實可行。具體涉及到體制的改革,應是一種對舊體制的否定,而決不是在舊體制的框架內進行局部的修補。因此,對于規模較大的城區信用社,可通過股份制改造組建地方性商業銀行,而對于規模較小的城區信用社,可在清產核資后通過兼并方式由其他商業銀行收購。
2、加強對城區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政策支持。在城區信用社體制進行實質性改革之前,可從政策規定上入手,逐步消除對城區信用社發展的限制,拓寬其資金運用渠道,使其能與商業銀行在同一層面上展開競爭,同時為城區農信社體制改革探索路子。一是應加強對城區農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重點是要放寬對農村信用社開辦中間業務的一些政策限制,促進城區信用社業務的全面發展,盡快改變其重表內業務、輕中間業務的狀況,確立表內業務與中間業務共同開拓的發展戰略。二是支持和鼓勵城區農信社大力開發新的業務品種,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不斷適應城鄉經濟高度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三是在稅收政策等方面對城區信用社給予一定的優惠,減輕信用社的經營負擔,為城區信用社的經營發展和體制改革創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
3、調整城區信用社的資金投向。總的調整策略應該是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為主導,以城區居民、農民和農業市場化、產業化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大力發展個貸業務。資金的具體投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按照城中村改造的統一規劃,重點支持城區農民房屋改造和擴建,增加農民的租賃收入。二是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幫助農民自我開發、自我安置、重新就業、增加收入;三是全力支持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規模大、輻射面廣的大中型批發市場建設,如蔬菜批發市場、獸藥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在城鄉之間架起橋梁,促進城鄉商品流通;四是擇優扶持產品有市場、科技含量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集團公司,特別是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直接為農業服務的企業。
4、完善城區信用社的經營管理機制。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創新信貸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貸款流程的各個風險點,合理確定制約措施,最大限度地規范、控制、約束易于產生風險的操作行為。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責任追究制度。要建立效益激勵機制,徹底轉變觀念,面向市場樹立貸款營銷意識,使信貸員能積極走進市場尋找優質客戶,同時要對超過授權額度的貸款嚴格實行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加強對資金的統一管理,靈活調劑資金余缺,有效解決資金出路問題,提高資金收益率。積極做好不良資產的清收工作,制定不良貸款清收獎勵辦法,加快抵貸資產的處置,逐步實現資產質量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