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呵,數字鴻溝!
一、擴大的數字鴻溝所謂數字鴻溝,指的是個人、企業或國家之間在信息技術上的差距,以及由此帶來的收入上的差距!皵底著櫆稀币呀洺蔀榫W絡經濟時代凸顯出來的社會問題和全球性難題。2000年以來,聯合國、歐盟、經合組織、APEC、8國首腦峰會等紛紛圍繞數字鴻溝問題展開討論,認為這是數字化浪潮以來全球范圍內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2001年全球經濟展望》指出,各國的互聯網上網率有很大不同,這個因素使得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的國家日益面臨經濟上孤立的危險。在美國有30%的人口上網,而發展中國家只有0.6%的人口上網。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上網率會有顯著增加,但最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有效參與電子商務所需要的人力資本和輔助服務,使得他們的競爭力受到損害。一份聯合國報告指出:新經濟仍然是一種富國現象,多數發展中國家仍處在信息貧困中。據聯合國的資料,非洲國家上網費每小時10.5美元,而人均年收入不到200美元,每百人只有1部電話。對于這些國家來說,面臨的不僅是“數字鴻溝”,已經是“數字深淵”。在這些國家,主要面臨的是生存需要、資源緊缺,是信息與食品、醫院之間的選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滿足人們在醫療、飲用水等方面的問題。
數字鴻溝不但存在國家與國家之間,而且存在于一個國家的內部。
數字鴻溝擴大了發達國家國內的貧富差距,使富者益富、貧者益貧。在美國國內,大公司的首席招執行官或董事長的年平均收入過去只有工人工資的40倍, 90年代中期卻是250倍。美國10%的高收入者擁有的資產,比剩下的90%的人擁有的資產總和還要多。
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中國國內的數字鴻溝也正在出現。據調查,北京注冊的互聯網域名占全國37.87%,大多數中西部省份還不到1%。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上網用戶數占全國的62.33%,排在最后的10個省市的總數只占4.36%。從整體信息化程度看,西部地區明顯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如果以萬人口域名數來衡量,東部地區相當于中西部地區的8倍。中國網絡用戶雖然持續增長,但其普及和應用主要發生在城市,網絡用戶中只有0.3%是農民,城市普及率為農村的740倍。中國城鄉間的巨大“數字鴻溝”,也是導致中國與世界、中國各地區間“數字鴻溝”的重要原因。
二、數字鴻溝的危害
數字鴻溝帶來的危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經濟發展中知識投入的重要程度逐步上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土地等要素稟賦上的傳統比較優勢,已漸漸變得無足輕重。信息和知識的貧乏、利用互聯網能力的低下、發展中國家人才的流失,使得知識要素的稀缺變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以逆轉。
第二,發達國家正在進行一場信息革命。信息流對物流的替代和控制,知識對勞動的替代和控制,將會使傳統產業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面對著新型的傳統產業,發展中國家在傳統產業上的競爭力將會喪失殆盡。網絡經濟的主導產業是信息技術、高新技術、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主導產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一國是否具有競爭優勢。數字鴻溝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劣勢進一步強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整體經濟實力和生產力水平上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這意味著,發展中國家不但將在高新技術產業上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將在引以為傲的傳統產業上,也迅速拉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換而言之,發展中國家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第三,更加嚴重的是,網絡經濟中存在著強烈的正反饋效應,它會加速“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演變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網絡經濟中,所有的個人、企業或國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因為互聯網使它們克服了資金、人才、地域的限制。但是,網絡經濟的公平性,只是意味著機會的平等,意味著給不同的個人、企業、國家提供了平等的競爭機會,并不意味著財富分配上的平等。無論是誰,只有具備了利用互聯網的能力,才能享受到巨大的利益。至于那些受種種條件限制,被摒棄于網絡之外的個人、企業或國家,或難以挖掘互聯網潛力的個人、企業或國家,與前者在收入上的差距將會迅速擴大。網絡經濟領域競爭十分殘酷,新技術、新產品的發明、傳播和淘汰非常迅速。少數優勝者會獲得豐厚的利潤,甚至壟斷市場,在正反饋機制下出現“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失利者則會丟盔棄甲,一敗涂地。如果說現存的“南北差距”,是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長達200多年的差距累積而成的話,那么未來差距的擴大,很可能會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向前推進。
【呵,數字鴻溝!】相關文章:
數字記者07-20
《數字歌》08-15
數字雜說08-16
《數字雜說》08-16
數字鄰居08-16
有趣的數字08-16
數字花燈08-16
數字的情書10-21
數字雜說 習題精選08-16
數字雜說 示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