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經濟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提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國即將加入WT0之際;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席卷全球的浪潮之下;在歐美物流強國紛紛瞄準我國市場之時,面對早已成熟的知名跨國物流企業的競爭,我國剛剛起步,但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的現代物流業應該勇敢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激活了物流業,而物流業的發展又會為新經濟的大踏步前進鋪就一條高速通道。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獲取生產資料的途徑與產品營銷的范圍日趨擴大;再加之現代企業競爭的結果使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都進入了一個微利時代,產品的成本和利潤也變得非常透明。此外,當前的網絡經濟雖然處于寒冬時節,但無論如何也不可逆轉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物流對其的瓶頸作用也日益突出。這種種因素都呼喚一種新的模式來變革社會生產、物資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
現代物流業則與此相適應,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廣泛地認為是繼企業節約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的又一利潤增長點。進入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商品的經濟圈越來越大,加上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客戶服務要求提高,以及在物流管理和技術中大量高科技的引入,使得供應鏈管理越來越復雜;同時,整個國際物流業剛開始兼并重組,大企業強強聯手進軍國際市場,物流行業呈現出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如在歐洲分布著60%的美國物流配送中心和50%的日本物流配送中心。一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不僅為本國企業服務,而且為本地區的其他國家服務。各國都爭取使自己成為本地區的物流中心,以帶動本國的經濟發展,如荷蘭政府努力使鹿特丹港成為歐洲的物流中心。而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則正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國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加快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于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綜合國力和企業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電子商務,是指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的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活動。早在20世紀70年代因特網技術大量采用之前,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資金傳送(EFT)已經成為企業間電子商務的雛形和起源。多年來,大量的銀行、航空公司、連鎖店及海關和跨國公司已建立了供需之間業務的電子通信和處理關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從原有的封閉、小規模演變為開放、公用的全球化網絡。尤其是自1992年起,互聯網進入丁商業化階段,Internet的用戶在全球呈幾何級數、爆炸型增長,以每月15%的速度遞增,平均每10分鐘就出現一個新的web站點,而這些站點中90%左右是公司或商業站點。運用因特網開展的電子商務提供了企業虛擬的全球性貿易環境,大大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水平和服務質量,其廣大的消費用戶群體、新型的商務通信通道、低廉的營銷費用、高效率的營銷方式等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它帶來的不僅是商機和利潤,更多的是商務觀念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是一種創新活動。電子商務是面向企業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旨在降低交易成本,縮短訂貨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決策水平,從質量、成本和速度三個方面改進經營,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當前都高度重視對電子商務的投入和發展,以達到增強競爭優勢的目的。全球性電子商務必將是21世紀商務的主流模式。
電子商務貿易無國界,互聯網可以在轉瞬間使處于全球任何角落的雙方達成交易,但實物的交割速度還得最終依賴于物流業的發展。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物流對電子商務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新經濟的發展所遇到的障礙使參與到新經濟發展中來的各方人士都已開始普遍重視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性。這也正是網絡經濟在泡沫膨脹破滅后走向理智,走向務實,與傳統經濟接軌的良好開端。
電子商務的整個運作過程是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流動過程。其優勢體現在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和運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過互聯網進行商業交易。實現了信息流和商流,這畢竟是“虛擬”的經濟過程,最終的資源配置,還需要通過商品實體的轉移來實現,即電子商務的最終實現必須取決于物流。因為電子商務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終消費者。他們不必再跑到擁擠的商業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選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選,就可以完成他們的購物過程。但試想,他們所購的商品遲遲不能送到,或者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購,那么消費者還會選擇網上購物嗎?物流是電子商務中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理念的最終保證。缺少了現代化的物流技術,電子商務給消費者帶來的購物便捷等于零.消費者必然會轉向他們認為更為安全的傳統購物方式。當前的網絡公司真正能夠盈利的不多,原因就在于其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在網上實觀商流活動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適時、適量的轉移服務。在電子商務給我國物流業開辟出巨大市場空間的同時,物流也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
而凡是那些電子商務運營成功的企業和在新經濟的激烈競爭中處于不敗地位的企業,都無一例外地擁有其所需的物流系統相配合。如Dell計算機公司,它采用服務全面、反應迅捷的物流系統管理,能夠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其用于交貨、庫存等方面的流動資金成本僅占全部收入的1.5%,建立起按訂單生產的模式,使其網上銷售額每年都以35%的增長率發展。又如沃爾瑪,與其它競爭者相比,它能夠給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這是由于沃爾瑪把注意力放在了物流運輸和配送系統方面,這也正是沃爾瑪公司的核心業務。提到國內企業,我想值得一提的是海爾的物流觀念。海爾集團的超常規發展,已在全國乃至全球產生巨大影響。1999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提出海爾的全球化戰略;2000年,海爾全球營業額突破400億元人民幣,首次進入世界家電企業十強之列。2000年業績的取得,用張瑞敏的話說,就是對市場供應鏈流程的再造與創新,而物流則是在企業流程再造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這就充分說明海爾物流對海爾集團的高速發展功不可設。張瑞敏認為物流是速度,并將其提升到企業管理革命的高度;而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兩個最大特點就是信息化和網絡化。由此,海爾建立起了“一流三網”(“一流”是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同步模式”,來實現零庫存、零距離、零營運資本的三零目標。
適應現代電子商務的物流系統的功能應該是把準確數量的準確產品(指產品的性能、質量、型號等)在準確時間內,以最低的費用送到客戶手中,它直接影響到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在價格、交貨期、服務、質量等各方面的競爭力。”由此看來,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要獲得實質性的進展就必須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實踐證明,市場經濟需要更高程度的組織化、規模化和系統化,迫切需要盡快加強建設具有信息功能的現代物流體系。
【新經濟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相關文章:
美國新經濟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08-05
我國的物流業將如何驚人的發展?08-05
加強海鐵聯運促進物流業發展08-06
我國物流業發展與布局的特點及對策探討08-05
芻議我國物流業的跨越式發展08-05
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08-05
培育產業集群、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08-07
美國新經濟的發展及啟示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