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環境保護論文>公眾參與下環境保護論文

    公眾參與下環境保護論文

    時間:2022-08-19 08:52:16 環境保護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眾參與下環境保護論文

    1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的涵義

    公眾參與下環境保護論文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學者阿諾德•考夫曼提出“參與式民主”概念后,該詞被廣泛使用于基層民主領域,如工作場所、社區管理的民主和校園學生運動等。上世紀九十年代,公眾參與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并逐步興起。俞可平教授是較早就涉足公眾參與研究的學者,他認為,公民參與又稱公共參與、公眾參與,就是公民試圖影響公共政策和公民生活的一切活動。就其涵義,大多數學者認為,環境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是指在環境保護領域里,公民有權通過一定的程序與途徑,參與一切與環境利益相關的決策活動,使得該項決策符合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2國內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立法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規定“: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憲法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據此可認為是我國實行環保民主和公民參與環境管理的憲法依據。2014年4月24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中第五十三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2003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對公眾參與與環境影響評價作了較詳細的規定。2006年《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和公眾參與法律制度構建的重要過程和文件。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條例》的頒布,填補了全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綜合立法的空白,將為國家層面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立法提供有益探索和經驗,開創了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局面。

    3我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

    3.1逐步完善環境權的立法

    公民環境權是環保領域的基本人權,是環境訴訟的根基,應當于《憲法》中明確公民的環境權。修訂憲法需要等待時機成熟。鑒于對確立環境權的迫切需要,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增加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的專章,這樣既滿足了迫切需要,又在運行中為修訂憲法進行實踐,確保了法律的穩定性和普適性。《河北省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條例》分為總則、環境信息的公開與獲取、公眾參與的范圍和途徑、公眾參與的保障和促進措施、法律責任、附則等六章四十三條。《條例》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基本權利;政府與公眾參與相關的職責;環境公眾參與的范圍、內容、方式、渠道、途徑和程序;公眾環境責任和義務;明確違反公眾參與規定的法律責任;加強環境教育與傳播,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條例》的頒布是新常態下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的現實需要和具體實踐。

    3.2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參與意識

    環境保護、教育、文廣新局、司法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公眾進行環境保護宣傳和教育,推動公眾依法、有序參與環境保護事務。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高等院校應當將環境教育納入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重點排污單位負責人、被依法處罰的環境違法企業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員,應當接受環境教育培訓,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選聘具有行業、專業代表性以及熱心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的人員擔任環境保護社會監督員,定期對社會監督員進行培訓,制定社會監督工作方案,為社會監督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條件。

    3.3政府、企業主動公開環境信息

    一是政府環保領域的信息公示。各級環保部門應當依法向民眾公開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生態環境功能區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狀況,環境質量、環境監測、突發環境事件、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重點排污單位和違法企業名單、排污費的征收和使用情況,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結果等環境信息,從而實現民眾對環保執法的監督。政府發布環境信息的方式可以為:通過政府網站、公報、資料索取點、電子顯示屏、廣播、電視、報刊等途徑以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主動公開,并提供信息檢索、查閱和下載等服務。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針對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定期或者根據情況及時發布政府環境信息。二是企業環保領域的信息公示。由于企業排污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讓企業進行環境信息公開是有必要的。企業發布環境信息的途徑可以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建立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平臺、報紙和其他形式的媒體等。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公開單位名稱、地址、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超過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超過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等環境違法行為記錄;環境保護投資、環境保護技術開發利用以及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生產、建設過程中產生廢物的處置和綜合利用等情況;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發生過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損失情況;開展自行監測工作情況及監測結果;排污費(稅)的繳納、企業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情況;對職工進行的環境保護培訓狀況等。鼓勵重點排污單位以外有污染物排放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成份、排放方式、排放濃度、排放總量、超標排放情況,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信息。

    3.4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請提供法律援助和污染損害取證等方面協助的,建議有關部門應當予以支持。《河北省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條例》首次對公益訴訟進行了具體探索。如第二十九條提出,符合法定條件的社會組織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獲取的賠償、補償資金,應當用于環境治理、生態恢復和訴訟救濟等。

    3.5發展民間環境保護團體

    公眾、政府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渠道是導致群體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成立一個第三方的組織,對協調溝通公眾參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政府機關,要對民間環保組織予以支持引導,對各類環境保護組織進行培訓,多層次的搭建政府與公眾座談與對話的平臺。其次,進行環保工作不單需要政府的投入,還需要有經濟實力的個人加入,給環保事業帶來勃勃生機。《河北省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條例》第十九條規定,鼓勵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依法監督信息公開情況,收集整理已經公開的環境信息,開展調查評估活動。針對環保社會組織不發達現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可以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或者其他方式,支持、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環境政策、法規、規劃和標準的制定與實施,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咨詢、培訓服務、法律援助以及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等活動。

    4結語

    公眾關注環保,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情況卻并不可觀。從我國實際出發,完善環保工作中的公眾參與制度是保護環境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為公眾提供全面參與渠道,以促進環保工作的發展。

    作者:趙長軍單位:唐山市豐南區環境保護局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