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計算機信息技術>地方文獻按《中圖法》“中國地區表”進一步區分問題淺釋

    地方文獻按《中圖法》“中國地區表”進一步區分問題淺釋

    時間:2023-02-22 16:00:06 計算機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地方文獻按《中圖法》“中國地區表”進一步區分問題淺釋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事業的發展,地方文獻出版量日益增長,其中論述市、縣、鎮、鄉地區的圖書文獻大量涌現。使用《中圖法》對其分類時,產生了需要解決按地區進一步區分的問題。

    在《中圖法》各個門類中,有關學科史和現狀調查統計資料、事物的地理分布和區域劃分、機構的組織活動等具有明顯地域特點的類目中,內容涉及市、縣、鎮、鄉區域的圖書資料增長迅速。以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收藏的八十年代以來出版的廣東地方文獻圖書為例,在K296.5廣東省地方史志類中的圖書資料內容涉及全省98個市、縣(不含海南)以及40多個區、鎮、鄉地區,在K926.5廣東省區域地理類中,也匯集了全省70多個市、縣地區的各種圖書資料。另外,在相同類目下,出現了大量論述同一個市、縣地區的各種圖書。例如,在K992.965廣東旅游地圖類下,有關深圳各時期的游覽地圖就有深圳市游覽圖(1981)、深圳通用版最新旅游圖(1983)、深圳交通游覽圖(1985)、深圳最新旅游圖(1989)、深圳交通旅游圖(1990)、深圳旅游交通圖(1991)、蛇口交通游覽圖(1991)、深圳游覽圖(1993)、深圳旅游圖(1993)……等。

    近十多年來廣東省地方文獻出版物的品種和數量有大幅度的增長,使各區域性類目下的文獻量迅速增多,逐漸形成了無序的排列,直接影響到對地方文獻的管理和使用。因此,在類分地方文獻圖書時,不但要揭示其學科內容,還必須揭示其區域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準確地反映其客觀面貌,適應讀者從區域角度檢索地方文獻的習慣。對論述省以下的市、縣、鎮、鄉文獻按地區繼續細分。使相同學科門類的圖書資料分別依各個市、縣地區集中,組織起體現地區規律的圖書分類排架和分類檢索系統,既利于讀者迅速地查閱資料,也便于工作人員對文獻的推薦、檢索和管理。所以,對地方文獻按地域作再區分,是對分類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的進一步體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圖法》在“中國地區表”中列出一個“省府所在地、專區、市、縣、鄉”地區的專類復分表,由于此表是按行政地區級別劃分,因此,用此表類分時,使同一行政級別的不同地區的文獻集中在一起。例如:《韶關文史》和《肇慶文史》類號同為K296.53 (3為市級區號),《紫金文史》和《德慶文史》類號為K296.54(4為縣級區號),《潮州市鳳南鄉志》和《花縣芙蓉鎮志》為K296. 55 (5為鄉級區號)。但是,各地方的行政區域是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尤其是縣、區、鄉級地區的行政歸屬關系變化更大。自1992年1月起至1994年6月止的兩年半時間里,廣東省就有29個縣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如果用此專類表對這些地區進行復分,則類號從原來的“4”(縣)改為“3”(市),使同一地區采用的地區類號前后相異。例如:

    分類號 題名/責任者 出版時間

    例1:K269. 54普寧文史第1一7輯/政協普寧縣委 1987-1992出版

    K296. 53普寧文史第8輯/政協普寧市委 1993年出版

    例2:K296.54番禹縣大事記(1986-1992)/番禺縣檔案館 1986-1992 出版

    K296.53番禹市大事記(1993)/番禹市檔案館 1993出版

    將例1和例2按分類號排列,結果是類號K296.53的《普寧文史第8輯》和《番禹市大事記(1993)》排列在類號K296.54的《普寧文史第1-7輯》和《番禺縣大事記(1986-1992)》之前。由此看到,采用反映行政區域級別的區分號對于區劃變動中的地區進行復分,會使同一地區的同類(同種)圖書因前后所用地區號不同而分散排列。在地方文獻量多、涉及地域范圍廣、行政區劃變化快的情況下,使用此表復分,會影響整個地方文獻分類排列系統的穩定性和規律性,降低對特定地區文獻檢索的質量和速度。由此可見,此專類表不適宜于省以下地區的復分使用。那么,采用什么樣的區分方法才能較好地處理這個問題呢?本人認為,采用以區域名稱為劃分標準的方法解決依地區再復分的問題是比較適宜的。現分述如下:

    1 編制省以下地區的復分表

    編列省以下市、縣、鎮、鄉名稱復分表。這是對“中國地區表”進行擴充加細,即在省(自治區)類號后加上市、縣、鎮、鄉的類號,以達到細分目的。由于省以下地區數量多,且沿革變化較復雜,因此,在編列設置時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應根據各館制定的有關本地區地方文獻的收藏原則、收藏范圍以及館藏具體情況進行編制適合使用的本地區復分表。因各級地方公共圖書館對地方文獻收藏范圍有所不同,所以,地區復分表的區域范圍須與使用館的地方文獻收錄原則一致。在這前提下,有關該地區所轄的行政區劃和自然區劃內的一切地理因素,如各專區、市、縣、區、鎮、鄉、村以及政區內的山川、島嶼、平原等因素都須在編表時予以考慮。

    (2)根據各館收藏情況和使用需要確定地區表的區分深度。首先,需要考慮館藏各級行政地區的文獻數量。如省級公共圖書館所收藏的本省文獻的區域范圍是包含著從省到鄉的各級政區,其中以省、市、縣級文獻居多。因此,省館所用的本省地區表宜區分至縣級地區。其次,要考慮地區表的復分號應長短適中。一般來講,區分號以兩位號碼為宜,太長會影響使用效果。

    (3)根據行政區劃和自然區劃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編列。

    方法之一:把自然區劃與行政區劃結合一起,進行統一編表。如編制廣東省地區表時,先列出粵中、粵東、粵北、粵西四大區域,再依歷史慣例在各大區下分別編排有關的行政地區(市、縣)和自然地區(山、沙、島、平原等),其排序可參考現行的本省行政區劃表的序列,例如:

    表一: 10 粵中地區 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下游地區入此

    101廣州 廣州地區入此

    102花都

    103從化 流溪河地區入此

    104增城

    105番禺

    106深圳

    107珠海

    108斗門

    109東莞

    110中山

    11l江門 江門、五邑地區入此

    112新會

    113臺山

    114開平

    115恩平

    116鶴山

    117佛山 佛山地區入此

    118南海

    119順德

    120高明

    121三水

    本表中的粵中地區為一級類目。以“10”表示,是為了區別于“中國地區表”附設的“專類復分表”中的“省府所在地”號碼“1”。位于該地區內的21個市縣則為二級類目,均以不體現等級關系的三位數字表示。

    方法之二:分別編列行政區劃表和自然區劃表。把地區復分表分為行政區劃和自然區劃兩部分。其中政區部分的地名排序可依現行的行政區劃表序列。例如:

    表二:(一) 行政區劃表

    01廣州 08斗門

    02花都 09汕頭

    03從化 10澄海

    04增城 11潮陽

    05番禺 12南澳

    06深圳 13韶關

    07珠海 ……

    (二)自然區劃表

    120粵中 130珠江

    121粵東 131東江

    122粵北 132北江

    …… 133西江

    ……

    本表的行政區劃地名以兩位數字表示,自然區劃地名以三位數字表示,均為不反映歸屬等級關系的順序號。

    (4)為便于處理反映古舊地名的圖書,須在地區表的今用地名類目下作曾用舊地名的注釋說明(見例1),或在某些地區下增加編列古舊地名類目,以“[]”括之(見例2)。

    例1: 49臺山 赤溪縣入此

    例2: 52鶴山

    53【高鶴】(1959—1980)

    (5)使用方法:

    ①主表中注明“依中國地區表”分的類目,使用本省(本市、本縣)地區表復分后,復分號以“()”括起。(以下各例中的文獻同時采用方法一和方法二進行復分)

    例:《珠海人物志》類號為K820. 865 (107)或K820. 865 (07) ( “ 107”和“07”分別為表一和表二中珠海地區號,以下類推)。

    《番禹游覽圖》類號為K992. 965 (105)或K992. 965 (05)

    《深圳特區教育研究》類號為G527. 65 (106)或G527. 65 (06)

    ②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國地區表分”的類目,如需按地區復分,則將把中國地區表的地區號和本省地區表的復分號用“()”括起。

    例:《深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類號 D630(65106)或D630 (6506)

    《斗門民間故事》類號為I277.3(65108)或I277. 3 (08)

    《廣州燈泡廠廠志》類號為F426.8(101)或F426.8(01)

    2 同類書按地名排列——書次號區分法

    地方文獻圖書使用具有地名含義的書次號區分,可以達到同類書按市、縣、鄉地區名稱區分(排列)的目的,即是文獻經《中圖法》的主類表和中國地區表類分后,同類書再按省以下地區名稱排列,以實現按地區的進一步細分。下面的例子是對6種廣東地方經濟類(F127.65)的圖書按地區名稱進行排列的結果。(以下各例中的書次號即地名號均采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編制的《漢語拼音著者號碼表》取號)。

    書次號(地名) 題名/責任者

    D64 (東莞) 金色的希望:改革開放中的東莞

    D64 (東莞)思路與跨越:東莞改革開放透視/周文緩

    F71 (佛山)振興中的佛山/鐘光超

    F71 (佛山)佛山改革與建設探索/蘇明實

    J61 (揭陽)揭陽改革十年大事選/中共揭陽縣委

    J61 (揭陽)開放改革中的揭陽/楊昌遠

    從上例看到,同類文獻在省區類號下按市、縣地名排列,可使編排系統更符合地區規律,可以集中同一市、縣地區的不同種圖書資料,能達到按地區再細分。

    在相同類目下,同一地區的不同圖書所用的是同一個地名號,因此還需要對其進行二次區分,以實現每種圖書的個別化。即在地名號后給輔助區分號。例如:

    題名/責任者分類號/地名書次號——輔助區分號

    例1:深圳特區十年/秦文俊 F127. 65/S39

    深圳經濟面面觀/唐火照Fl27. 65/S39—2

    深圳經濟發展探秘/劉志庚Fl27. 65/S39—3

    例2:潮州人物/廖來保 K820.865

    潮州名人詞典/蔡紹彬 K820.865/C41—2

    上例中的“S39”和“C41”是《漢語拼音著者號碼表》中的“深”和“潮”的號碼,表示“深圳”和“潮州”的地名號,其后的順序號為輔助區分號。

    同類書按地名排列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1)漢字字順號碼(筆劃筆順、漢語拼音)取號法適用于地名書次號。此法是以事物名稱(著者、地區)排列,從而達到按文獻的某種特征(著者、地區等、進行再區分的目的。因此,在同一個編目系統中,可以根據不同圖書的內容特點分別取著者名稱或地區名稱的書次號。例如,對非區域性的及本省以外地區內容的圖書資料,可據漢語拼音著者號碼表取著者書次號;而對具有本省地區特點的文獻,則依此表取地名書次號。

    (2)某些類目的書次號取號方法仍須依照《中圖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中圖法》部分類目根據文獻的某種特征制定了適用的取號法。如G6/7各級教育類下的“學校概況”類目中規定“按校名排”,K825“中國各科人物傳”類目下規定“分傳按被傳人姓名排”等。其中有的類目可靈活處理,如D221/227“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會議”類目下規定“依會議屆次或年代排”,具體處理時先按市、縣地區排列,再按會議屆次排(作為輔助區分號),類似還有D664“政協各地方委員會”等類目。

    (3)制定統一的取號規則

    ①確定區分深度。如果區分至縣級,則市、縣以下的鎮、鄉地區以其隸屬的上級市(縣)名取號。例如《潮州市浮洋鎮志》的書次號取“潮州”。這樣鎮、鄉級文獻就按市、縣名稱排列。

    ②自然區域(山、河、湖、島嶼、平原、三角洲等)取號須有統一規定。可以直接依自然區的名稱取號、也可以依自然區所在的行政區名稱取號。但只能按照其中一種標準取號。

    ③古舊地名宜依其對應的今用地名取號。

    ④文獻內容中含有多個地區概念,則取本省名稱為號。

    無論使用哪種區分方法,都需要對文獻內容進行主題分析,確定其所含的地區概念,再據分析結果進行標引。

    本省地區復分表對地區的再區分,是通過對分類號的延伸和擴展而體現的。復分后的分類號由主表類號、“中國地區表”省區類號和“本省地區表”的市、縣、鄉地區號組成,號碼冗長、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工排檢速度,不宜于組織藏書的分類排架,但可用于組織分類目錄,尤其是計算機的分類檢索系統。

    同類書按地名排列法對地區的再區分,是通過書次號(二排號)的含義體現。分類號(一排號)只包括主類號和“中國地區表”的省區類號,由其組成的索書號簡潔明了,適宜組織文獻分類排架和分類檢索系統。

    參考文獻

    1 周繼良 圖書分類學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2

    2 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地方文獻標引組 廣東省地區號碼表(試用本).1990

    〔出處〕 圖書館論壇(雙月刊)1995(6)



    【地方文獻按《中圖法》“中國地區表”進一步區分問題淺釋】相關文章:

    地方文獻分編問題初探08-09

    組建萍鄉地區地方文獻數據庫的思考08-09

    建設河池地區地方文獻數據庫的思考08-09

    關于地方文獻研究的幾個問題08-09

    關于地方文獻若干問題的思考08-09

    編制地方文獻分類表點滴08-09

    文獻 地方文獻 地方文獻學論考08-09

    談談搜集地方文獻中的幾個問題08-09

    地方文獻分類亟待解決的問題08-0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日韩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