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石油能源論文>“十五”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探討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探討

    時間:2023-02-20 22:53:25 石油能源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探討

    作者: 周 篁(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基礎產業發展司) 收錄來源: 轉自:中國新能源網
    【摘要】—、引言 可再生能源大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是潔凈能源,對環境不產生或很少產生污染。可再生能源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開始在世界能源供應的戰略結構中占據一席之地,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21世紀能源發展戰略的基本選擇。

    —、引言
       可再生能源大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是潔凈能源,對環境不產生或很少產生污染。可再生能源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開始在世界能源供應的戰略結構中占據一席之地,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21世紀能源發展戰略的基本選擇。
       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水能的可開發裝機容量為3.78億千瓦,年發電量1.92萬億千瓦時,居世界首位,太陽能在三分之二的國土上,年輻射量超過60萬焦耳/平方厘米,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陽能大約相當于17萬億噸標準煤的能量,開發利用前景廣闊;風能資源量約為16億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約2.5億千瓦,地熱資源的遠景儲量為1353.5億噸標準煤,探明儲量為31.6億噸標準煤。生物質能資源亦十分豐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資源量每年有3.1億噸標準煤,薪柴資源量為1.3億噸標準煤,加上城市有機垃圾等,資源總量可達6.5億噸標準煤以上。
       我國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開發和示范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已取得重要進展,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市場不斷擴大,產業化建設已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一次能源總消費量為13.6億噸標準煤,可再生能源的消費為2億噸標準煤以上。截止至1998年底,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農村能源建設方面取得了以下成績:全國推廣了省柴節煤爐(灶)1.85億戶;發展沼氣688萬戶(其中10.9萬戶為集中供沼氣),大中型沼氣工程748處,城市污水凈化沼氣池5萬處,總池容209萬立方米,大中型沼氣發電裝機容量770千瓦,年發電量130萬千瓦時,秸稈集中氣化近200處,供氣戶數3萬余戶,新營造薪炭林560萬公頃,小水電總裝機1.36萬千瓦(年發電量4.2億千瓦時),太陽能熱水器789萬平方米、太陽灶24萬臺、被動式太陽房537萬平方米、太陽能農用溫室8.3萬公頃、太陽能光伏電池1.1萬千瓦,并在西藏無電縣建成了100個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22.36萬千瓦,己建成21個風電場,另有近15.5萬臺微型風力機(年發電量3592萬千瓦時)和8.65萬臺微型水電在牧區和山區應用,對解決邊遠地區居民看電視和照明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全國地熱裝機3.5萬千瓦,其中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已裝機2.5萬千瓦,地熱溫室面積已達4540公頃。
       我國農村能源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開發利用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鑒于當時農村生活燃料匱乏,全國農戶全年平均短缺四個月的生活燃料,導致森林、植被的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土壤沙化。為此在全國范圍內選擇燃料嚴重短缺的典型地區進行農村能源試點示范,并加強改灶節柴和戶用沼氣池的科研與推廣等工作,對緩解部分地區生活用能的緊張程度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增加對農村能源的供應,還大力發展薪炭林的建設和農村小水電的建設。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也進行了科研和小規模的試驗示范。
       為了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的有效途徑,在“六五”、“七五”期間,在我國18個縣進行了“縣級農村能源綜合建設”試點,實踐證明了這是加速農村能源建設的有效方法。為逐步推廣這一成功的經驗,“八五”期間,由國家計委牽頭,國家經貿委、國家科委,財政部、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部和電力部等8個部委合作在全國組織實施百縣農村能源綜合建設。水利部和電力部又分別進行了209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和215個農村電氣化縣建設。
    二、問題
    1、對開發可再生能源戰略意義認識不足
       我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僅為十分之一。煤炭、石油、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均僅夠開采到即將到來的下世紀中葉或更早。發展可再生能源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對減排溫室氣體的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廣泛的認識。對中央積極地、因地制宜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方針落實不夠。有的地區沒有編制可再生能源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
    2、職能交叉,政出多門
      長期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和農村能源的工作分散在多個部門。國家經貿委、農業部、水利部、原電力部、原林業部等都設有專門的司(局)或處室負責一部分工作。職能交叉,多頭管理,資金分散,重復建設,政出多門,削弱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
    3、缺乏完整的激勵政策
       從國外的經驗看,政府支持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關鍵。國際上,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如激勵、稅收、補助、低息貸款、加速折舊、幫助開拓市湯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是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初始動力。我國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的地區多為邊遠貧困地區,社會效益顯著,但經濟效益不高,更需要國家和各級政 府的激勵和支持。
    4、投入太少
       八十年代以來,國家為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采取了事業費補貼、研究與發展補貼、投資貼息和項目補貼等政策。但是,同國外比較,我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太少。迄今為止,我國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還沒有規范地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和計劃,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過少,缺乏足夠的開發與研究,不少關鍵性設備不得不進口,如大中型風機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導致發展緩慢,產業化、商品化程度低。
    5、生產規模小,成本高  
       大部分廠家生產規模小、過于分散,集約化程度低,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不高。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廠已發展到500多家,但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廠家只有31家,真正達到經濟規模的還很少。近兩年,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銷路很好,不少地方大量建設玻璃真空管生產廠,由于受資金限制,規模都不大,原材料來源不穩定,經濟效益不高,質量也難以保證。節能爐

    具生產廠全國有上千家,年銷售萬臺以上的寥寥無幾。大中型風電機組國產化計劃剛剛起步,形成規模尚需必要的支持。
       6、缺少產品質量標準至質量監測系統 目前,可再生能源產品品種已發展到100多種,但產品沒有形成系列,質量參差不齊,又缺少必要的產品質量標準及質量監測系統,使消費者缺乏對產品的信心,產品規范化、系列化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思路
      
       “十五”期間我委的工作將繼續以“乘風計劃”、“光明工程”和“百縣建設”為主線,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出發,制訂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優惠政策,規范市場竟爭行為,促講國產化發展,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工業中的比重,改善我國能源結構,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1、實施“乘風計劃”,加速風電設備國產化步伐  
     “乘風計劃”旨在采取技貿結合的形式,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實現300KW、600KW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國產化,加速風電場的建設。  
     “乘風計劃”是從國家宏觀規劃的角度出發、面向國內外市場發展風力發電的一個戰略性計劃。“乘風計劃”預期要達到的目標是,在“十五”期間,實現風機國產化率60%~80%以上。其方式可采取合資或合作引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達到自主開發、自行設計、制造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十五”期間建設150萬kW的風電場。
    2、實施“光明工程”計劃,利用可再生能源解決無電問題  
       為了貫徹“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的精神,響應國際社會的倡議,給邊遠無電地區的人民送去“光明和溫暖”,通過實施“中國光明工程”,到2005年利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為800萬人口供上電,使他們達到人均擁有發電容量100KW的水平:為徹底解決無電 問題做出貢獻。
    3、秸稈氣化
      根據1998年的統計,中國各類農作物秸稈的年產量約為6億噸(玉米秸稈2.24億噸、小麥秸稈1.40億噸、水稻秸稈1.15億噸),可收集利用的約為4.8億噸,其中用于造肥還田和畜牧饑料2.5億噸,用于造紙等工業原料的0.5億噸,農民收集用于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1.8億噸。每年尚有1.2億噸的剩余農作物秸稈沒有利用,只能在田間焚燒。     
        秸稈氣化示范工程項目已在委領導的支持下,在山東萊州集中50個村統一進行建設,1998年底已全部通過驗收。今年我委與科技部合作繼續進行完善化并計劃支持少數示范工程。
    4、百縣農村能源綜合建設  
       已經開展的百縣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一項具有經濟、社會、環境等綜合效益的系統工程。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提高農業質量的精神,在“十五”期間,除了繼續對“六五”以來的百縣綜合建設跟蹤服務,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村能源綜合建設成果外,根據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 繼續開展三種類型的縣級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工作。這三種類型是:脫貧溫飽型,小康型;富裕示范型。三種類型共選擇100個縣。與此同時,配合小城鎮建設和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力爭使農村能源綜合建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   
    四、目標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從1996年到2015年發展的總目標是: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大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新技術、新工藝有大的突破,國內外已成熟技術要實現大規模、現代化生產,形成比較完善的生產體系和服務體系;實際使用數量要達到3—9億噸標準煤以上(包括生物質能傳統利用方式的利用量),為保護環境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做出貢獻,這個目標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1996年到2000年,通過強化科技研制和試點示范工作,使多數可再生能源技術接近或趕上世界先講水平,其中一些成熟的實用技術要盡快形成產業,擴大應用,進入市場,逐步改變生物質能傳統的低效利用方式,發揮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為解決邊遠地區和海島等無電地區的用電問題作出貢獻。全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總量達到2.3億噸標準煤左右。第二階段從2001年到2015年,全面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建立起先進的工業體系和科研體系,主要技術項目基本上均要求達到規模生產水平,各類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總量達到3億標準煤。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世紀米和下世紀初15年間,選擇一批對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大價值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加強這些技術的試點示范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促進產業形成,盡快實現商品化生產和推廣應用。  
    1、發展規劃目標
       產量目標:200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產量2.3億噸標準煤(其中秸稈、薪柴等非商品能源2億噸標準煤)。2005年2.5億噸,2010年2.7億噸。
       風力發電總裝機目標:2005年達到全國電力工業總裝機容量的0.5%,即150萬千瓦左右。2010年爭取達到300萬千瓦。
       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目標:2005年累計達到10萬千瓦,解決800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2010年達到30萬千瓦,解決2000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生物質能利用:2005年秸稈氣化、沼氣工程年總供氣量200萬噸標準煤,解決800萬戶農戶的生活用氣問題。2010年400萬噸標準煤。  
    2、發展布局和戰略重點  
      在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和邊遠地區),以農村電氣化用能方式現代化為重點,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風/柴/蓄獨立供電系統和秸稈氣化、沼氣、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即“光明工程”和“百縣建設”等。  
      在電網覆蓋地區(一些大城市或距離城市較近地區)推廣大型并網風力發電、太陽能熱利用、太陽能屋頂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以“乘風計劃”為龍頭,帶動國產化發展。  
    五、措施
     
    1、制定發展規劃,拓寬融資渠道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提高對可再生能源和農村能源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積極地、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把可再生能源和農村能源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國家的各級財政預算。部門、地方和企業都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要鼓勵資本市場敬資和外商直接投資,積極拓寬可再生能源融資的渠 尿。  
    2、繼續給予政策支持、資金扶持  
       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雖然集社會、經濟、環境效益于一體,但近期尚處于產業化的起步階段,還不能形成適度經濟規模,因此對這個產業要在財政、信貸、科收和價格等方面區別不同地區予以政策支持。近期擬研究風電、光伏發電的稅收、電價等問題,并爭取資金扶持,

    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3、支持國產化工作、加快產業化的進程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發展,現正處在向產業化轉變的關鍵時期。各級政府要搞好示范項目的建設,大力支持其國產化的工作,逐步提高設備國產化比重,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產業。  
    4、建立完善的科研、服務體系  
      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抓好產品質量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組織專業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銷路。建立完善的國家質量監控體系,健全技術服務體系,做好售后服務工作。  
    5、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資金  
       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做好培訓和信息傳播工作。積極利用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的混合貸款。歡迎外國制造廠商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來華投資辦廠。有目的、有選擇的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工藝和關鍵設備,在高起點上發展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加快和提離我國新能源技術的開發步伐和總體水平。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探討】相關文章:

    我國電信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戰略探討08-06

    中國企業物流運作現狀及發展戰略探討08-05

    高校人力資源的柔性管理措施探討08-04

    商業建筑空調節能技術措施探討08-06

    農村初中美術教學實效性的措施探討08-24

    探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08-15

    關于探討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及應對措施08-30

    上海交通發展戰略08-06

    學校發展戰略的設計與實施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亚洲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