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計劃范文合集五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學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教學計劃 篇1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今天開始正式上課。23日上午全校教職工會議,下午備課組集體備課,商量了一學期的教學計劃。
這學期的課程內容安排作了較大的調整,一方面是覺得這樣的.安排更貼近學生的思維過程,與科學發展的過程更相近;另一方面也是向新課程過渡,先趟一下水。從教師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安排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勞動,無論是教材的處理還是學生用資料都需要重新準備;對于學生來說也可能面臨著困難,三本書被打亂了,每本書的章節也被打亂了。但我們相信,我們的付出會有回報。希望同學們與我們一起努力。
根據計劃,三本書中,將留下《生物工程》以及《生物與環境》兩部分的內容到高三。但在計劃中沒有安排月考,如果繼續執行月考的話,那么《微生物》也將留到高三。
時間
課時內容
第1周
(2.25—29)
第3節 人體的穩態
第1課時:一、內環境與ph穩態
第2課時:二、水、鹽平衡調節
第3課時:三、血糖平衡與調節(1)
第2周
(3.3—3.7)
第1課時:三、血糖平衡與調節(2)
第2課時:四、體溫調節
第3課時:四、免疫(1)
第3周
(3.10—14)
第1課時:四、免疫(2)
第2課時:四、免疫(3)
第4節 植物激素調節
第3課時:第4節植物激素調節(1)
第4周
(3.17—21)
第1課時:第4節植物激素調節(2)
單元 生命的'延續第1章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第2課時:第1節生殖的類型
第3課時:第2節植物的個體發育
第5周
(3.24—28)
第1課時:第3節動物的個體發育
第2章 孟德爾遺傳定律
第2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1)
第3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2)
第6周
(3.31—4.4)
第1課時:第1節分離定律(3)
第2課時:自由組合定律(1)
第3課時:自由組合定律(2)
第7周
(4.7—11)
第3章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第1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1)
第2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2)
第3課時:第1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3)
第8周
(4.14—18)
第1課時:第2節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行為變化(1)
第2課時:第2節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行為變化(2)
第3課時:第3節細胞質遺傳
第9周
(4.21—25)
第1課時:第4節遺傳定律的應用(1)
第2課時:第4節遺傳定律的應用(2)
第3課時:機動
第10周
(4.28—5.2)
期中考試
第11周
(5.5—5.9)
第1課時:期中試卷分析(1)
第2課時:期中試卷分析(2)
第4章遺傳的分子學基礎
第3課時:第1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
第12周
(5.12—16)
第1課時:第1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
第2課時:實驗
第3課時:第2節 dna的結構和復制(1)
第13周
(5.19—25)
第1課時:第2節 dna的'結構和復制(2)
第2課時:第3節基因與基因的結構(1)
第3課時:第3節基因與基因的結構(2)
第14周
(5.26—5.30)
第1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1)
第2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2)
第3課時:第4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3)
第15周
(6.2—6)
第5章 生物的變異
第1課時:第1節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1)
第2課時:第1節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2)
第3課時:第2節染色體變異
第16周
(6.9—13)
第1課時:第3節變異與育種
第2課時:第4節變異與優生
第6章 生物的進化
第3課時:第1節自然選擇學說
第17周
(6.16—20)
第1課時: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1)
單元 微生物
第2課時:第1節微生物的類群
第3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1)
第18周
(6.23—27)
第1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2)
第2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3)
第3課時:第2節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4)
第19周
(6.30—7.4)
復習考試
第20周
(7.7—11)
復習考試
生物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搞好初三學生的生物的學習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素養,本著為了學生的一切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原則和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原則。讓盡量多的學生能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倡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本事、動手操作本事、觀察本事和實驗本事,特制定如下初三生物下學期教學計劃以指導本學期的生物學教學工作。
二、學生情景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由于在初一和初二已進行了二學年半的生物學學習,初中的生物學知識已學習了一大部分,對初中的生物學知識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對生物學的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大體的掌握。但這級學生基礎較差,又是今年才由三處中學合在一齊的學生,學生對教師不熟悉,教師對學生更不熟悉。
所以學生對教師的適應本事較差。經過對學生成績的分析,這級學生成績減普遍不好,經過對學生的觀察我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上課不認真聽講,有很多小動作,并且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不認真記筆記或者說干脆不記筆記。大部分同學成績較差,對生物學知識缺少起碼的了解,對生物學的學習方法知之甚少。并且由于合班并校,這級學生班額較大。學生基本情景較差對今后的工作很是不利。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時時鼓勵學生,堅持高昂的學習斗志學好生物課。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資料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保護》兩個單元。第一單元共分為三章十二節,第一章是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主要講植物的生殖、昆蟲的生殖、兩棲類的生殖和鳥類的生殖。四類生物的生殖都是從各類生物的生殖特點入手,對生物的生殖現象進行分析總結,然后總結出這類生物生殖的特點。植物的生殖主要是無性生殖,在昆蟲和鳥類中分別介紹了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類方式。
第二章共五節,介紹了基因的相關知識,第一節能過實驗介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這部分資料的重點是基因,經過它外在的表現性狀,讓學生認識基因的作用。難點是學生對基因這種微觀的知識不好理解,也不好認識,應讓經過各種比喻、直觀的其它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認識。
第三章共三節資料,重點是生命的進化的原因。突破重點的方法是能過翔實的材料,讓學生對生命的起源進行了解,難點是學生對古代生物知識的認識不足。第二單元,知識比較簡單,主要經過學生對過去知識的復習,養成良好的生物學素養和愛護生物的感情。
四、教學方法
繼續深入學習和實踐杜朗口中學經驗。由于學生基礎較差,所以在學習中在對課本已先預習了的前提下,學生對課本知識已有了一個大體的了望,以后主要先進行教師講解和學生有目的探究。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邊學習邊做題,爭取堂堂清,周周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鞏固的過程。
倡導探究性學習,加強學生對課本的利用,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異常是記憶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記憶方法,起到期事半功倍的目的。
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俗話說的好三分教學七分管理,異常是對于剛由三處中學合并為一處,要加強學生管理,防止學生思想波動,盡力減少學生思想波動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充分利用已有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記憶,提高記憶的效率。
充分利用學生學習小組的作用,讓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反復抓,抓反復,加強重復復習的力度。
注意聯系日常生活實際,結合實際進行教學。
五、具體學習措施
經過以上的學習方法,講練結合,處理習題,加強學生的記憶和探究,從細處實處下功夫,真正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生物學的科學素養。讓學生都有一個夢想的結果。
六、教學進度
按教育體育局的進度進行
生物教學計劃 篇3
一、生物膜
1.概念:細胞內所有的有膜結構,如 、 、 等 。
2.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系:直接聯系是指膜與膜直接相連,如內質網膜外連 ,內連 ;間接聯系是指膜之間通過小泡互相轉化,如內質網膜可以轉移到 膜,再轉移到 膜。
3.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各種生物膜功能上的分工和聯系
二、生物膜系統
1.概念:指活細胞內, 、 以及 、 、 等由膜圍成的細胞器,在 和 上是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它們形成的 。
2.作用:(1)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 ;同時在細胞與環境之間進行 、 和 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生物膜上有豐富的酶,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3)生物膜把細胞分隔成一個個小區室,如 ,保證了細胞的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三、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1.理論上:有助于闡明細胞的生命活動規律。
2.實踐中:(1)工業方面——模擬生物膜的 功能,進行海水淡化處理,污水過濾、分離。(2)農業方面——從 的角度研究農作物抗寒、抗旱、耐鹽的機理,改善農作物的品質。(3)醫學方面——人工膜材料替代病變器官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如 。
題例領悟
例1.對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結構和組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主要是由蛋白質、脂類和少量糖類組成
B.磷脂雙分子層是各種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D.內質網膜能生成高爾基體膜,說明兩者化學組成完全相同
解析:各種生物膜的結構與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答案:D
例2.若在豚鼠的胰臟腺泡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其放射性出現的順序是:
3H標記亮氨酸→(3min后) 的 中→(17min后)
中→(117min后)靠近細胞膜 側 中→細胞 的分泌物。
實驗說明——(1)分泌蛋白在 合成后,是按照 → → 的方向運輸的。(2)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確的 ,又有緊密的 。
解析:略。 答案:附有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內 小泡 外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分工 聯系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連接細胞膜、高爾基體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結構是
A.中心體 B.線粒體 C.內質網 D.質體
2.下列對細胞內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連續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內質網通過“出芽”形成小泡與高爾基體膜融合
B.細胞質中的小泡與核糖體膜融合
C.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小泡離開細胞膜回到細胞質中
D.高爾基體膜突起形成小泡,離開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融合
3.下列哪種物質的形成與內質網及上面的核糖體、高爾基體和線粒體都有關
A.血紅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4.下列有關生物膜轉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具膜結構中膜的轉化是不可逆的
B.具膜小泡成為具膜結構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
C.一種膜結構的膜成為另一種膜結構的一部分,與膜的流動性無關
D.生物膜的功能特征是膜之間轉化的前提條件
5.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膜使細胞有相對穩定的內環境B.細胞的化學反應都在細胞膜表面進行
C.細胞膜把細胞分隔成許多小區室D.廣闊的膜面積為所有酶提供了附著的位點
6.胰島的B細胞分泌胰島素過程,不能說明的是
A.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有一定的聯系
B.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 明確分工,又有密切聯系
C.生物膜結構有一定的聯系性 D.分泌物的排出是主動運輸
生物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做好初中生的生物學習,提高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堅持了“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原則和“一切為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原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對學習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倡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同時,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并為高三下學期生物制定了以下教學計劃,以指導這學期的生物教學。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因為九年級學生在一、二年級學了兩年半的生物,所以初中學了很大一部分的生物知識,對初中的生物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對生物學習方法也有了大致的.把握。但是這個層次的學生基礎很差,今年只有三所中學的學生。學生不熟悉老師,老師更不熟悉學生。
所以學生對老師的適應性差。通過對學生成績的分析,降低成績一般不好。通過對學生的觀察,我發現學生上課普遍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很多,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不認真記筆記或者干脆不記筆記。大多數學生成績不好,缺乏生物基礎知識,對生物的學習方法知之甚少。而且由于班級和學校的結合,這個層次的學生班級規模比較大。學生基礎情況差,對以后的工作非常不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時鼓勵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斗志,學好生物。
三.教材分析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和《生物的多樣性和保護》。第一單元分為三章十二節。第一章生物繁殖與發展,主要講植物繁殖、昆蟲繁殖、兩棲動物繁殖、鳥類繁殖。四種生物的繁殖從各種生物的繁殖特征入手,分析總結生物的繁殖現象,進而總結這些生物的繁殖特征。植物的繁殖主要是無性繁殖。昆蟲和鳥類分別引入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第二章由五節組成,介紹了基因的相關知識。首先,通過實驗介紹了基因控制生物的特征。這部分重點講基因。通過它的外在表現特質,學生可以了解基因的作用。難點是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基因的微觀知識,因此應該通過各種隱喻和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
第三章由三個部分組成,重點是生命進化的原因。突破重點的方法是通過詳細的材料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難點在于學生對古代生物知識認識不足。第二單元,知識比較簡單,主要是通過學生對以往知識的復習,培養良好的生物素養和對生物的熱愛。
四,教學方法
繼續學習實踐口中學的經驗。由于學生基礎差,學生在學習中預習過課本的前提下,對課本知識有一個大致的看法。以后老師先講解,學生有目的的探究。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邊學習邊做題,力求清晰明了,讓學生有一個鞏固所學的過程。
提倡探究性學習,加強學生對課本的使用,俗話說,好書讀一百遍,自有深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尤其是記憶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有良好的記憶力
充分利用現有的練習,讓學生邊做邊學,邊學邊做。
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記憶,提高記憶效率。
充分利用學生學習小組的作用,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反復抓,反復抓,加強反復復習的力度。
注重日常生活實踐,結合實際教學。
五.具體的學習措施
通過以上學習方法,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處理習題,加強學生記憶和探索,從細節上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讓學生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不及物動詞教學進展
根據教育和體育局的進展
生物教學計劃 篇5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高校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的一項重要“質量工程”,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卓越計劃”要求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聽中學”的傳統模式,提倡學生的自動學習與主動實踐,強調“做中學”。因此,實踐教學是“卓越計劃”的核心環節,如何構建富有專業特色、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四川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將生物工程專業特點與區域經濟緊密結合,圍繞傳統釀造行業改造升級的人才需求,校企深度合作,從實踐教學體系頂層構建、實踐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模式、學生課外時間活動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改革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結合專業特色,構建“三融合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
1.生物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強覆蓋面廣的專業,對學生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本專業根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專業特色,以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以培養傳統生物工程產業改造升級所需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為最終目標,構建“三融合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三融合”是指校內實驗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有機融合、教學與科研相互滲透融合,以及校內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相融合,三融合是要盡量實現工程理論與實踐結合,實現多學科交叉知識的融入;“多層次”即從“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創新型實驗、工程實訓、生產實踐”等多層次組織實踐教學,以達到加強學生專業基礎、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頂層設計,將理論與實踐環節、校內實踐的各個環節、校內與校外實踐環節分層次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企業人才資源、設備資源,加強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最終實現特殊行業人才培養的目的。2.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從啟蒙到訓練到實戰,緊密結合工程理論教學構建“梯級遞進”實踐教學模式。首先,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逐級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工程意識,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分為“校內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工程實訓、中試釀造系統”四個模塊構建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基礎型實驗、設計型實驗、綜合型實驗、開放型實驗”由淺而深地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輔以“認知實習、暑期專業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四模塊,構建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回到理論,遞進式校外實踐教學體系(見下圖)。自主補充實踐環節屬于課外實踐活動范圍,學校通過有目的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參加各種課外實踐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展現學生個性,實現潛力拔尖人才的個性化培養。除參加國家及省市各類競賽、創新創業項目外,我校每年開展“我是釀酒師”“我是品酒師,尋找理工好舌頭”“釀酒科技文化節”等活動,學生的興趣濃厚,參與度高。
二、以平臺建設為基礎,整合校企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從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工程實訓、中試釀造系統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到暑期專業實踐、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四模塊”校外實踐體系,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因此,根據校內實驗、實訓模塊,校外各實踐模塊,整合實驗教學平臺、教學實踐基地、科研實踐平臺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尤為重要。學生校內實驗教學體系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校級基礎教學實驗體系,包括有機化學、物理等基礎實驗;另一個是生物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內部人、財、物等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調配,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同時減少了購置的重復率。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體制,其下按專業方向及行業需求主流技術分各功能實驗室,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相關政府機構的支持下,與企業共同構建人才培養平臺。學校相繼與瀘州老窖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個穩定的、專業對口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企業為主體”建設校外實踐基地,構建校企合作的管理機構和導師隊伍,采取“四共同”校外實踐教學模式,包括共同制定企業學習培養計劃,共同開發新課程,共同編寫企業學習講義,校內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實踐工程。根據各企業本身特點,學校搭建實踐基地功能平臺。以瀘州老窖為例,學校搭建“企業安全文化”“釀酒工藝”“酒體管理”“項目開發”四個平臺,使學生深入企業生產各個環節,“以產業鏈,打造人才鏈”。
三、鼓勵人才“柔性流動”,構建“三位一體”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卓越計劃實現的關鍵。學校充分利用區域優勢,以科研為紐帶,鼓勵人才“柔性流動”;通過培訓、考核、調研等多種方式促進現有師資能力的提升,通過引進企業技術骨干、行業專家壯大師資隊伍;同時從各相關領域聘請兼職教師和客座教授,建立一支足夠數量、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和指導實訓,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實踐水平。通過以上方式,學校構建了教師、企業技術骨干、行業專家“三位一體”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四、探索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傳統釀造行業知識體系有其特殊性,注重經驗,注重知識的默會性。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能完成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無縫鏈接。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生產與利潤,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缺乏參與動力。我校生物工程專業一直注重校企合作,包括科研合作、技術合作、人才培養合作,在合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合作模式,營造雙贏局面。企業為生物工程學科學生提供實踐訓練平臺,并與學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生物工程學科老師也為企業提供科技力量,與其進行科技合作,并為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培訓。在合作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合作機制,堅持“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尤其在校企聯合開展“卓越計劃”企業階段學習、校企聯合共建實踐基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固態釀造工程國家級實踐教育中心為例,學校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企業為主體”的企業階段教學理念,校企共同出資完善實踐基地條件保障中心正常運行,形成校企共同構建按平臺分類的導師隊伍,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共同制訂管理條例及考評辦法等。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學校以項目合作、職工培訓等多種方式尋求雙方利益契合點,實現雙贏,增強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是“卓越計劃”的核心目的所在。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地方經濟特點與對人才的需求,根據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校企深度融合建構實踐教學體系,對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生物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生物教學計劃06-25
生物的教學計劃12-10
生物教學計劃模板07-01
生物實驗的教學計劃06-25
生物復習教學計劃03-06
生物個人教學計劃11-07
生物教學計劃精選15篇05-14
生物教學計劃(15篇)04-29
生物實驗教學計劃06-13
生物教學計劃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