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四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了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上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5、通過復習,爭取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通過會考,讓更多的的學生能在會考中達到A標準或取得滿分。
四、教學措施
1、熟透教材,精心備課,按照洋思教學模式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2、根據各章節教學進度適時安排練習或單元測驗,并認真批改,著重解決普遍性問題。
3、盡量多安排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4、盡量多的關注學困生的問題。
五、進度安排
章、節課文活動課時
建議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
新的生命人的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受精過程
胚胎發育觀察:人的生殖系統組成
觀察:動物的卵子和精子2課時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
和青春期人的生長發育
青春期發育
青春期衛生
討論:青春期的性發育
1課時
第三節
人體概述人體系統的組成
人體系統的`功能觀察:人體的主要系統
實驗: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
1課時
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5課時)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
水和無機鹽探究:常見食物的營養成分
實驗: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和脂肪
觀察:食物中含有無機鹽
3課時
第二節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消化系統的組成
食物的消化
營養物質的吸收調查:齲齒發生率
探究: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
觀察:小腸結構
2課時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我國的膳食指南
食品安全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調查:食品安全1課時
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10課時)
第一節
血液和血型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輸血和血型觀察:人血涂片
解讀:血常規化驗數據
實驗:模擬“血型鑒定”
2課時
第二節
血液循環血管和心臟
心率和脈搏
人體的血液循環觀察:心臟的結構
探究:運動對心率的影響
觀察:魚尾鰭的血液流動
4課時
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運動
肺活量
實驗:測量肺活量
2課時
第三節
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運動
肺活量
實驗:測量肺活量
2課時
第四節
人體內的
氣體交換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探究: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
1課時
第五節
人體能量的
供給人體能量的供給
體溫討論:人體通例量的供給
實習:測量體溫
1課時
第十一章 人體內廢物排入環境(3課時)
第一節
人體泌尿
系統的組成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腎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
觀察:腎的結構
1課時
第二節
人體廢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人體排出廢物的處理討論:尿液的形成
調查:居住地人糞尿的處理方法
2課時
第十二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7課時)
第一節
激素調節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
甲狀腺激素
胰島素討論: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
調查:糖尿病的發病率
1課時
第二節
神經調節脊髓和腦
反射和反射的類型
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睡眠觀察:脊髓的結構
實習:膝跳反射
實習:測定學習時間
調查:每天的睡眠時間
2課時
第三節
感知信息眠和視覺
耳和聽覺
皮膚感覺調查:中學生近視的成因及對策
實習:聽力測試
探究:手皮膚的觸壓覺
4課時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4課時)
第一節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人口增長過來
環境問題嚴峻討論:中國人口的增長趨勢
探究: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
2課時
第二節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調查:自己的環境保護意識
探究: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必要性
2課時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教師演示實驗必須按新課標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探究實驗,也要按新課標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于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里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范、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教學的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并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4、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5、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6、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后,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臺,填寫好實驗記錄。
五、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態度,以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方法。
2、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
5、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一個環節。
六、實驗措施
1、任課教師應提前一至三天通知實驗員,并填寫申請單。
2、實驗前,實驗員應準備所需各種儀器、藥品和工具,必要時須先試做,確保儀器藥品完好上臺,使實驗順利進行。
3、實驗時,任課教師要督促學生復習課本里的有關內容,并預習本實驗的內容,做到閱讀實驗說明,理解實驗目的,了解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等。
4、實驗時,實驗員要積極配合任課教師進行輔導,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認真按照實驗步驟和方法規范地進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聯系實驗現象得出正確結論,并及時記錄結果,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5、實驗結束時。要輔導學生對儀器藥品進行整理,儀器必須抹洗干凈,放回原處,排列整齊,廢液倒入指定容器內,可以回收的,由實驗員進行回收。
6、實驗結束后,任課教師要組織學生填寫好實驗報告單,并批改,裝成冊,學期結束統一交實驗室保存。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及指導思想
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了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七年級下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
(1)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基本知識。
(2)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衛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3)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能力:
(1)正確使用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
(2)進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設計實驗的能力。
(3)利用科學的一般探究方法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人類與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間的關系,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樂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二、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習興趣;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習興趣;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2、突出學科特點。配齊儀器、標本、掛圖、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學用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要提高教學水平。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范、準確和熟練。
5、考試備考要做到:
(1)注重基礎
(2)聯系實際
(3)重視實驗
(4)反映現代性
(5)加強學科基本觀點教育。要加強考試題型訓練。
①單項選擇題②填充題③識圖作答題④簡答題。
實驗題分解在以上四種題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注意課內外活動的結合。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包括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保證活動的落實,并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并聽懂。
9、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級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對人體生理和性問題產生好奇的青春期階段,對于本學期生物學學習內容興趣比較濃厚,但農村學生生性較害羞,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性知識。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生物下冊的教學計劃11-19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06-10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11-14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04-23
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11-22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13篇03-09
八年級生物下冊實驗教學計劃06-24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15篇)11-27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14篇06-13
八年級生物下冊的教學計劃1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