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計劃六篇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教學計劃6篇,歡迎大家分享。
生物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努力學習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將新的理念、新的策略滲透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努力教研,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切實提高生物教學質量。以研導教,以研促教,充分發揮各級教研網絡及全組教師的作用,切實提高組內教師教學能力、教科研能力和整體水平。
二、教研措施
(一)豐富教研活動內容和形式
1.學習教育教學新理論為前提,深化課改工作
新的生物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準確理解、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創造性的使用好新教材。本學期我們生物組內的教研活動中要繼續組織教師從教育教學理論書籍、雜志、報紙、多媒體網絡上搜索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在深入研究新課程,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使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得到發展。繼續進行在課堂教學層面實現理想的課程轉變為現實的課程的目標的研究與實踐。同時積極參加市、區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在組內創設學習教育教學新理論的氛圍。
2.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落實為中心
新的課程標準是以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為目標,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旋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新課程標準落實的保證。因此教研活動中要繼續滲透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實踐,生物課堂教學中要適時滲透探究性學習,體現貫徹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課程理念,充分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組內教研活動要通過理論學習、撰寫規范的教學案例、聽課、評課、論文撰寫與交流等多種形式經常交流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體會及探究性學習實施的一些信息。
3.課改的落實點還是在課堂教學
實踐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教學都必不可少的,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革是課改的重點。為使本學期的課改研究落實在實處,本學期各備課組繼續開展推廣聽課,尤其加強常規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工作,教研組長爭取每周能聽兩個年級的日常教學課各一節,實現在常規課中研究教學、落實課改的目標;與此同時積極參加市、區、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二)加強教研活動的力度,提高實效
1.開設研究課,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學期計劃組織一次研究課、一次選拔骨干教師課堂教學展示課。通過教研活動,繼續集中生物教師的智慧和實踐體驗,加強問題研究,將問題逐個突破;通過教研活動,加強業務學習和研究,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崗位能力;通過教研活動,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促進全組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促進骨干教師自身的再提高。
2.教科研緊密結合
課改的實施,使我們的教學的目的不再是以知識為唯一目標,而是知識、能力、情感為目標;同時教師的角色也在轉變,教師不再是信息、知識的來源,而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從傳統的'實踐型向科研型發展。而教研課題、教科課題的研究使我們教師能吸收較高層次新教育理論,并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及現象。使我們在獲取教科研成果的同時,又促進自己教育教學風格及特色的形成。
(三)繼續完善各年級的教學資源建設,形成使用方便的體系
完成好課程資源建設的各項工作。同時按年級收集圖片、視頻、課件積件、動畫等資源,完善七、八年級配套教材的教學課件,同時要繼續開發校本研究性學習的資源。
(四)指導教師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強化生物組師資隊伍建設
生物組的發展與強大與教師隊伍的建設密切相關,為此本學期加強教師的基本技能訓練,制定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3.開展好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教學活動的補充和延續,我們組是生物、健康教育、綜合實踐三門學科的組合,基于學科特點,我組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一)生物學科:
九月份:1.制定組內和個人工作計劃
2.進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
十月份:1.為校骨干教師說課選拔做準備。
2.迎接期中考試。
3.生物報展
十一月份:總結期中考試得失,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復習工作。
(二)健康教育學科:
九月:1.心理咨詢室新學期宣傳。
2.各班主任摸清本班每個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建立相關學生檔案。并將本班各方面較落后的學生名單上報到"心靈俱樂部",形成合力,來共同來做這些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工作。
十月:1.期中考試結束后,一部分學生會因成績的優劣碰到許多心理問題。要求班主任和課任老師做好相關方面的引導,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2.各班出一期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宣傳板報并進行評比,具體主題另行通知。
3.吸收新一屆心理協會成員。
十一月:1."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輔導工作"講座。
2.初一學生心理講座。
3.心理協會會員培訓。
十二月:1.安排一次女生青春期心理講座。
2."心靈俱樂部"將收回班主任和課任老師的談心記錄,針對記錄,核實對象的落實情況,評選優秀。
(三)綜合實踐學科
九月份:關于"走進新學校""關愛弱勢群體"的調查報告。七、八年級全體學生
十月份:在七年級中進行"粘貼畫"展出。
十一月份:進行"我為環保做件事"調查問卷。七、八年級全體學生。
生物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巢湖市教育教學發展需要,按照巢湖市教體局《關于組建巢湖市學科研究與指導委員會的'意見》的要求,做實、做細生物學科組工作,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強化落實,助力巢湖市生物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育品質提升。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我市生物教師的信息技術使用水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實驗培訓和競賽活動提高我市生物教師實驗意識和實驗技能。
3、加強高考生物學科研究,力爭生物高考成績比上年提升,位居合肥市四縣一市前三位。
4、生物學科組全年活動成果綜合評估力爭在合肥市四縣一市中均名列前三位。
三、工重點作
1、全市生物教師及教學現狀了解及提高教學質量對策研究。
2、高三畢業班教學及復習工作研究
3、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4、加高中生物競賽工作。
5、高中優質課評比工作。
四、計劃安排
1月
1:召開學科組會議制定年工作計劃
2:建巢湖市生物學科博客、微信群
2月
1:組織巢湖市高中生物競賽輔導員經驗交流會
2:研究生物教師實驗和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3月
1:高中生物優質課評比
2:初中生物教師實驗培訓
3:組織高三生物教師參加合肥市“二模”研討會
4月
1:鼓勵生物教師積極申報各級課題
2:高三生物二輪復習調研及專題復習研討
5月
1:首屆初中生物實驗基本功大賽
2:開展八年級生物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
6月
1:督促立項課題開題及研究工作開展。
2:參加“陸漢鋒名師工作室”的教學研究工作。
7月---8月
1:組織全市生物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2:初中生物教學研討會(討論課外科技活動)
9月
1:指導和組織教師結合實際編寫校本教材
2:組織巢湖市生物信息技術基本功大賽
10月
1: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調研
2:組織巢湖市教師生物攝影大賽
11月
1:初、高中課堂教學觀摩
2:加強學校生物教研組工作建設和評比先進生物教研組
12月
年終總結及工作成果匯報
生物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我擔任初二(95、97、99、101)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想學生已適應了課改的新教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能夠,成績較好。95班是全年級的第一名。97班相對來說差一些,有一部分學生的而成績較差。要想提高成績也不是件容易事,這需要加強學生的紀律性,嚴格要求學生,尤其是那些差生。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爭取考試的成績有所提高。
二、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進取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本事,以及交流和表達本事。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職責。
三、確定發展目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2、經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明白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經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本學期教學任務要求、重點、難點、關鍵: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掌握;
2、理解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和原因;
3、認識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教學目的任務
1、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2、經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明白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從而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經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1、精心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4、進行課外輔導和寫小論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生,轉化后進,隨時和學生交流。
五、轉變理念、改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目標的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念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我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探究貼合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重量。
4、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本事,實際動手本事,分析本事。
5、在教學中落實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
6、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異常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
7、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8、進取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9、鼓勵學生自我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10、結合具體的教學資料,采用多種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到達課程標準。
六、提出學期學生學習常規要求;
1、課前10分鐘預習。
2、課堂上進取發言。
3、作業按時單獨完成。
4、課堂上的實驗課、討論課、能夠互相討論問題,但要堅持課堂紀律。
5、實驗課、探究課布置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七、設計安排學科實踐活動
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生物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設計并安排好科學探究活動,是教材貫徹落實這一課程理念的關鍵之所在。在總結前三冊經驗的基礎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大科學探究的力度。
從數量和類型上看,八年級下冊共有探究活動28個,有關探究活動的欄目類型包括: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探究、模擬探究、調查、設計、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
本冊書共有“探究”(包括模擬探究)4個。與前三冊相比,這些探究活動的設計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對學生思維本事和動手本事的要求也較高。例如,關于扦插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探究的問題由學生提出;用什么植物進行扦插也由學生自我決定;制訂探究計劃時需要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溫度等條件,還需要設計對照或比較實驗,設置重復組等;實施探究計劃過程中還需要綜合運用七年級所學知識,對扦插技條進行適當的照料,并堅持認真觀察;對觀察到的現象需要自我設計表格進行記錄,并得出合理的結論。研究到學生在自主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等方面已經得到訓練,教材在討論探究思路這一環節不再像八年級上冊那樣供給模擬討論的情景。
在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方面,除了訓練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收集和分析資料等一般過程技能外,尤為側重訓練應用和評價的技能,包括證據和邏輯的運用、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對證據和假說進行評價、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設計和預測等。
生物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經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本事,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冀教板(七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我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4、繼續探究貼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進取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資料,采用多種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供給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經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本事,實際動手本事,分析本事。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資料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本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異常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本事的培養。要經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按學校要求進取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生物教學計劃 篇5
一、生物膜
1.概念:細胞內所有的有膜結構,如 、 、 等 。
2.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系:直接聯系是指膜與膜直接相連,如內質網膜外連 ,內連 ;間接聯系是指膜之間通過小泡互相轉化,如內質網膜可以轉移到 膜,再轉移到 膜。
3.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各種生物膜功能上的分工和聯系
二、生物膜系統
1.概念:指活細胞內, 、 以及 、 、 等由膜圍成的細胞器,在 和 上是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它們形成的 。
2.作用:(1)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 ;同時在細胞與環境之間進行 、 和 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生物膜上有豐富的酶,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3)生物膜把細胞分隔成一個個小區室,如 ,保證了細胞的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三、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1.理論上:有助于闡明細胞的生命活動規律。
2.實踐中:(1)工業方面——模擬生物膜的 功能,進行海水淡化處理,污水過濾、分離。(2)農業方面——從 的角度研究農作物抗寒、抗旱、耐鹽的機理,改善農作物的品質。(3)醫學方面——人工膜材料替代病變器官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如 。
題例領悟
例1.對細胞內各種生物膜的結構和組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主要是由蛋白質、脂類和少量糖類組成
B.磷脂雙分子層是各種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D.內質網膜能生成高爾基體膜,說明兩者化學組成完全相同
解析:各種生物膜的結構與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答案:D
例2.若在豚鼠的胰臟腺泡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其放射性出現的順序是:
3H標記亮氨酸→(3min后) 的 中→(17min后)
中→(117min后)靠近細胞膜 側 中→細胞 的分泌物。
實驗說明——(1)分泌蛋白在 合成后,是按照 → → 的方向運輸的。(2)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確的 ,又有緊密的 。
解析:略。 答案:附有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內 小泡 外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分工 聯系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連接細胞膜、高爾基體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結構是
A.中心體 B.線粒體 C.內質網 D.質體
2.下列對細胞內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連續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內質網通過“出芽”形成小泡與高爾基體膜融合
B.細胞質中的小泡與核糖體膜融合
C.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小泡離開細胞膜回到細胞質中
D.高爾基體膜突起形成小泡,離開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融合
3.下列哪種物質的形成與內質網及上面的核糖體、高爾基體和線粒體都有關
A.血紅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4.下列有關生物膜轉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具膜結構中膜的轉化是不可逆的
B.具膜小泡成為具膜結構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
C.一種膜結構的膜成為另一種膜結構的'一部分,與膜的流動性無關
D.生物膜的功能特征是膜之間轉化的前提條件
5.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膜使細胞有相對穩定的內環境B.細胞的化學反應都在細胞膜表面進行
C.細胞膜把細胞分隔成許多小區室D.廣闊的膜面積為所有酶提供了附著的位點
6.胰島的B細胞分泌胰島素過程,不能說明的是
A.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有一定的聯系
B.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 明確分工,又有密切聯系
C.生物膜結構有一定的聯系性 D.分泌物的排出是主動運輸
生物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時為學生們將來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濟南版(八年級上下冊)。
三、學生情況:
本年度學生面臨生物結業,學生整體素質一般,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尚可,上學期生物的平均成績走在了中間,有些班高分還不突出。這個學期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爭取成績有較大的提高,能夠順利結業。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學習八年級上下冊,時間緊任務重,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系實際、適當降低難度,既考慮現代生產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需要,又考慮當前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實際可能。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于掌握知識,又有利于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教材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生物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并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還編排了"欄,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五、具體措施:
要做到”關鍵在于課堂教學,關鍵在于練習的設計。只有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做到”。
1、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2、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要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要安排豐富多彩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生活動。在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
(2)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不包辦代替。
(3)注意課內外活動的結合。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包括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4)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5)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6)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4、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 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5、制定復習計劃,做好結業考復習工作,爭取取得理想成績。
周次 授課內容
1—3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4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5人類的生殖和發育
6—7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8 生命的起源和進化
9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10—11生物與環境
復習 期中考試
12—13 生物多樣性及保護
14—15 生物技術
16—20 期末復習、期末考試
余下時間復習,準備考試。
【生物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生物教學計劃06-25
生物的教學計劃12-10
生物教學計劃模板07-01
生物復習教學計劃03-06
生物實驗的教學計劃06-25
生物個人教學計劃11-07
七上生物教學計劃01-31
生物教學計劃精選15篇12-02
生物教學計劃(精選15篇)01-02
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