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勵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激勵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重慶市黔江區馬喇鎮中心小學校 王貞揚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深入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激勵性評價提出更高也更符合學生年齡與心理特點的要求。通過激勵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教師應該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激勵的教學效應。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運用;激勵性評價
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恰當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可謂一門藝術。這門藝術的水平高低直接關乎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關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性格發展。教師應該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發揮激勵的教學效應。教師在課堂上如何給學生以有效的激勵性評價呢?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運用激勵性評價,營造課堂氛圍
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說得太好了,我怎么沒想到呢?”“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在一次朗讀課文中,我們班的一個男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讀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于是,我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師指出錯誤)你愿意再讀一邊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你讀的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樂意地讀了一遍。“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讀的真好,掌聲送給你!”我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這樣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以關懷、關愛、理解、賞識的心態評價學生,啟發學生的心智,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吝嗇贊許與鼓勵,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學生答得好,及時稱贊,“說得很有道理”、“對了,你很會看文章”、“見解獨到”等;學生發言不對,說不到要害,說不清楚教師及時補充,不使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二、運用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語言,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如何使激勵性的評價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催化劑呢?教師的評價源于對學生真誠的愛,用敏銳的眼光去捕捉學生身上瞬間即逝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言中只有一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在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時,我們為每個學生建立電子檔案袋,既可以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又系統客觀地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真實表現及進步歷程。這是對學生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而且還為學生的成長過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形成性評價。二是建立學生網絡學習討論區。網絡的交互性,為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環境設立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討論區,在這里學生各抒已見,提出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問題或心得。學生還可以將自己對于學習專題中所持的意見和一些作業作品、發送到網上,與其它同學交流。同學間通過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同時,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交流討論中,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網絡交互的功能更體現因材施教,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做到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三是評價主體多元化,建立家長評價區。新的評價體系更體現評價主題的多元化,強調評價主體間的互動,建立學生、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饋信息促進被評價者的發展。利用網絡環境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家長參與的評價體系,在這個評價體系中,使對學生的評價更具廣泛性。網絡環境下的發展性學生評價更全面的體現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運用激勵性評價,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情感,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評價,它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這種評價,簡便、直接、有效,雖然沒有量表,也無法記載,但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的及時激勵強化和鞏固了學生的這種滿足和愉快,促使學生去爭取新的“創新”的成功,從而鼓舞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肯定學生有創新的想法、觀點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如:“你的這個想法有創意!”、“你的這個想法很有特色,但與這個問題的思路稍有出入,換一個角度想想,或許有新的收獲。”這樣的評價,既激勵了學生,又鼓勵了群體,使全班學生都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以研究者與創造者的姿態去獨立思考,積極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多提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設想,啟發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去解除疑難。對學生的提問,如果有獨到的見解,教師要熱情鼓勵。對教師的解答,如果學生有不同看法,也應允許肯定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在質疑問難中,老師的對不同意見的激勵既培養的學生的創造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灌輸模式。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每當一種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他們或分析,或爭論,或同意,自己來處理。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解答的評價不是按標準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誘發、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對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深入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在學生理解得不夠準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運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思考,進行比較,進而排除謬誤,獲取真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激勵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相關文章:
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08-16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激勵性評價08-17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08-24
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運用初探08-20
語文教學中評價的激勵作用08-17
探究性學習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08-15
新課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評價初探08-17
初探比賽在體育課中的運用08-07
“發現交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
初探問題導向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