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減乘除:閱讀教學中的整合策略
加減乘除:閱讀教學中的整合策略孔玲玲
閱讀課文進入課堂,直接與學生對話,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之一。如何對閱讀課文進行整體優化,提高課堂效率,是語文學科一貫的研究課題。整合理念存在于教師的意識中,對備課和課堂教學起指導和引領作用。在實踐中,筆者考察了以下幾種策略。
一、“除法”策略:有的放矢,話題引領
從古至今的語文教學,讀文章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習新的文章,認識新的字詞,學習新的語文技巧,培養能力,激發情感。新課程下的課時目標是三維的,事實上,每個目標的達成在課堂中占據的時間不一樣。讀文章的課堂沒有繩索的穿插必定凌亂和茫然,這樣的課堂不會讓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整合理念下的備課首先是文章系統中的相關聯系,有時是文章內部的聯系,有時是一個單元內的聯系,有時文本與生活有聯系,有時文本與科學、體育等其他學科有關系。教師的作用在于找到學生感興趣并且值得探究的話題,這就好比拿著公約數去做“除法”,進而以話題引領課堂,一節課就是一朵盛開的鮮花,一節課就是一次難忘的探索旅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話題的設置中不要過分強調文章的情節。
二、“減法”策略:弱化情節,整合情感
過分強調情節,或者講情節占據寶貴的課堂時間,忽視語言文字本身的美以及蘊含的豐富情感,只會熟知故事的始末,而沒有情感價值上的收獲。整合策略還包括整合文章情感,以情感之水漾起課堂。蘇教版中有許多質優形美的散文,也有許多感人肺腑的敘事性文章。梳理性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較快把握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調,教師在課堂中要做的就是“立主腦,減頭緒”。清人李漁說:“古人作文一篇,必有一篇之主腦。”拿文藝理論來啟迪教學,我提出了作“減法”的理念。教師定的情感目標不宜多,刪除千頭萬緒,直奔主題。比如在教《月光啟蒙》這一課時,我就把“月光”“歌謠”“母愛”三個要素都引導到“美”的感受上,促進了三要素的統一,同時,也完成了對“美”的感受層層疊加的體驗。“減法”整合能把握閱讀教學美學基調,使閱讀課堂豐腴。
三、“加法”策略:開放課堂,鼓勵創新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學科必定和其他學科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語文課堂不能拒絕其他人文學科的進駐。課文中有許多涉及其他學科和生活的文章,比如《石頭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教師要發揮其他學科的優勢,有意識地幫助學生介入有關科學的話題,開放課堂,讓語文的外延增大,讓語文暫時為科學服務。開放課堂包括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課文變得立體起來,實現文字與聲音、畫面的結合,滿足我們增加信息量的愿望。可以說,多媒體技術與文本做了一次性質優良的“加法”。
四、“乘法”策略:課內課外,閱讀起航
最后,再做一個“乘法”。閱讀課文的整合還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整合。學生在課內讀到的文字量是有限的,“長成需讀五車書”,課內閱讀提供的營養不足以支持孩子們的心靈發育。如何實現課內課外的閱讀整合?課內閱讀課文的教學為課外閱讀提供了契機:多篇課文節選自作家的長篇作品,如《海倫·凱勒》《我和祖父的園子》等;多篇課文改編自古典名著,如《三顧茅廬》《林沖棒打洪教頭》等;多篇文章極易在課外閱讀中找到相同的主題,如學完《月光啟蒙》后可繼續閱讀母愛主題的《我的瘋子娘》《丑娘》等。這些連接點,正如數學中的乘號,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它的效應是相乘后的倍數。同時,課外閱讀質量的提升能積極地促進課內閱讀。因為有了導向的讀,學生閱讀的集體交流將變得實在、豐滿,學生的情感體驗碰撞將更加激烈,學生能從閱讀中獲得愉悅和價值感,生命在一次次的閱讀體驗中成長。
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說:“學語文不僅是為了識字、寫字、作文、應考,而是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對表達,對與人交流、溝通的熱愛,特別是對讀書的熱愛。做到這一點,他的語文課一定會讓每個學生終生難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在其中孕育、成長。”因此,課內外閱讀的整合所產生的價值將遠遠大于原本割裂的相加,它是超值享受的“乘法”。
【加減乘除:閱讀教學中的整合策略】相關文章:
高中閱讀教學的思考及策略08-25
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策略08-23
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探討08-24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論文05-31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究08-24
加減乘除作文03-31
新課改中怎樣進行閱讀教學08-24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說話訓練08-25
淺談初中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08-24
加減乘除的爭吵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