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對生本數學課堂評研的一些做法
我對生本數學課堂評研的一些做法文/施保國 周翠蘭
摘 要:“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教少學多,不教而教,以學定教。
關鍵詞:個體學;小組議;集中研
傳統的數學復習課過多地體現分數,忽略了靈活運用能力,讓學生感到枯燥、厭煩和焦躁,這樣的復習課堂教師自我感覺口干舌燥付出很多,卻不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無法產生積極效果。因此,如何讓數學課堂變得靈動、趣味、高效,便成了一線數學教師共同追尋的目標。而生本數學評研課給我們創設了成功的模式,給毫無生機和活力的復習課注入了新的活水。生本評研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針對某一知識點,從每一位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和學情出發作出評價,進行探索與研究。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共同研究等方式,將被動的師本教學轉換成自主學習的生本課堂。這里聯系課堂教學經驗,進行簡單分析:
一、精選評研題
評研課前首當其沖就是要進行課前小探究,每堂評研課我們要參照學生的平時作業狀況認真選取最典型的題目,包括易錯題型和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反之,假如我們遴選的評研題沒有代表性,那就沒有必要費盡心思去“評”,去“研”,當然若題目不精煉,也只能是泛泛而談,猶如蜻蜓點水無法深入,“研”不出味道。在生本理念里,我們不能拘泥于課堂40分鐘,而應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二、注重一個“評”,突顯一個“研”
評研課主要由“評”和“研”兩部分組成。具體操作中,我們要“評”得切中肯綮,評得活潑趣味,能夠吸引學生;“研”更要研得科學、透徹,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筆者尤其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討論,發現提問,并針對他們的表現狀況進行有效及時的評價。教學中通過班級匯報、小組交流讓大家搜集材料,再啟發大家相互啟發、相互指正,最后通過教師及時點撥,完成知識遷移。整個評研過程,教師只需要靜靜地“躲”在幕后,認真分析學生的精彩發言,并及時發現問題、修正問題,這樣才是真正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創意出題,再評再研
評研課上的創意出題環節是學生特別喜歡的,他們為自己也能像教師一樣出題而驕傲。在生本評研課上學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自信,這自信來源于那一道道精致的評研題,他們模仿教師的評研題或圍繞知識點和易錯點出典型題,這些題可以考全班,可以考某個小組,也可以考某個同學。同首次評研一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合作檢評,互評互議,釋疑解難,所以,生本評研下的復習課看不到陰霾,看到的是陽光、自信!
總之,“評研”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人格的尊重,為他們提供了“出錯”和“改錯”的機會。學生在評研中能充分了解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同時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與技能,全員參與,個個動腦思考,人人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位奇中心小學)
【我對生本數學課堂評研的一些做法】相關文章:
利用遠教資源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做法08-18
研學基地作文09-07
研學感悟作文05-04
研學之旅作文08-23
研學優秀作文10-18
研學旅行作文01-10
難忘的研學作文02-25
有趣的研學作文02-24
研學之旅作文02-12
研學旅行的作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