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設計初探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設計初探文/惠全軍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設計如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文章從分層、分類型設計作業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物理;作業;設計
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感受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主要體現在:
1.作業布置停留在盲目指定對應資料上的章節練習,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學生。課堂教學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但作業設計卻是空白,課后拿著練習冊“布置”了事。把練習冊等同于作業,用“布置”替代“設計”。
2.搶時間,猛搞題海戰,使學生成了作業的奴隸,造成學生見了作業就煩或抄作業現象十分嚴重,對學習失去興趣,喪失信心。一些教師盡可能占用一切時間去給學生布置練習題做,使學生成了徹頭徹尾的做題機器,學困生只有練抄功,久而久之興趣全無,而教師又由于時間緊、作業多,故多數時候只在作業后寫上年、月、日或“查”字了結。
針對上述現狀,我在作業設計方面做了初步探究:
一、當堂訓練題設計
依據本節內容的知識點,訓練題力求少而精,利于鞏固基礎知識、利于小組合作交流。
二、課外作業的設計
1.必做題(基礎訓練題)設計:針對本節知識點,通過研究各種資料,精減知識點或題型的重復性,綜合設計2~4道基礎訓練題,要求學生人人必做,利于培養每個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選做題(不同層次的拔高題)設計:針對本節知識點設計幾道新課標要求達到理解、應用層次的綜合題。設計原則體現層次性,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3.“STS”型作業的設計:此類型的作業打破了傳統作業在知識應用上的虛擬情境,注重使作業和學生實際生活直接接軌。例如,在學習《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時,我給學生設置了這樣一道題:在我們校園內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哪些?它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小這些噪聲給我們的危害?這類題目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科學探究精神,又使物理和生活密切聯系。
4.“修正型”作業。每次作業或測試后,我都要求學生把自己做錯的題重新做到錯題集上,反復強化,做到各個攻破,不留后患。
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因此對于作業的設計本人還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究,望同行不吝賜教!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譚壩九年制學校)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設計初探】相關文章: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08-20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中發展性評價初探08-21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08-19
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探索08-23
新課程背景下作業有效性設計的幾點體會08-24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08-20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心得范文(精選7篇)08-12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心得體會06-27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探析08-18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探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