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繪畫入門
淺議繪畫入門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實驗幼兒園 邵洪艷
“入門”這個簡單明了的詞一聽一看便懂,但要真做起來就很難了。任何事從入門開始都有門外徘徊的過程。有人說“不知從何處下手”這就對了,因為您沒有入門嘛!那么對初學繪畫的人來說:難也不難,不難也難,這就取決于教師的指導方式方法了。
一、從面到體、透視、構圖入門
初學者拿筆拿畫夾不難,但怎樣去在紙上表現具體物體或記憶中的物體就很難了。教師要根據不同的物體平面引導下手,再展現立體。例如,正方形,開始四條相等的邊組合圍起是形,而再加上五條線即成了正方體,這個過程叫物體的“透視”法。
透視對學生而言很陌生,教師要針對不同的物體解釋本詞的專業術語。首先講明透視在繪畫中的意義極其作用。并且闡明透視的規律,透視的種類。只有掌握它才能準確表現物體。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透視,并示范給學生,要求學生掌握運用粗淺的透視作圖方法,難點,通過反復練習去理解透視原理。
透視法也可以潛移默化為事物的觀察法:形、體、光下的空間物象等等。
構圖,簡單的講就是物體在畫面上的安排,教師要有代表性地列舉幾種不同形式的構圖方法,讓學生分析他們的形態變化和展示方位,這樣給學生空間認識過程和有效區別在透視構圖中的重要作用。學生做完后教師要剖析不同位置的構圖,用最佳方法引導,然后讓學生討論分析:一是會更有科學性;二是使學生通過對比觀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指出相互差別,再在原位不動去畫第二張作品,無疑事半功倍。
二、掌握結構和比例入門
教學中怎樣去分析物體的結構。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都采取從物體平面入手。將一張六開紙給學生畫,畫準物體的透視關系后,再在四個角畫上垂線,按透視規律連或畫線。這樣既能鞏固透視知識又能進一步理解簡單的形體結構,教師要側重提示學生什么是比例關系及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學會怎樣去找比例,如何測量等知識及方式方法。教師設計大小不同的物體給學生練習。通過反復比較認真測量,把握好輪廓,指導學生找準所畫物體關系和比例關系,并能教給準確修改和修改方法。
三、保持良好心態,輕松入門
在繪畫教學中除認真嚴格要求學生外,要創造舒適活躍的課堂氣氛,調整好學生的良好心態,平穩情緒入畫。使學生能在嚴肅的紀律中謹慎地運用繪畫知識及其技能完成作業,心甘情愿地接受指教,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一定要認真當面批改學生作業,指出優缺點,評價學習態度。教師評定時先肯定優點,讓學生興趣高昂,然后用不同并不敏感的語言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高興地接受,提示學生整體布局不統一或者透視關系沒處理好等重點,學生會立刻將畫面與物體對照、分析、修改,再觀察再修改,直至滿意為止。這樣輕松愉快,嚴格認真的課堂教學,使學生不但有信心,有收獲,有欲望,更有師生的新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四、多角度、多元化表現入門
繪畫是時空藝術的表現體,畫面物體空間有很大的伸縮性,可高可低,可左可右,可靜可動,可遠可近,可濃可淡,可大可小等等。與其說方位不妥,不如稱角度不對。角度靠透視,方位靠布局,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同一組靜物從不同角度去表現,就提出不同程度上的難點,針對這種情況,要指導學生如何去構圖,在光照下如何對個別物體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移位,以達到構圖和畫面的完美性,提高表現手法之技巧。亦可調整,座位補救,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調整學生位置變化去畫同一種物體,體會不同方位下的繪畫方法和構圖方法,力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知識的有效傳授乃至利用。
針對繪畫入門也要分年齡、基礎,不同對待。通過入門的教學去讓每一個學生加速提高繪畫基礎,掌握繪畫原理,運用繪畫技能技巧,由看物體達到觀察物體,定向,展示物體,美化物體,為釀造繪畫難、入門難的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學習條件。繪畫入門這只是其中的有效途徑之一,其余的還有待教學實驗中進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