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一、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知識的前后聯系,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約分與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運算性質,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章主要學習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質,掌握分式的約分和通分法則,結合分式的運算將指數的討論范圍擴大到全體整數,學會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掌握這種方程的解法。教學中要學生充分去討論與思考,歸納與總結,歷經知識發展與運用過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對概念的深刻掌握與運算的熟練進行,對一些要經常運用到的化簡要在課堂讓就要讓學生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課外。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函數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模型,本單元學生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后,進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數。學生在本章中經歷:反比例函數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經歷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的探索過程,在交流中發展能力這是本章的重點之一;經歷本章的重點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數及圖象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經歷函數圖象信息的識別應用過程,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根據所給信息確定反比例函數表達式,會作反比例函數圖象,并利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章的難點在于對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以及提高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許多重要的性質,如兩個銳角互余, 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而且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介紹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第二節介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一種圖形,尤其是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用處更多。因此,四邊形既是幾何中的基本圖形,也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本章是在學生前面學段已經學過的四邊形知識、本學段學過的多邊形、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也可以說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系統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內容的學習也反復運用了平行線和三角形的知識。(教學計劃 www.baimashangsha.com)從這個角度來看,本章的內容也是前面平行線和三角形等內容的應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極差、方差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學習如何利用這些統計量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情況,并通過研究如何用樣本的平均數和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進一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二、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作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復習提綱,使知識來源于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種思如泉涌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探究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布置作業設置A、B、C三類分層布置分別適合于差、中、好三類學生,課堂上的提問照顧好好、中、差三類學生,使他們都等到發展。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10、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包括①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包括作業前清理好桌面,作業后認真檢查;②預習的習慣;③認真看批改后的作業并及時更正的習慣;④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⑤在書上作精要筆記的習慣;⑥妥善保管書籍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習慣;⑦認真閱讀數學教材的習慣。
三、全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 |
主要教學 內容 |
具體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
總課時 |
第一 至 第四周 |
第十六章 |
16.1.1 從分數到分式(用一課時) 16.1.2 分式的基本性質(用四課時,其中兩課時用于練習) 16.2.1 分式的乘除(用二課時) 16.2.2 分式的加減(用二課時) 16.2.3 整數指數冪(用二課時) 16.1—16.2檢測(用一課時) 16.3 分式方程(用三課時,其中一課時用于練習) 復習小節與檢測(用三課時) |
18 |
第四 至 第六周 |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 |
17.1.1 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用一課時) 17.1.2 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用五課時,其中二課時用于練習) 17.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用三課時) 復習小結與測驗(用三課時) |
12 |
第七 至 第九周 |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
18.1 勾股定理(用三課時)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用三課時) 復習小節與檢測(用三課時) |
9—10 |
第十周 |
期中復習 |
用于期中復習與檢測 |
5 課 時左右 |
第十一 至 第十五周 |
第十九章 平行四邊形 |
19.1.1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用二課時) 19.1.2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用二課時) 19.1 平行四邊形練習與測驗(用三課時) 19.2.1 矩形(用二課時) 19.2.2 菱形(用二課時) 19.2.3 正方形(用一課時) 19.2 特殊平行四邊形練習與測驗(用三課時) 19.3 梯形(用二課時) 19.4 課題學習 重心(用一課時) 復習小節與檢測(用四課時) |
22 課時 |
第十五 至 第十七周 |
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
20.1.1 平均數(用三課時) 20.1.2 中位數和眾數(用三課時) 20.2.1 極差(用一課時) 20.2.2 方差(用二課時) 20.3 課題學習(用一課時) 復習小節與檢測(用三課時) |
13 課時 |
第十八 至 第二十周 |
期末復習 |
復習這個學期各章的主要知識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多下些功夫) |
15課 時左右 |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7-18
八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3-29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04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25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1-24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08-18
八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8-20
八年級的數學人教版下冊教學計劃01-07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4-26
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