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聞乃香
廣東惠州市惠陽區永湖中學(516000)
【摘要】英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必須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創設合適的情景,采用小組合作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習氛圍;小組合作;有效性
英語教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最基本途徑,同時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下面我談談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看法:
1構建融洽的師生情,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教師要認真調查和研究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家庭情況。與學生打成一片,做他們的朋友。比如在批改作業時,對于作業出現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同時寫上一些鼓勵性語言,寫上“You are very clever ,the teacher believe you ,come on .”或“well done”之類的表揚話,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還要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他們是點滴的進步,我都要加以表揚,他們會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繼續向上的動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2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學生是學習主體,是提高英語水平的執行者。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故此要激發學習興趣,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圖文并茂,要貼近生活,要創設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授課內容中來,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英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英語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要設計一些有趣而又簡單的教學活動,我有意識的讓他們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對話操練中擔當一些簡單的角色。
比如:教授2012年新編的七年級英語Starter Module 3 Unit One What’s this in English ? 時,我要求學生表演,起初,基礎較差的同學不敢開口說,即使開口也是嘴唇動一動,我不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我相信只要多給他們創造機會,并毫不吝嗇的對他們的進步進行表揚,他們一定會感興趣的。
故此我安排基礎較好的同學表演Miss Zhou ,基礎較差的同學表演Lingling 和Daming .表演完畢后,我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在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中,因他們的加入讓他們組獲得了成功,組員的鼓掌和老師的表揚,我欣喜的發現他們的眼中有我所期盼的東西――成功的喜悅感。
自此,他們在課堂上開始變得主動了,回答積極了,作業認真了,也會問為什么,成績也明顯的進步了。他們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因為有了興趣,他們不再排斥英語,他們開始熱愛它了。 培養學習興趣是導致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途徑,而好的教學方法又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教無趣,必不樂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作為教師,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把培養學習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3深入了解英語水平,保證有效的知識掌握
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造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松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一般也不往下講另一個問題。
比如在講解定語從句的用法時,語法知識出現了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first saw you (作狀語)。 She said that it was a day that (which) she would never forget(作賓語)。根據教材的要求是理解這個知識點,不要求掌握,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定語從句在句子作賓語和作狀語在部分練習題出現有。是以后學習的重點,因此,我按照教學設計,在講解了兩個詞的區別之后,用一些例句進行操練,然而學生卻是一臉的迷惑,怎么會有一時用that, 一時用when呢?面對學生的迷惑,我改變了自己的教學計劃,簡單的講解了定語從句的簡單用法。先行詞是人時用who ,先行詞是物時用which / that (若先行詞做賓語時關系代詞可以省略)。學生似懂非懂,趁熱打鐵,我通過練習的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講解。同時,在一些練習中,有意無意的滲透一些定語從句,慢慢地,學生的迷惑減少了,他們理解了為什么。
4轉變教學模式,提高有效的能力發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展,提出問題,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課堂教學,提倡開放教學形式,提倡開放教學場地,尤其是開放學生的活動與思維空間,開放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善導”、“激趣”、“引思”、“精講”這四項教學要素,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生的“學”為重心。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協調與統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把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著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發展,自己去歸納總結。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時,將下列兩組句子進行對比分組討論:
①The bus has been away for 5 minutes.(那共車開走了5分鐘了。)
②那共車開走了。
The bus has left.
③I have had the new pen for 3 days.(我買這只新筆3天了。)
④我買了只新筆。
I have bought a new pen.
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教師點撥升華:非延續性動詞不能與for ,since 引導的完成時的時間狀語連用。通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讓學生很快就突破現在完成時的難點:非延續性動詞在現在完成時態中的運用。這樣真正達到讓學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5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強有效的教學參與
新課程倡導“面對學生全體,全面進行教學”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過 程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班額普遍較大,無法兼顧全體,大部分學生因此而無法得到語言實踐的機會;而課堂環境幾乎是外語學習的唯一場所。同時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教師就要動腦筋,如何合理運用小組合作,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學期開始第一次月考后,我把本班同學分成14各小組,每個小組(4人)都有一位英語成績較好,口語很不錯的學生作為組長,負責本小組的英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進行各種內容的交際活動,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到對話中去,我都會把對話操練放到小組活動中,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對話操練。學生的層次是不一樣的,在對話和課文操練過程中,學生所需承擔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合作小組建立的過程中需尊重“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承擔不同程度的角色。
如2012版七年級上Module 1 Nice to meet you .課文的內容安排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進行對話表演,猶如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向同學們介紹自己,讓同學們反復操練、表演。學生表現出極大的樂趣;在角色分配過程中,讓層次高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Ms Li,層次中等的學生扮演Daming .而層次較差的學生則讓他們扮演Lingling,因為Lingling說的都是較為簡單的句子。
總之人人參與了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他們在活動中各司其職,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在課堂實踐中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的學習方式。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應當堅持鼓勵性教學原則,不斷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小組互動合作學習活動一旦出現“同學互勵、教學相長”的局面,便會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參與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英語課程標準》、《羅杰斯著作精粹》、《心理學》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文章: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15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16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19
淺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20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7-20
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18
淺談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08-02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02
淺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