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英語過程寫作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英語過程寫作
張一寧
[摘要]目前,建構主義的發展對英語習得研究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文章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了過程寫作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對過程寫作和傳統成果寫作的理論和實驗進行對比,強調過程寫作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特點及它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過程寫作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張一寧(1974-),女,黑龍江雙城人,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和語用學。(吉林長春1 30022)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0)36-0164-02
新世紀的外語教學正面臨著改革教學模式的嚴峻問題,國內的諸多研究表明英語寫作教學中更多的是教師的講解,尤其是語法結構的講解,而缺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真正參與,因此,亟須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構建學生的主體性。本文將以英語寫作教學為出發點分析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過程寫作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作用。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含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即知識的獲得是個人主動建構的結果,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信息,而是主動地進行選擇加工,學習者不是從同一背景出發,而是從不同背景和角度出發,在教師和他人的協助下,通過獨特的信息加工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
英文寫作不是單純的語法知識的堆積,而是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結合,思維和邏輯的連貫性要超于語言的語法性。所以,建構主義者認為寫作是學習者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的寫作題材進行加工而成的,強調學生思維上的交流和組織。英文寫作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運用、理解、組織從而生成新的信息的過程,強調學生對于知識的主動選擇和自我建構。
二、傳統的成果寫作教學
在傳統英語寫作中,多數教師認為寫作側重句型的運用以及語法的完善,將寫作課當成精讀課或語法課的延續,導致學生對寫作課的誤解,認為英語寫作更多的只是強調語言的評判。
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強調寫作是一種個人行為,是個人思想和觀點的表達以及流露,寫作的成果寫在作文本上,只需交給教師打分來判斷文章的好壞,教師是寫作任務的布置者、寫作成果的唯一評判者和權威。而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是一種任務,他們只是寫作任務的被動接受者。交上作文后,大多數學生在乎的只是最終的分數,而不是如何去提高和改進已經完戍的、經過評判的作文。由于是進行被動寫作,老師的評語并不能真正幫助他們在提高寫作能力方面取得多大進步。所以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在某種意義上強調寫作的成果,而不是寫作的過程。
三、過程寫作教學法
(一)建構主義的指導意義
多數英語學習者將外語學習當作一項任務,或是作為脫離現實生活而獨立存在的學科來看待,導致學習者思維拘謹、信息量少、缺乏基本的交際應對能力。就英文寫作的學習而言,道理亦然。曾盛行一時的所謂黃金模板,使許多英語學習者機械地套用模板行文只是語言的堆砌,缺乏思維與認知過程。長此以往,學生只是在機械地把重復語句,而非學會了語言的靈活運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知識不能滿足于教條式的掌握,教學也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每個學習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所以學習并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它同時包含由新、舊經驗的沖突而引發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學習過程更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的過程。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20世紀80年代初在英語教學方面出現了過程寫作教學法。與傳統的寫作成果教學不同的是,過程寫作強調導致最終成果的寫作過程,強調互動性,它不僅注重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也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通過合作,學生可有各種機會將與同學一起將已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并且擴大在進行小組交流(交談)時的知識。
(二)過程寫作的不同階段
寫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是將題材從潛意識中提取出來,并且對他們進行相應的加工和處理的過程。在寫作之前的階段的交流是對寫作題目的觀點進行切磋,從而確定和擴展了各自的觀點,進行過程寫作中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在總體上控制學生觀點和寫作方向,以免出現文不對題或題材挖掘偏差的問題,培養學生運用寫作技巧、準確充分挖掘寫作題材的能力,并且培養學生清晰的思維能力。過程寫作包括寫前階段、寫作階段和文章修改三個階段。傳統成果寫作只強調了寫作階段,而往往忽視了過程寫作中的寫前階段和文章修改階段。
1.寫前準備階段。寫前階段強調的是學生對于題材的挖掘,培養學生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挖掘題材的能力。教師提出文題后,通過集體自由討論( brainstorming)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寫作前與人交流觀點、進行合作,可以擴大視角,借鑒其他學生的寫作方法,從而進一步構建、確定寫作方向和寫作思路,突出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重點,從而保證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言之有物,并且思路清晰,通過自身的不斷挖掘以及他人的幫助實現對知識的最終認知和構建。由于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習者對不同寫作題材和寫作方向的理解常常各異,在學習者的共同體中便構成了一個寶貴的學習資源,無疑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這種合作與相互學習很難達到和實現。
2.文章修改階段。寫作是一種遞歸活動,作者不斷地擬稿、修改,不僅應該進行寫前準備和討論以及重要的寫作階段,而重點還在于文章修改階段。在過程寫作中的文章修改階段,學生先把初稿交給老師,也可發給其他同學。教師給出評語或建議,更為主動、便捷地分享學生的寫作觀點、經歷以及感受,學生們可以互相閱讀作文,既是作者也是讀者,共同分享觀點。課堂討論能積極地鼓勵學生審閱自己的作品,并根據反饋反復修改。總之,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全程參與其中,并且不斷地思考寫作內容的改進和完善,從而保證最終交上一份真正符合自己水平的、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寫作成果,成為真正的創作者和語言的使用者,從而激發了寫作的興趣。這樣一來,通過教師提供反饋意見幫助學生修改文章,還可加強英語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幫助學生,尤其是略差的學生正確地提高寫作水平。
3.過程寫作中教師的作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重新認定自己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所以,在過程寫作的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知識的教授者,而是真正的讀者、指導者和評判者。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寫作題材的理解,傾聽他們現在的看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并在此(fwsir.com)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開闊思路,從而指導學生順利地完成寫作過程。當學生們對寫作題目和內容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識的缺乏又嚴重地阻礙了文章的寫作時,學生們要分頭去探索他們所確定的寫作要點。在教師的監控下由每個學習者主動地參與并發布與寫作題目相關的獨自見解與評論,這樣既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又保證了學生的討論和發言能符合寫作教學目標的要求,防止偏離寫作主題。
四、實驗與分析
筆者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進行兩次過程寫作訓練實驗,分為非實驗組(第一組)和實驗組(第二組)進行。(見表l,表2)
研究顯示,實驗組(第二組)和非實驗組(第一組)寫作習慣和寫作困難的認知在實驗前后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過程寫作的培養和訓練,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寫作教學過程中提出學生個人的“經驗”和主動參與,寫作中的自我意識以及自主能力有所提高,寫作水平得以提升。最后筆者對兩組學生2009年專四考試寫作成績平均分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第一組作文寫作平均分為10.6,而第二組則為13.0(滿分為25分),便條寫作部分第一組平均分為5.2.而第二組為6.1(滿分10分),進行過程寫作練習的實驗者的學生的成績明顯高于未進行過程寫作練習的非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如下圖所示)。
五、結論
基于建構主義的過程寫作強調寫作知識的學習和傳授重點在于個體的轉換、加工和處理,而非“輸入”或“灌輸”。英語寫作教學和實踐環節,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寫作之中交流合作,不斷地吸取新鮮知識,并且把自己和他人的寫作進行評論和思考,完成過程寫作的寫前階段、寫作階段和修改階段,進而真正地完成令人滿意、令己滿意的作文,通過這種方法可提高學生寫作的自我意識以及自主能力,有助于教師進一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在中國,英語寫作教學中過程寫作的應用仍然是一種嘗試,筆者期待著英語寫作教師和學生能以此方法在英語過程寫作的教與學中收到更加滿意的效果。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分析英語過程寫作】相關文章:
英語寫作常見錯誤分析08-08
英語寫作常見錯誤與分析08-15
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優勢分析08-02
職務分析—過程與方法初探08-06
職務分析—過程與方法初探08-06
職務分析—過程與方法初探08-06
DES算法實現過程分析08-06
略論高職英語建構主義合作教學08-18
詩作《秋天》的寫作過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