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3-03-05 07:25:46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王鳳嶺
    [摘要]文章針對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對傳統項目教學法進行了延拓和引申,提出了“項目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評價體系等多方面展開了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強調“教、學、做”一體化,以期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取得改革效果。
    [關鍵詞]高職軟件技術項目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王鳳嶺(1971-),男,內蒙古烏蘭察布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與高職教育管理。(廣西南寧530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高職院校示范建設成果共享平臺應用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桂教人[ 2009]62號)
    [中圖分類號]C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0)36-0120-03
    “項目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和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而提出的,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任務由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任務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主導完成,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扮演咨詢、指導與解惑的作用。它綜合了當前傳統探究教學、任務驅動教學和案例教學的特點,旨在把學生的學習訓練有效融人工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所有教學活動都是圍繞真實的項目而展開的。本文在傳統的“項目教學法”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項目教學”模式,并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中探索和實踐,強調“教、學、做”相結合,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一、“項目教學”模式的探索
    針對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職業崗位任務的項目化特點,從人才培養模式的角度出發,將項目教學法提升和拓展為更寬范疇的“項目教學”模式,即以項目為紐,引進企業進駐校園,加強校園與企業的聯系,以校企聯合成立的“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為孵化器,將企業真實項目整合為項目教學資源,通過校企共建“四位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和項目教學團隊,以項目開發為主線,通過對真實項目的有效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項目開發能力和職業能力,從而達到軟件技術專業學生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素質。項目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通過實施項目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在“工學結合”背景下進行課程體系構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兼職教師聘請、實訓基地建設、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等工作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二、圍繞項目教學模式,構建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課程體系
    項目課程體系中的每一門核心課程都直接映射軟件技術職業崗位的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利用企業真實項目組織教學和完成項目實戰訓練。軟件技術專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課程體系如121頁圖2所示。
    與傳統的學科型課程體系相比,項目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更準確,課程的崗位特征更明顯,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更強。
    三、圍繞項目教學模式,探索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項目課程開發方法
    根據項目教學需要,針對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積極探索并實踐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項目課程開發方法,具體包括:
    1.行業標準分析方法。即從行業崗位分析人手,結合軟件行業國家職業能力標準規范,使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有效結合起來,突出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高職特色。
    2.學習領域課程體系開發方法。即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觀指導下,在需求分析(包括行業分析、職業分析、人才市場分析等)的基礎上,進行專業設置、職業崗位與服務面向分析、培養方案設計、制訂教學計劃的課程開發過程。
    3.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方法。通常由課程分析、學習情境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考核和評價五部分組成。項目課程開發方法如圖3所示。

    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第一,課程分析是以職業崗位分析為基礎,進行課程(項目)任務分析、課程(項目)實施的內外部環境分析、課程(項目)的實踐條件與師資配備要求分析。第二,學習情境設計包括設計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及制作課件等,是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核心部分。第三,課程實施的任務是根據課程分析和學習情境設計的結果,按照課程實施的時間進程安排、學習者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實施課程的具體條件,形成課程實施方案。第四,課程考核評價通過項目設計報告、項目開發成果驗收、項目成果演示答辯等多種方式綜合考核學生,同時注重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有效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五,課程評價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單元課程開發各階段的工作標準,包括課程分析評價、課程目標評價、課程內容體系與課程大綱評價、課件與教材評價、實施效果評價等。
    四、項目教學模式在軟件技術重點專業及信息類專業群中的應用和實踐
    軟件技術專業及信息類專業群被列為全國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組圍繞項目教學模式,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在專業建設、層次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過程、考核評價體系等多方面展開了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強調“教、學、做”相結合,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改革效果。
    1.專業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引進國內外先進的企業教學資源,并在軟件技術和信息類專業群中實施項目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本校先后開設了北大青鳥軟件工程師特色班、對日軟件工程師訂單班、銳捷網絡工程師特色班等特色教學班。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先后被評為省級優質專業,軟件技術專業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示范建設院校重點建設專業。
    2.課程開發。通過校企共同開發項目課程標準、項目案例及教學內容,組織修訂教學大綱和課程評價體系,通過“精品課程”建設,以點帶面,促進信息類專業群系列課程建設不斷深化,我校先后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構建中型企業網絡”“Java Web應用開發”“管理Linux網絡”等9門課程被評為校級和省級精品課程,對我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信息類專業群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3.教材建設。在課程開發的基礎上,組織區域兄弟院校的專業骨干教師和行業專家共同編寫體現“項目教學模式”要求的特色教材、教案,多媒體課件、實訓指導書等立體化教學資源,創新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改善。教材改革實踐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通過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加強實踐、實訓環節的比重為重點來進行教材建設,如出版《ASP.NET程序設計實用技術》等共14門信息類專業系列教材:第二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按照項目式體例重新組織教材內容,2006年補充、完善并出版了《Windows組網技術實訓教程》等9門系列教材,其中《ASP.NET程序設計實用技術》等4門教材被評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且有3門分別獲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第三階段是結合全國首批國家級示范建設項目的開展,圍繞項目教學模式,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重構課程體系,2010年5月出版了《.NET平臺Web項目開發》等共II門立體化特色項目教材,該系列教材的編寫體例完全按照工作過程和項目特征重新序化,項目案例源于企業真實項目,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內在要求,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足夠多的項目訓練,真正達到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提高職業崗位勝任能力。
    4.教學團隊。組建了“基于項目開發、校企互通共融”的項目教學團隊。通過與區域內知名軟件企業合作,在校內聯合成立了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以項目為紐帶開展校企合作,共同開展項目研發和教學工作,打造了一支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專業骨干教師為主體,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動態組合、團結合作、專兼職優勢互補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即“計算機應用研究所項目教學團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教學團隊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綜合效果明顯。近年來,團隊成員在行業企業認證考評中,通過了系統分析師3人,軟件設計師4人,思科認證教師3人、銳捷企業認證教師3人、北大青鳥APIECH認證教師6人;培養了高層次專業帶頭人6名、具備“雙師型”素質的骨干教師達20多名,其中來自企業行業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與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I:l以上。2008年,基于“NET Web工程應用與項目實踐”和“基于JSP Web工程應用與項目實踐”兩個師資培訓項目,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高職高專骨干教師培訓項目。“計算機應用研究所項目教學團隊”榮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5.實訓基地。項目教學模式實施后,依托合作企業和校內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利用首批國家示范院校重點項目資助,補充和完善了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計算機應用及軟件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軟硬件配置,按照軟件行業職業活動要求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營造了濃厚的企業工作環境氛圍,創新了實訓基地的管理、運行機制,按照集“教學、培訓、生產和服務”四位一體功能獨立運行,開放共享。同時,依托實訓基地面向社會承接科研課題和軟件研發項目,把生產性項目帶入課堂,為校內產學研合作辦學和“雙師型”素質教師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08年,該實訓基地榮獲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稱號。
    6.學生培養。通過全面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模式,把專業教師精心設計的仿真項目和企業兼職教師設計真實生產性項目帶入課堂,使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項目訓練,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學相融,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且通過反復的項目訓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符合行業崗位標準,更加貼近企業的用人要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要求零距離,也增強了用人企業接受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畢業生的信心和滿意度,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信息類專業群的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就業率穩定,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力地證明了實施項目教學模式改革所取得的顯著效果。
    “項目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教學特點,通過圍繞真實的工程項目來組織教學活動,既達到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思想。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建議在高職工科類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教學中均可嘗試,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6).
    [2]姜大源.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12).
    [3]茍建忠.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探索[Ml.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8(3).
    [5]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的教師角色轉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
    [7]趙建華,李克東.協作學習及協作學習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0( 10).
    [ 8lRauner,FReformbedwfin der berufliche BildruyrEM ].Bremen:Berulliche bil-dug auf dem Pruefstand.1998.

    【基于項目教學模式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相關文章: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08-05

    基于“職業崗位培養模式”的軟件技術專業方向的研究08-17

    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文秘專業433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08-26

    基于高職數學現狀的教學改革探討08-24

    基于實踐教學的市場營銷專業培養模式研究08-05

    高職電腦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08-05

    高職語文教學模式變革研究09-04

    基于課程群平臺的多元教學模式研究08-05

    基于文化視野的高師古箏教學改革研究08-2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精品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专区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