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三)
對Ⅰ、Ⅱ兩類物理課應培養的能力,我們有以下初步的考慮:Ⅰ類物理課: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以及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Ⅱ類物理課: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Ⅱ類物理課的要求,應當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表達和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科學方法的訓練,一定意義上說,能力的高低與掌握方法的多少及靈活程度有密切關系,這里指的不是一般的方法,而是指由物理學最先發展并形成的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學方法,即觀察實驗、抽象思維與數學運用相結合的方法,它對探索自然和社會具有普遍意義,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思維能力和形成科學世界觀有重要作用,應當十分注意培養和訓練。
除了上面提到的能力,考慮到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特點,是否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迅速。?適應這種情況,高中物理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提倡獨立思考,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志趣和能力。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2.科學技術從發現到發明,?到實用,周期越來越短,科學要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適應這種情況,高中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愿意并善于把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當中,進行創造發明和技術革新,愛動手、會動手,會手腦并用。鼓勵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過去,在教學中重視探索自然的一面,現在還要注意應用的一面。既要重視科學家的發現,又要重視發明家的發明。
3.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包括物理學的應用)?逐漸普及和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電腦的普及使用)。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適應這種形勢,比如,對新的成果不感到神秘,能學會使用;在信息社會中會查尋資料,及時吸取和處理某些信息;會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物理和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等。
解決上述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單方面因素決定的,除了大綱和教材,教學過程更是重要的一環。但首先要從內容選擇、教學要求、課程結構上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安排,這是一個前提。
【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三】相關文章: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續三)08-17
對課程與課程改革的理解和體會08-17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08-15
幼兒園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08-04
新課程實驗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08-17
課程改革調研報告范文08-19
美術課程改革的趨勢08-17
《工程材料》課程改革與實踐08-17
如何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08-17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