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品論文]淺談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關系
知識的掌握運用與良好的思想品德共同構成個體的心理面貌,又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的關系問題是教育實踐者很難把握的一個課題。
下面就此試談幾點看法與同行商榷。
第一,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統一性。
首先,傳授知識的過程和思想品德教育過程共存在于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不僅要傳授知識,同時還要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的基礎,以及促使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發展。知識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思想品德是在認識過程中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形成的心理個性,兩者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統一,而實現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其次,傳授知識過程與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相互滲透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要解決學生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問題,而態度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學生正是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態度;傳授知識過程中以什么樣的態度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育的保證。
傳授知識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任課教師要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按各科自身的教學特點,自覺地、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使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
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浸透知識傳授。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不能離開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
第二,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差異性。
首先,從二者形式而言,傳授知識是依據知識本身的系統性,結合學生思維發展程度、接受能力,使學生由淺到深、由簡到繁、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識的過程。
以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廣度與深度來判斷智育高低,具有相對穩步發展屬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轉化的過程。四種基本因素的協調與平衡的過程意味著反復,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反復是在新的基礎上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反復屬性。
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共同存在于同一教學過程,但是,同一教學過程中的兩個不同側面并不是完全同步發展,往往出現“智高德劣”或“智低德優”的現象。
其次,知識內容直接受生產力的制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受生產力水平決定的生產關系制約,反映統治階級的立場觀點,因此帶有一定的階級性。
第三,正確認識教育實踐中的一些問題。
在教育實踐中,有人認為“學生的知識學多了,自然明事理”。這種教學態度強調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統一性,但是,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還存在差異性。知、情、意三種因素可以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實現,道德行為則要求進行行為訓練,一般內容包括:道德動機的激發,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道德意志的培養。“學生的知識學多了,自然明事理”的錯誤認識片面夸大思想品德結構中的道德認識,抹煞了道德為行訓練的作用,教育結果往往出現言行脫節,道理會講,但實際道德行為沒有。
在教育實踐中,還有人認為:學科教師只講學科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師及班主任的事,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這種教學態度片面強調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之間的差異性,忽視了二者的統一性。教師是培養學生的專職人員,既要傳授知識,又要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分工明確”的錯誤態度不僅沒有看到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統一性,而且把教育簡單化了。
只有正確認識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之間的統一性、差異性,我們教育工作者才會做到知識教學時,不斷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帶有明確的思想品德教育意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也不缺乏知識運用,而做到論據確鑿,以理服人,避免空洞說教,努力做到教書育人,實現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
【[思品論文]淺談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關系】相關文章:
淺談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關系論文04-23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的論文11-03
淺談初中音樂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08-21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品有效學習策略08-18
思想品德教育“五法”08-17
淺談寫字教學中的情感品德教育08-17
淺談師生關系08-19
淺談煤礦技校生的職業品德教育08-18
思品教案-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