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英語論文>談《英語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

    談《英語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

    時間:2023-02-27 12:07:12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英語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

    為落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的“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任務,建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于1999年5月組建了英語課程標準研制工作組,并正式啟動英語課程標準的研制工作。工作組參照了國內外課程、教材、語言教育、語言教育評價理論并吸收了教育第一線等各方面專業人員的研究成果,經過半年多的認真調研和研討,起草了〖BF〗《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在廣泛征求各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現已完成了征求意見稿,并開始向全國的教育教學專家、教研員、教師等廣泛征求意見。

    《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是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目的,根據外語學習的規律和我國目前外語教學發展的現狀與需求,并在繼承我國以往英語課程改革成績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力求從英語教學的目的、目標、觀念、內容、實施、策略、手段、評價等各方面進行較大的改革,切實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與以往英語教學大綱相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點:

    一、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確定英語課程的目的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英語課程的目的是以素質教育為宗旨,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自信心的培養放在英語教學的首要地位,把學生學習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學習目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視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提出了建立語感和獲得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智能的培養;強調了解文化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最終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概括地說,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有三條:強調全面發展,強調培養創新能力,強調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英語課程標準》關于“以人為本”的思想,關于重視學習興趣、態度和自信心的培養的各項要求,關于發展學習策略的提法,都是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

    二、以綜合能力培養為目的,設置課程內容與目標

    1. 突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設計課程總目標《英語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的設置上特別重視“語言運用”(Language Use)這個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礎上突出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在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基礎的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方面,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方面,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方面均提出了較為切實可行的具體目標,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為根本,注重他們在技能、知識、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質等各方面的綜合發展。

    新英語課程內容與目標包括五個方面:技能、知識、情感、策略、文化。在重視技能和知識條塊的同時,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整體課程框架。見下圖所示:

    談《英語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

    雖然這個綜合能力模式在理論上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條塊分類或許還有某些操作上的問題,但應該說,它畢竟系統地提出了語言綜合能力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建構了教學目標體系,這是我國英語課程整體設計的一個明顯的進步,希望能給我國的基礎英語教育帶來深遠的影響。

    2. 中小學整體設計, 實現目標分級

    《英語課程標準》充分考慮到全國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特別是外語教學發展不均衡狀況,充分考慮到各地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的差異,把小學、初中、高中通盤考慮,實行目標分級,以便有效地解決由地區差異而造成的重復設課、[JP1]中小學課程不銜接、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等問題。經過反復論證,工作組認為,中小學整體設計的模式增強了課程的靈活性和可選擇性,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教學的多樣化,有利于滿足多元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新課程標準共設置八個級別的語言學習目標要求。全國不強調統一,國家提出最基本要求。允許各地按照自己的條件和需要決定開課的學段、年級以及課時安排。在課程目標中,第三級為義務教育階段結束時(即初中畢業)應達到的級別,第六級為普通高中畢業時應達到的級別。在有條件的地區或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可以超越三級要求。條件暫不具備的地區,可由省教育行政部門決定,適當降低標準,但應積極創造條件盡快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在高中階段,各地可以根據學生就業、升學的不同選擇,決定高于六級或低于六級的達標要求。

    級別

     要     求

    一級

    二級

    三級

     

     

    義務教育階段基本要求

    四級

    五級

    六級

     

     

    高中畢業基本要求

    七級

    八級

     

    畢業優秀水平

    3. 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主線,適當擴大詞匯量現大綱義務教育階段要求詞匯量為600個,高中階段為1 800-2 000個。這樣的詞匯量實際上限制了學生語言運用的空間。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和青少年的特點,以及全國調查數據的統計,《英語課程標準》將適當擴大詞匯量。一定的詞匯量是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必要基礎,詞匯量過低不但無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反而使學生由于可利用的單詞太少而無法充分發揮運用語言的潛能。新課程標準將突破現大綱義務教育階段的600個單詞的限度,在三級標準上提出1 2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的要求,不再分掌握和認讀兩類,而要求學生通過三個級別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加以理解和掌握。六級要求掌握3 000個左右詞匯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詞匯量的增加將會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條件,有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英語課程標準》是在新的詞匯學習概念上推出這項改革舉措的。擴大詞匯量,并不意味著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關鍵的問題是學生究竟用怎樣的方式接受和使用詞匯。調查表明:學生學習詞匯的負擔是由孤立的抽象的學習方式造成的,學生具有很大的潛力,如加以正確指導,他們就會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中接受和使用更多的詞匯。

    三、體現素質教育精神,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英語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課程評價體系將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促進英語課程的快速發展和創新。新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提出了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 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聽力與口語能力的評價。同時,也提出對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行評價。

    1.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教育管理部門和教師部門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內容的水平以及表現出的發展潛能等,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這里需要強調的是:1)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應當僅僅由教師來實施;2)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應僅限于認知領域,也應涉及情意領域。3)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應僅限于知識記憶和存儲的低水平上,而要提高到能力的層面上來。形成性評價的手段和形式可包括:課堂反饋檢測、作業、課內外參與英語活動的程度和表現等,教師可通過觀察、交談、問卷調查、學生自評等方式組織進行。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習慣和態度等方面的評價,應采用寬松、開放式的描述性評價形式;終結性評價的方式應指包括聽力、口試等在內的期中、期末考試等。

    2.對英語教師教育教學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必須體現有利于教師的發展和提高,有利于課程標準的實施。應采用多種形式,對英語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能力、教學科研力、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所表現出的發展潛能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綜合性評價。對教師的評價應注重實際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不宜單純以學生分數或升學率作為評價教師的依據。注重發揮教師的自我評價功能,提高教師對課程實施的反思性評價水平。

    3. 對學校組織實施英語課程標準的評價學校是課程管理的最基層單位,擔負國家課程標準在學校組織實施的直接職責。對學校英語課程標準組織實施的評價,應依據國家九年義務教育法和國家課程標準,由上級教育督導部門、教研部門、學校或地區、教師、學生、家長等相互配合和協作下進行,對學校組織實施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態度、教師和教學資源配備、評價管理機制、教學研究和效果及對于課程的開發潛能等,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

    四、重視課程實施者的重要作用,對教師提出要求

    以當代課程概念來看,教師不僅僅是被動地執行課程標準,實施課程要求,還應當是課程設計的參與者,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對于實施課程標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具有較強的事業心、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英語教育教學觀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具有較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和較熟練的英語專業技能,學歷達標;具有較強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注重研究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反思式”教學;重視教學評價的研究和實踐;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積極開發和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特別是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發展網絡教學或遠程教學。

    《英語課程標準》將是新一輪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課程實施、教學評價的依據。我們希望在不斷征求意見,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使《英語課程標準》真正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郝建平 《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0年第2期,人民教育出版社)


    【談《英語課程標準》的幾個特點】相關文章:

    競聘演講的幾個特點08-06

    競聘演講的幾個特點08-06

    競聘演講的幾個特點 [推薦]08-06

    競聘演講的幾個特點 [推薦]08-12

    英語課程標準的特點和重要內容08-17

    談新課程標準的“新”05-31

    數學課程標準的特點08-08

    關于新課程標準實施的幾個誤區08-17

    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幾個重要環節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台湾国产综合 | 亚洲另类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