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反問句

    反問句

    時間:2024-01-08 16:46:03 春鵬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反問句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句子吧,從語氣上分,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句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反問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般認為,反問是修辭方法,屬于修辭。自從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將反問與設問同時納入修辭范疇以來,反問屬于修辭成了經典性的結論。但是另一方面,語法領域中對反問句的研究也從未中斷過。王力先生的《中國現代語法》講到“反詰語氣”,張志公先生的《語法學習》講到“無疑而問”,說的都是反問句。尤其是丁聲樹先生的《現代漢語語法講話》把疑問語氣的句子分成特指問、是非問、選擇問、反復問、反問五類,這個分法影響很大,現在已被中學語文教材和不少大中專漢語教材采用。影響所及,致使有些修辭學教材只講設問,不講反問;人們似乎覺得,反問又應屬語法了。其實,反問句同修辭有關,也同語法有關,但是它既不屬于修辭,也不屬于語法,它屬于語義。語義是語言的意義,它主要研究符號跟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句子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符號,它與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不同類型的句子各有不同的特點。反問句是一種形式與意義相反的疑問句:肯定的形式表達否定的意義,否定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義。反問句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在語言研究系統中的地位:反問句是語義的類。但是由于傳統語義學以研究詞義為中心,拋棄了對句義的研究,所以語法學為增強自身的實用性,在對句子作語法結構的深入研究的同時,也將句義的研究納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疇。例如對句子語氣的研究,對句子用途(即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的研究,實際上都是對句子意義的研究。

      從語義上看問句,反問句只是問句的一種。與之相對的是“正問”和“測問”。張靜先生在《漢語語法問題》(1987)一書中把疑問句從語義上分為三類:正問、反問、半問。正問是“有疑而問”,從正面提出問題;反問是“無疑而問”,從反面提出問題;半問在“信疑之間”,半問半答。半問,我們稱作“測問”。因為它實際上是在表達一種推測。以下例句①是反問,②是正問,③是測問:

      ①這不是呆氣的表現嗎?(《呆氣》

      ②這張傳單是誰寫的?(《挺進報》)

      ③你是董昆同志吧?(《獵戶》)

      由于人們對反問句的學科地位認識不清,所以把它看作一種特殊的語法類型,并努力尋找反問句語法形式上的標志,結果未能如愿。例如“難道”曾被看作反問句形式上的標志,但是終被語言現實所否定:

      ①·難·道又出了林彪這樣的壞人?(《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②(但是看見燈光,我卻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難·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夢引入了迷陣,到這時才找到歸路?(《燈》)

      這兩例都有“難道”一詞,但它們都不是反問句,而是表達一種推測,是測問句。可見,反問句沒有獨自的語法形式。原來,反問句以疑問句的語法結構作為自己的結構。它們可以是特指問式的,也可以是是非問式的,也可以是選擇問式的。這一點,丁聲樹、朱德熙等先生在其專著中都作過明確的闡述。

      反問句同設問句也有糾葛。語言中存在這樣的現象:反問句有“答話”出現。這種現象令人迷惑不解。有人認為這是作了回答的反問句,有人認為是反問、設問的結合用法等。我們認為,反問句屬于語義問題,設問句屬于語用問題,它們分屬兩個平面。反問與正問、測問相對,設問與提問相對。如果說特指問、是非問、選擇問是疑問句的語法類,反問、正問、測問是疑問句的語義類的話,那么,提問、設問則是它們的語用(或曰修辭)類了。這三個平面的類別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系。

      反問句在語用中是作為交際手段出現的:它要么構成提問,要么構成設問;此外別無選擇。如:

      ①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藥》)

      ②(不錯,這也很正大。)但是要問……你們無損于國體,難道他們華捕反而有損于國體么?(《華隊公會的供狀》)

      ③他憤懣地想:這到底為了什么?林彪不是摔死了嗎?難道又出了林彪這樣的壞人?(《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這三例都是提問。

      ①中的是“康大叔”向“華老拴”發問:“怕什么?怎的不拿!”用的是反問句。

      ②中的是作者向“華隊公會”發問:“……難道他們華捕反而有損于國體么?”用的也是反問句。

      ③例更典型,三個問句都是說話人自己(主“我”)對自己(客“我”)的提問。說:“這到底為了什么?”用的是正問句;說:“難道又出了林彪這樣的壞人?”用的是測問句;說:“林彪不是摔死了嗎?”用的是反問句。再如:

      ①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誰個曾懷疑人類需要太陽呢?誰個曾因為太陽本身有黑點就否認它的燦爛光輝呢?沒有。(《太陽的光輝》)

      ②敢于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內蒙訪古》)

      這兩例都是由反問句構成的設問句。是問話,是答話。作為問話

      ①是肯定形式的反問句

      ②是否定形式的反問句;作為答話,①是否定的,②是肯定的。

      當然,設問句可由反問句構成,也可由正問句和測問句構成。如:

      ①為什么語言要學,并且要用很大的氣力去學呢?因為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你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最后一次講演》)

      這兩例也都是設問句。

      ①為正問構成的設問

      ②為測問構成的設問。可見,反問構成設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總之,反問句不是語法和語用的直接研究對象,它屬于語義的范疇;反問句沒有特殊的語法形式,它的結構要么是特指式的,要么是是非式的,要么是選擇式的;在語用中,反問句不能直接用來交際,它充當提問或設問的手段。

      反問句的例子:

      1、要奮斗就會有犧牲,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2、杭州的西湖難道不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3、人們怎么不希望車子能停下來,不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4、人難道可以沒有一點精神嗎?

      5、我們怎么容忍破壞紀律的人和事?

      6、班主任難道不應該以身作則嗎?

      7、浪費時間難道不就是浪費生命的表現嗎?

      8、這么重的東西,我怎么拎得動呢?

      9、大千世界,哪里沒有野花的倩影?

      10、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不是正是這樣的野花嗎?

      11、這潮濕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2、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13、看到那數不盡的青松白樺,誰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4、王老師帶病工作,我們怎能不感動呢?

    【反問句】相關文章:

    反問句大全07-26

    設問句的例子08-22

    附加疑問句特例集錦08-17

    小學生設問句大全08-23

    小學生設問句大全06-03

    試談選擇疑問句的類型08-17

    誠信的正與反作文08-21

    宣傳反詐騙的標語02-05

    反雞湯個性簽名11-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自拍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人久久精品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