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
問:當今學校道德教育狀況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請您幫助解解這個“結”。
答:我同意這樣一種提法:當今我國學校道德教育進入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歷史時期。之所以特殊,從內在方面說,學校道德教育積累了許多問題,暴露了諸多弱點;從外在方面說,不斷深入的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轉型發展的新時期,給學校道德教育帶來了新問題。
問:請您具體談談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質以及對學校道德教育可能產生的影響。
答: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讓工業文明成為生活的主導,這是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轉型的根本方向。在社會轉型時期,自由競爭成為生活的一個新范疇,生活的品質將隨之在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發生全方位的變革。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力圖擺脫過去某些習以為常的東西,過去的某些道德范疇會在今天失去其規范力量,這很正常。我相信新型的社會生活所具有的自我組織和自控機制,同樣我也相信新生一代所具有的內在的道德醒悟力量。因為道德不只是一種社會要求或規范,古往今來,它也是人類心靈內在的高層次的需要,教育就要從旁去協助、啟蒙、點燃它。在社會轉型時期,正規生活現實的也包括年輕人。我們應相信年輕人作為一個時代群體所具有的道德自決力量。
問:在社會轉型時期,黨提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以市場經濟建設為中心軌道上來,這對學校道德教育有何啟發?答:以經濟建設為工作中心,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不是像有些人所狹隘理解的,讓教師和學生都去當商人。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具有間接性。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育人工程,對包括經濟生活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巨大而又深遠的,不可或缺的。在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學校道德教育不是應削弱,而是應增強。在回答新科技對道德教育的影響時,魯潔教授指出,新科技革命(對道德)影響學校教育的最關鍵點就在于它為我們設計了嶄新的人的形象,可以說是“新人類”。真正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戰并成為弄潮兒的人一定具有如下品質:多元的思想儲備;開放的意識;高度的責任感;正確的人生觀;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以自由創造為生命以及精神的完整和諧。與此相比,我們學校道德教育的觀念陳舊,方法機械,差距很大。
問:在您看來,當前學校道德教育應采取怎樣的對策?答:就學校德育而言,道德教育要真正對學生心靈產生醒豁與感化之功,應注意如下三點:一是教育所欲表達給學生的視界,其意當求高遠;二是教師加強自身的修養極為重要;第三,學校應從內在方面滋養學生思想情操上的免疫功能。
【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相關文章:
工作分析面臨的挑戰與對策08-18
自由主義在新世紀所面臨的挑戰08-17
國際人道法的發展與當前面臨的挑戰08-15
會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08-17
面臨中考的作文11-08
當面臨選擇的句子03-06
面臨中考作文2篇07-09
面臨中考作文3篇07-03
面臨的作文(通用33篇)03-14
挑戰的作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