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何“櫻桃好吃樹難栽”
湖南偏僻的湘西,湘西偏僻的懷化中方縣爐亭坳鄉,有一所遠近聞名的爐亭坳中學。該校從70年代中期創辦以來,就一直堅持“在普教中滲透職教因素,為本地經濟建設培養人才”的辦學方向,初中3年堅持每周開設兩節勞技課,堅持學生要拿到文化和勞技雙證才能畢業;學校為此還自編了勞技教材,建起了占地320多畝的勞技教育基地。十幾年來,學校的辦學經驗引起了省內外的廣泛關注,十幾個省市的9000多人來此參觀學習,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單位”等。 1996年、2003年和2004年,記者曾三上爐亭坳,每去一次,都得出一個這樣的印象:爐亭坳的山區教育綜合改革經驗借鑒者并不多。為何“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原因何在? 基地、師資和教材因素制約 持這個觀點的是爐亭坳中學所在地的中方縣教育局副局長潘青松。潘青松從1997年至2003年,曾在這個學校擔任過5年的校長,且現在還在教育局分管職教。他認為,爐亭坳之所以有今天,有幾項工作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一是開辟了充足的勤工儉學基地,總計達320多畝,且在90年代中期,學校對基地的傳統品種進行了大面積的改良與調整,建起了一些水果園,既為學校提供了實習場地,又為學校創造了物質財富。二是結合當地實際,自編了鄉土教材,種、養、加工的內容都有。三是選調了專門的師資,學校先是與著名的安江農校建立了“手拉手”的關系,后來又從湖南農大專門要了一個學園藝的本科生做農技老師。 但是這三條,在一般的農村中學基本是無法做到。“如今土地這么金貴,動輒幾百畝建基地,誰會給你?”“編鄉土教材,誰掏錢?”曾專程到爐亭坳取經的山東、江蘇、四川、重慶的校長們都提出過這樣的問題。 關鍵還是認識有偏差 中方縣教育局局長吳國華則認為,主要是觀念和認識妨礙了爐亭坳經驗的推廣。他分析說,基地、師資和教材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是原因之一,但關鍵還在于家長、學校和老師認識上都有偏差。大多數的家長和學生都認為,上學就是為了跳“農門”考大學,辛辛苦苦讀9年書,還專門學種田回家當農民,劃不來;部分學校和老師則認為,教農技,那是職業學校的事,農村普通中學沒必要每周上兩節農技課。“那爐亭坳的學生為什么愿學農技?爐亭坳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 “學校成了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力軍。”年輕女鄉長楊臘梅的話從側面回答了記者的疑問。她說,爐亭坳鄉這幾年大搞產業調整,大量種植中藥材、水果和無公害反季節蔬菜,全鄉的藥材基地達到了5300多畝,而且一個大規模的藥材批發市場也正在建設之中。“其主力軍是爐亭坳中學的畢業生。”楊臘梅說。比如種植了200多畝白術的向孫德,種植花卉年收入達20多萬元的潘海生等。 爐亭坳有這樣的成績,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70年代中期建校開始,學校就一直堅持在普教中滲透職教因素,20世紀90年代初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因此,堅持也是爐亭坳中學取得成功的“法寶”。借鑒“爐亭坳經驗”,如果沒有把堅持學到手,恐難奏效。
【為何“櫻桃好吃樹難栽”】相關文章:
好吃的櫻桃作文05-26
栽吊蘭作文05-29
寫栽蔥的作文500字08-17
栽金銀花_900字07-25
摘櫻桃09-05
櫻桃的作文07-27
櫻桃的作文03-07
櫻桃的日記01-31
櫻桃花作文08-24
摘櫻桃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