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對新課程,讓學生不再害怕考試
提到考試,不管是什么樣的考試,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考試,中小學學生大多感到害怕(甚至中小學教師也感到害怕)?尤其是在以考試決定學生畢業和升學命運的今天,考試的指揮棒作用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考試已經從“促進教師和學生學習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異化為“控制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極可怕的魔杖”。學校管理和評價盛行分數主義,結果見分不見人,重分不重人。分數主義、分數管理嚴重扭曲了教育教學的價值取向,教育教學工作被蒙上了一層強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驅動代替了事業追求。 在應試教育的旗幟下,考試成了評價的惟一方式,學校評價學生靠分數,社會評價學校看分數,分數高,一切都好,“一俊遮百丑”;分數低,一切都差。于是有了“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的說法,分數成了一切,考試成了主宰,考試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學什么。為了完成升學指標和上面下達的升學任務,整天搞題海戰術,純粹是為了考試而進行教育。升學考試嚴重扭曲了我國中小學教育,影響了中小學教育的正常進行,危害國家,禍及青年一代,對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造成悲劇性后果。 伴隨著新課程進入全面實驗階段,教育部發出了《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命題必須依據國家課程標準,杜絕設置偏題、怪題,要采用形式多樣的考試方式,使學生在考試中有展示特長和潛能的機會。初中升高中的考試與招生中,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個體差異,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惟一錄取標準的做法。高中錄取標準除考試成績以外,可試行參考學生成長記錄、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綜合實踐活動記錄等其他資料,綜合評價進行錄取。積極探索建立招生名額分配、優秀學生公開推薦等制度。”據此,我們來展望新課程實施后的考試。 ●考試的形式從封閉性走向開放性: 盡可能的開卷或者半開卷考試,對于文科考試實現全開卷,對于理科考試實行半開卷。 ●考試的對象從關注虛無的“分數”到關注真實的“人”。 考試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多種水平的分層分卷考試。 對于非選拔性考試,盡可能多地分層出卷,即在同一張試卷上分成四、五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由選擇。這樣,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學生自選不同試卷進行測試的方式,針對學習能力、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確立不同的考試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大顯身手的機會,較后進的學生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和個性發展,有利于調控教學,避免了以分數排名次的弊端,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得到健康活潑的發展。 這樣衡量學生的就不是一把尺子了,而是多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的學生,可以模糊分數,這樣以分數劃分學生等級的老方法就不靈了。 ●考試的方式和結果處理從單一性走向多樣性: 1. 考試方式的多樣化。從目前的只注重紙筆測試到形式多樣的測試方式。 2. 一次考試多次機會或者多次考試多次機會。 3. 建立附加題制度。一個學生可能這門課程不行,但有可能另一門課特別突出,讓那些在某學科有天賦的學生脫穎而出。建立類似體育或美術式的中考(高考)模式。 ●考試的過程從獨立考試走向合作考試:紙筆考試只是由一個學生來完成,隨著考試的多樣性,有幾個學生共同完成的考題也會應運而生。 ●考試的內容由書本經驗知識走向社會實踐。知識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用來指導社會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的知識才是真知識。 ●考試的目的從檢查以往到開發潛能。近幾年來各地的中考中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這類考題,如在理科考試中出現了以往只在文科中出現的閱讀理解題等,它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自主學習就很有幫助。近幾年來各地的中考中各學科出現了許多開放性試題,歸納猜想題,畫圖設計題,信息遷移題,實驗探究題等,已經開始向這方面發展。 讓學生“樂學、善學”,讓教師“樂教、善教”,這正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相信不久我們的學生和教師面對考試時,不再是害怕,而是欣喜,原來考試也可以更美的。
【面對新課程,讓學生不再害怕考試】相關文章:
不再害怕作文12-08
我不再害怕作文(精選57篇)05-06
10分鐘練就膽量 公眾演講不再害怕02-10
關于面對期中考試的小學生作文06-05
害怕的作文03-31
面對期中考試作文08-31
關于面對期中考試的小學生作文6篇06-05
學生不再犯錯的保證書11-21
走進新課程,挑戰新課程論文06-02
學生害怕聽力測試的基本原因及對策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