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應做創新教育先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幻想抱以熱情肯定、鼓勵和積極引導的態度,而絕不應用僵化的思想來束縛學生。因為創新往往是意外之作,不少是出于機遇。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艾伯特·唐奧吉說得好:“發明就是和別人看同樣的東西卻能想出不同的事情。”所以創造型教師要能夠發現常人不注意的、容易忽略的問題,善于從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現學生的創造性,承認每個學生皆有創造性。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因此,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自己的創新實踐中發現創新能力形成發展的規律,為創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體驗,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將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相結合,發現學生的創新潛能,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閃光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同時,教師應具有勇于開拓進取的創造才能和靈活機智的應變才能。 教師的創造才能是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能夠針對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情景的特點,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見解、創造新方法的才能。 應變才能是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善于針對學生個性特點和當時的情境,隨機應變地對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進行迅速、巧妙而正確處理的心理能力和決策才能。 一個觀察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比較強的教師,才能夠對學生施以有效的影響,使之養成較強的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超前性和新穎性。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必須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內容,了解世界最新發展動態,使學生的知識層次和結構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需要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還需要在其實施的教育內容中增加一些有關創新能力培養的專門內容,使學生了解創新能力的形成過程及特點,進而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早在1948年就開設了“創新力開發”課程。日本自50年代中期,各縣都創辦了“星期天發明學校”,1974年又創辦了“少男少女發明俱樂部”,開展創新思維的訓練。學生經過學習培訓以后,發明創新的效率提高了10倍!其他如前蘇聯、聯邦德國等,都十分重視創新力課程內容的傳授。這些成功的經驗對于我們很有借鑒意義。 《中國教育報》2003年8月16日第3版
【教師應做創新教育先鋒】相關文章:
立足基礎科學研究,永做科研先鋒08-17
小學教育管理創新研究08-18
我家的急先鋒作文04-05
幼兒園教育教學先鋒崗事跡材料08-24
淺談小學語文的創新教育08-17
讓藝術教育推進文化傳承創新08-15
中國青少年創新教育08-18
角色游戲 創新幼兒教育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