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交往與合作教育論文
綜合高中培養學生的目的,“除使大部分同學掌握牢固扎實的基礎文化知識,為進一步升學深造打好基礎外,還應使相當一部分同學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他們走入社會后找到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提供幫助和機會。”也就是說,根據我校“三教統籌,綜合辦學”模式的理念,除了確保升學有實力的學生能到高等院校進一步深造外,還要注重培養另外一些不能升學但需就業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必須和就業需求相吻合、相匹配。因此,學校加強了與社會各方面的聯系與交往,廣采信息,開拓思路,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及時豐富和調整了學生的專業結構,使培養的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專長明顯,進入社會面臨職業選擇時,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更廣的選擇面,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學校成為學生就業與社會選擇間的橋梁。
1、通過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交往和合作,與社會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聯系,開拓了社會所需專業的信息來源。
信息是當今社會現代科學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采集、掌握、運用信息,對綜合高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綜合辦學理念決策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我校辦學特點所決定,綜合高中必然會和社會這個大系統發生聯系。我校根據當地經濟發展需求,設置了計算機應用、程序設計、組裝與維修,工藝美術創作、電腦美術設計,家電維修,幼兒教育,旅游與餐飲服務,小教師資培養等大、中專專業,不僅注重學生就業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也注重了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并跟縣勞動就業局聯系協調,請相關專家來校對我校培養的畢業生進行專業技能考核和鑒定,合格者頒發相應的資格證和上崗證,不合格者提出補救措施,限期達到合格水平,復查后再行頒證。
近幾年來,我校注重對內外環境的客觀全面了解,掌握了縱向和橫向信息,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特別是成都、廣洲等學生就業基地的建立與建設,不僅為學校教育教學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而且為畢業生就業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2、針對綜合高中的特點,及時調整專業知識結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
實踐證明,當今辦學,不緊緊抓住市場脈搏,不緊跟時代步伐是不行的。前幾年,由于我們對市場經濟理解不夠深刻,設置的專業培養的學生總與市場需求慢半拍。當年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人才培養是需要一定周期的,等這一個循環周期滿了,社會需求就又變了。如此這樣,我們學校這個“長江后浪”就無論如何也追不上社會需求這個“長江前浪”了。后來,學校能不斷地根據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知識結構,整合課程資源,改革教學模式,針對本地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充分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訓練和培養。特別是1999年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和20__年國家英語等級考試在我校設點以來,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訓練專業技能的熱情空前高漲,紛紛參加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參加兩類等級考試的在校學生平均約為460和210人次,約占同類專業學生總人數的92和76。迄今為止,我校參加等級考試并取得合格證書的學生人數已逾1500人次,最高層次已取得計算機第三等級證書,英語第四等級證書。為什么有那么多學生如此看重等級考試呢?事實證明,取得相應等級證書的學生比沒有取得證書的在同等擇業條件下,被錄用的概率要大得多。
二、加強縱向聯系,上掛下聯,拓展辦學空間,豐富辦學層次,為學生鋪就一條成才路。
根據辦學需要,學校先后與四川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和四川音樂學院聯誼,成為兩院的下屬輔導學校。學校組織藝術人員到院校參觀、考察和學習,并花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配齊配足了全套音美藝術器材,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現已成為川北藝術名校,每年為兩院輸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同時也為拓寬了學生的成才道路。
作為市級重點中學和藝術示范學校,不僅要向上一級學校選送優質新生,而且要善于從基層發現和培養藝術人才。學校根據我縣教育教學現狀,從實際出發,在全縣范圍內發展了高坡、喚馬、云峰等三十余所中小學聯誼學校。學校采取多種形式與聯誼學校開展聯誼活動,諸如文藝調演,文藝下鄉,書畫聯展,藝術教師互訪,學生冬、夏令營活動,藝術特長學生集中強化訓練等。
三、注重橫向溝通,結合“五渠道育人”模式,與企事業單位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
1、我校與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溝通。與企事業單位合作,走聯合辦學這條路,是發展綜合高中的有效途徑。聯辦就要聯心,聯心就是要溝通信息。這種信息溝通就是橫向溝通,又叫平行溝通。學校經常與幾個合作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商討綜合辦學大計。還邀請有關教授、專家、學者來校作學術報告或信息研討會。這些信息性很強的會議,就是信息縱橫溝通的極好方式,有力地推動了我校的發展。
2、加強實習場地的建設和管理,及時了解已安置學生的反饋信息,是完善和發展綜合辦學的有效途徑。實習場地是學生“學以致用”的練兵場,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重要基地。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實習場地的建設和管理,學校在資金極其拮據的情況上,仍花大力氣改善學生實習條件,建立健全了計算機房,理、化、生實驗室,電子實驗室,語言實驗室及練功房、音樂室、美術室、琴房等,注重學生的知能轉化,現已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學、生產實習、總結完善、提高推廣”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踐行了“教育要為當地經濟服務”的綜合辦學宗旨。對業已就業的學生,學校定期派人到工作單位了解情況,一方面對其給予業務上的指導,另一方面將其工作中暴露出來的不足予以矯正,并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予以完善。
3、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學校與社會團體的交往與合作。與陵江鎮機關工委合作,開展好青年積極分子推優入黨工作;與團縣委合作,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為建設美好家園敬獻愛心;與縣武警中隊合作,開展好了每年新生軍訓、學生內務整理、行為習慣養成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教育等活動;與交警中隊和北門社區合作,爭取資金,救助貧困學生,共建文明單位……通過多樣的合作方式和豐富的合作內容,為各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有力地促進了綜合辦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綜合交往與合作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綜合高中的社會交往與合作教育論文08-17
綜合教育論文08-17
綜合教育論文08-17
綜合教育論文08-17
綜合禮儀教育論文08-17
綜合護理教育論文08-17
學前綜合教育論文08-17
中學綜合教育論文08-17
綜合實踐教育論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