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學校教育的困境與展望
教育的發展必然趨勢是日趨國際化、現代化、社會化、信息化。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交通和信息的挑戰、勞動和就業的挑戰無不在21世紀的教育中充分表現出來。先進的教育思想決定著教育發展的方向,現代教育技術、素質教育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所以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把教育的現代化技術手段視為參與21世紀競爭的基礎條件。因為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則就是教育的競爭! 然而,農村教育的現狀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設備設施落后,數量有限,使用率低。目前,90%以上的農村學校擁有的只是傳統的電化教學器材,如收錄機、投影儀等,而且70—80年代的儀器設備居多。由于使用時間長,損壞多,實際真正能夠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很有限的。前幾年,由于鄉鎮分管教育,教育費附加拖欠現象嚴重,學校的辦學經費缺乏,學校的辦學條件盡管有一定的改善,特別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期間,有了較大的改觀,但電化教學儀器設備的購置是很有限的。盡管按“普九”硬件的標準要求已達二類或三類標準,實際上是將陳舊的、損壞的儀器設備算在內的。與教材配套的軟件資料,由于管理不善而殘缺不全,再加上由于教材的改編,導致軟件資料能用上的寥寥無幾。正因為如此,教師想使用而無法使用或不能很好地使用,這是導致教儀設備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其二是教師對電化教學的效果認識不夠,或者盡管有一定的認識,但有的教師不會或使用不好而不使用。某些學校盡管購置了微機,建立了局域網,由于掌握微機的使用有一定的難度,因此90%以上的教師就不愿意學,即使學會使用的教師所掌握的用于教學的軟件也很有限。試問,這樣下去,如何能推廣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其三是有的教師因為學校沒有專門的電教場所,而不得不將設備搬來搬去,因此怕麻煩而不想使用;其四是多數教師使用投影儀的時候較多,由于現成的軟件較少,多數情況下是自己制作,由于制作質量差等原因,投影儀多數時候只是在公開課上使用。諸多原因,導致學校儀器設備資源的嚴重浪費,盡管懂得直觀教學法對學生掌握知識有不可低估的良好影響。 師資力量不強,主要表現在教師學歷、學識方面,特別是農村學校。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廣現代教育技術的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此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學歷、學位要達標,農村學校的每一位教師應當至少掌握五項基本技能: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自制和正確使用教具、組織教育活動,并規定把這些教師職業技能列入各級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體系內,其考核結果與教師職務晉升和教師考核、考績掛鉤。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此,對教師的學歷要求是,小學教師要獲得中師學歷,初中教師要獲得專科學歷,高中教師要獲得本科學歷。事實上農村學校離這個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師資力量不強的原因之一是教師隊伍龐大,按學歷分配到校的教師數量畢竟有限(特別是國家還沒有擴大招生規模的前些年),至今還有相當數量的民辦教師堅守在農村基礎教育的第一線,教師隊伍的更新還要相當長的時間。為了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多數教師先后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得學歷,或提高職業技能,如電大、函授、培訓、自學考試、進修等,一些大專院校、教研室、進修校等也紛紜擔任授業重任。由此而出現一些問題,一是學非所用,如教數學的要去學點行政管理,搞行政的要去世學點法律……,多學知識,提高自身,無可厚非,但一味的去考慮哪個專業好學,哪個文憑好拿,那就學得太勉強了;二是文憑水分重,有些辦學部門以贏利為目的,學員以拿文憑為動機的現象很突出。讀了幾年電大、函授、搞了幾個培訓,結果呢?沒有學到什么東西!文憑到手,學校對口重用,自己也教得辛苦,學生也沒有學到東西,誤人又害已。值得可喜的是這幾年參加自學考試的教師越來越多,自學考試是很逗硬的一種學習考試制度,這可能是他們對電大、函授有了點認識吧。 導致農村學校師資力量不強的原因之二是人才的不合理流動現象也很嚴重。農村學校的教師總想往城里調,城里學校根據該教師文憑、學識、職業技能等考核擇優錄用,結果本來師資力量就不強的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就將嚴重不足。 領導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夠。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中小學的課業過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了挫傷,影響了他們全面素質的提高。教育體制改革要求我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從學校來看,怎樣做,就要看領導的導向,教師的行動了。當前在我國農村教育領域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教師中心論的影響太深,教師不是真正處在主導地位而是成為“主講”或“主宰”,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的作用,學生缺乏參與的機會;二是傳統的教學輔助手段,學生感到淡而無味,不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豐富的想象力;三是學校之間的攀比使學校只注重主科的成績而缺乏豐富多彩的其它課程;四是由于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夠,使學校素質教育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 再一個就是社會關系復雜,關系調動,關系分配,再加上不管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如何,只要領導看到順眼的教師就委以重任等現象,導致部分教師專業不對口,部分教師有勁無處使,這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農村學校的學生素質較差,這與家庭的生活環境及學校的辦學條件諸多因素有關,再一個就是與教師的職業態度有關。在農村學校不負責任,誤人子弟的教師大有人在;不參加業務進修,不提高自身修養的教師也大有人在。這怎能提高學生素質? 在西部大開發的大好形勢下,給中國西部的教育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要把握好這個歷史機遇,進一步鞏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成果,在廣大的農村學校,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迎接21世紀面臨的挑戰。 當前,教育技術現代化形勢發展很快,許多觀念亟待更新。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技術意識,“未來的中小學教育是由現代教育觀點、教育設施(包括硬件軟件)、教師隊伍與現代教育技術并立共同支撐的立體化教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中小學教育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性,為此: 軟硬件建設要系統規劃。憑借“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大力發展農村學校教育事業,用現代教育技術武裝農村學校。但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適當的搞點多媒體、校園計算機網絡,舊設備能用的還要用,避免盲目投入,攀比,要注意系統規劃,分步實施。在軟件建設方面,目前,我國農村學校教學軟件還缺乏,CAI教學軟件市場有一些令人擔憂的傾向:題庫軟件滿天飛,教材翻版軟件不少,教學軟件距教學大綱要求甚遠。為此,學校在適當購置軟件的同時,發動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課件,這不但能為學校節約經費,而且也調動了任課教師的積極性。 教師培訓迫在眉睫。教育技術發展的關鍵是人,因此,學歷不達標的教師要力爭在近幾年內通過函授、電大、培訓、自考等形式獲得第二學歷或更高學歷,同時要掌握五項基本技能: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自制和正確使用教具、組織教育活動,并規定把這些教師職業技能列入各級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體系內,其考核結果與教師職務晉升和教師考核、考績掛鉤。學校還要重點培養一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拔尖人才、業務骨干,然后以點帶面,逐步鋪開。同時教師還要不斷鉆研教材,總結經驗,虛心學習,提高思想業務水平。教師還要更新觀念,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提高素質教育,培養新世紀人才中的作用。要具有新的人才觀,要樹立大教育觀念,要具有更新自己知識的能力。教師掌握的知識要既有一定的寬度又有一定的深度,教師要掌握教育技術的理論和操作技能,特別是計算機操作及常用軟件的使用技能、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的技能知識。 加強領導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落實,而落實的關鍵在于領導。因此,各級政府要強化實施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政府行為,要積極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實施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近幾年來,我國的中小學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總的來講,研究得不夠,重視得不夠,這還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領導,將這項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制定規劃和措施,扎扎實實做好工作,將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 開展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要保證必要的經費投入。經費投入不足是當前我國中學發展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經濟條件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多渠道籌措經費,盡可能的增加以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經費投入。要加強經費的管理,防止經費投入的盲目性,務使所投經費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在我國中小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素質教育已形成氣候,盡管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相信,在我們廣大農村,在繼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后,繼續充實農村學校軟硬件,繼續增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繼續發展一批德高、學高、技高的教師隊伍,繼續加強領導隊伍建設,我國的教育事業一定能夠蓬勃發展。
【農村學校教育的困境與展望】相關文章:
我國農村融資困境與對策08-20
淺談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08-18
農村學校教育下鄉調研08-18
困境的作文07-29
淺析農村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困境及對策08-18
走出“困境”作文09-02
面對困境作文05-17
走出困境作文03-17
走出困境的作文04-19
有關困境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