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教育——時代在召喚
目前,我國經濟還不發達,教育經費仍十分緊缺,而實施信息技術教育卻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另一方面,中小學現在開設的課程較多,課時安排很滿,學生課業負擔很重。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為什么還要在中小學增設信息技術教育必修課,大力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呢?一、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是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
當代被人們稱為信息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信息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決定要素之一,各行各業的發展對信息具有極大的依賴性。各行各業競爭的焦點越來越趨向于信息,誰擁有了準確、及時、全面的信息,誰就在戰略上取得了勝利。
20世紀,世界在信息與信息技術上的競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展開的間諜戰,其實質就是信息戰;七十年代,超級大國為了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在打軍事間諜戰的同時又打起了經濟情報戰,從此,信息及信息技術的作用在經濟領域中迅速得以提升和放大,信息時代的前奏曲奏響了。在這首樂曲中,信息及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的焦點;從這首樂曲中,人們感受到了信息及信息技術的巨大威力。
教育必須為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提供保障。當某一種技術或文化對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起著決定性影響時,社會就呼喚教育將其納入國民教育之中。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公民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能力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要素。全面實施普及性的信息技術教育,是信息時代向教育發出的強烈呼喚。
一百多年來,我們一直是踉踉蹌蹌地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且總是慢半拍。百年滄桑有著太多的民族屈辱,這都是因為封建社會長期封閉保守的發展,使我們的信息意識麻木了,面對世界發展的呼喚不能做出及時的反映和恰當的對策,所以就處處被動挨打。我們的國民太需要信息意識的教育了,面對信息時代的呼喚我們不能再慢半拍,而是要努力成為信息時代的弄潮兒,信息時代應成為中國的時代。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運用,呼喚教育為其發展提供支持。
信息技術是信息的載體。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全面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技術的先進性、科學性以及掌握使用者的技術水平。
自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之日起,信息技術的發展就日新月異,它的先進性每天都在接受著新的挑戰。某個行業的發展一旦得到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支持,這個行業立即就會顯現出無限生機。各行各業的先進性和效率總是以信息技術的先進性、科學性以及使用者的技術水平為基礎的。而使用者的技術水平取決于教育。教育不能培養出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掌握了先進科學的信息技術的勞動者,信息技術的先進性也就不能夠得到發揮,進而本行業的先進性和效率也就不可能實現。由于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影響的廣泛性和深刻性,因此,培養勞動者掌握信息技術就不是某行業或某一社會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這樣,由國民教育來承擔這項任務就成為必然。教育,是信息技術推廣與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三、作為支柱產業,信息產業呼喚教育協同培育潛在市場,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進入九十年代,信息產業逐漸成為各國的支柱產業,美國是這樣,日本是這樣,中國也不例外。目前,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產業。
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相比,其市場發展對教育的依賴性更強,人們的信息意識和技術能力對信息產業市場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刀耕火種的方式生存,用站在山頭向對方喊話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現代信息產業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相反,當公民有了強烈的信息意識,掌握了先進的信息技術,他對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要求就會更強烈,進而形成了一種潛在的市場需求。世界公認,美國九十年代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歸功于八十年代末興起的信息技術教育。而我國要想使信息技術產業得以良性的持續發展,不強化國民的信息技術教育是不行的。信息產業既是基礎性產業,也是尖端性產業,因此,沒有信息產業的良性持續發展,各行各業的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四、實施信息技術教育是國家發展戰略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需要
當今世界是一個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焦點集中在科技、軍事、經濟和教育。而高、精、尖的信息技術即是高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軍事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更是改善教育手段的關鍵。科技與軍事的發展又依賴于教育來提供人才保證。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占領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抓住了焦點也就抓住了制高點。信息技術是競爭焦點中的焦點,信息技術教育是制高點中的制高點。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要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認真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就必須大力開展信息技術教育。
從國家安全角度來看,支持國家安全的兩個要素,一個是軍事安全,另一個是經濟安全。現代戰爭就是信息戰 ,未來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經濟,信息產業發展水平以及國民信息技術素質,對于鞏固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提高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從戰爭情報信息處理、到戰況分析、再到武器裝備和戰爭指揮,戰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發展水平和軍隊官兵的高素質之上的,其中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素質。
世界普遍認為,國民經濟發展中,自有知識產權貢獻率越高,發展的持續性和經濟安全就越有保障。目前,美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國外知識產權占有率是6%左右,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對國外知識產權的依賴性卻占到了53%以上。我國信息產業對國外知識產權的依賴性可能還高出這個水平。國家軍事、經濟信息收集處理的技術和設備若對他人形成依賴性,這對國家安全將是一種很大的威脅。而徹底改善這種狀況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在于信息技術的國民教育。
五、掌握信息技術,是現代人的基本文化素養
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承傳文化,但這種承傳是有選擇的。能夠納入學校教育范疇的必定是人類文化的精髓,必定是對人們的生存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文化。現代信息技術是當代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對人們生活、工作的影響極為深遠,不將信息技術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范疇,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就會受到阻礙。在信息時代,公民的文化素質已不局限于讀、寫、算、說等,信息技術教育素養是公民文化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公民只有具備現代信息技術能力,他才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進行溝通與交流,他才能溶進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他才會擁有創造與發展的潛在可能。因此,全面實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是改善我國公民素質結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
我國實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是順應世界科技、文化、經濟和教育發展潮流的必然結果,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也許,我們的基礎條件還很欠缺,準備還不充分,但實施信息技術教育已時不我待。缺資金、缺設備、缺教師等問題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早實施比晚實施好,因為信息技術已為世界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國不能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