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背誦書籍獲得知識
背誦書籍獲得知識“記誦者,學問之舟也!北彼未髮W士蘇軾背《漢書》如數家珍;現代作家茅盾背《紅樓夢》一字不差;現代文學家巴金把《古文觀止》篇篇背熟……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背誦的功夫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巨匠。
背誦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鍛煉記憶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和提高寫作能力。有則外國諺語說得好:“能背誦多少書籍,就能獲得多少知識!笨梢,背誦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面,F在,有的小學生存在著來自各方面原因的畏難情緒,突出表現就是不喜歡背誦課文,不善于背誦課文。結果是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導致語言文字知識積累較差,語文學習進步不大。
在教學中,切不可把背誦作為學生作業,放手讓學生自己背誦。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方法,讀了很多遍后,雖然能背了,但是總不能把所背誦的知識作為自己的知識,過不了多久,同樣忘得一干二凈,這樣暫時的、機械的死記硬背,起不到培養和提高寫作能力的作用。所以在新課程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只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背誦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在新課程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呢?總結了我幾年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經驗,在這里談一下我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啟發與激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堅韌不拔的信念和毅力,是成功的基礎。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克服畏難情緒,樹立信心是重要的一環。為了使學生樹立背誦課文的信心,我把自己在網上看到的兩個小故事,在課堂上講給他們聽,以此來啟發、鞭策、激勵學生,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一個跳蚤”的故事 : 跳蚤本來可以跳二至三尺高,但有一只跳蚤居然跳不出三寸高的玻璃杯,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一只跳蚤放在一個玻璃杯里,然后在杯口蓋上一塊玻璃。它第一次沒能跳出去,它不甘心失敗,就又跳了一次,它的頭再次重重地碰在玻璃上。這樣無數次碰壁以后,即使把玻璃杯拿掉,它也跳不出玻璃杯,這是什么原因呢?跳蚤由于多次受到挫折,它潛意識里已經認定自己不可能跳出這只玻璃杯,就喪失了再試的勇氣。
第二個故事: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但是在1954年5月6日,美國運動員班尼斯特打破了這個世界紀錄。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便大聲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夠實現我的夢想!我一定能夠成功!這樣大喊一百遍,然后他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最后他終于用了3分59秒4的成績打破了一英里中長跑的世界紀錄。在隨后的一年里,便有高達兩百多人達到和超過了這個成績。這就是心里暗示,促使他們堅定了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這兩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我讓學生在一起進行討論,得出了共識。我便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在語文學習上,我們不能學習跳蚤,不能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喪失勇氣,放棄自己進步的目標。要學習美國運動員班尼斯特的拼搏精神,堅定信心,要相信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我們背課文也是一樣的,要有信心,有勇氣試,在心目中要堅定:“我能行!”“我一定行!”的信念。如果一篇課文讀一遍背不下來,就讀幾遍、十幾遍、幾十遍,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就一定能品嘗到喜悅的滋味。
二、引導與輔佐,幫助學生掌握方法。
指導小學生背誦課文,除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外,還要教會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我在教學低年級學生背誦的過程中,杜絕學生的死記硬背,引導學生采用了多種形象而又直觀的背誦方法。
(一)看板書,理解背誦。
要背誦一篇課文,學生要是能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就能幫助記憶課文內容。如教學西師版教材小學二年級下冊《湖》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聽錄音讀,再由老師范讀,學生自由讀,然后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共同歸納出每小節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比如:
圓圓的湖水 亮 綠 微風 波紋 旋轉
好聽的音樂:蟋蟀 小鳥 啄木鳥 青蛙
假日 一面吃 …… 一面聽 美妙的音樂
還有,在教學西師版教材小學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時,我把每一小節的內容都板書在黑板上,并用簡筆畫,畫出相應的圖。讓學生借助簡筆畫的板書,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住了簡筆畫的畫面,也就記住了課文的語言文字。這樣, 讓學生看著板書自己嘗試背誦,不會背的地方就看著書上的句子多讀幾遍。先理解課文內容再背誦,學生就很容易背誦了。
。ǘ┯脛幼,表演背誦。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加上動作來表演。在教學西師版教材小學二年級上冊《水媽媽的孩子們》時,我讓孩子們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他們加上合適的動作,來表演課文。然后再找幾名學生到講臺上表演給大家看,評選出最佳“表演者”.孩子們特別高興,課堂氣氛特別好。沒想到,這樣反復幾遍,學生下課后竟然會背這篇課文了。即使有些愛動的孩子們,也能和其他同學們一起很投入地來表演,這樣幫助他理解了課文的內容,知道了風伯伯的七個娃娃,各自找回的是什么,也能很快地把課文背誦過來了。這讓我感到很意外,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借助動作來表演課文,可以輕輕松松地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記憶。
(三)看插圖,想象背誦。
低年級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都是非常優美的文章,多數都配有插圖。尤其是古詩,很多古詩都是詩人看到美麗的風景后有感而作的。因此,借助插圖有助于學生背誦。借助插圖背誦詩文有五個環節。
一是先看圖。讓學生說出圖中的內容,對這幅圖有個整體的感知。如在教學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池上》時,先讓孩子們觀察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誰在什么?
二是圖和詩文相結合。說出你看到的地方詩中寫了沒有?怎樣寫的?《池上》的這幅圖中,你看到的小孩在干什么?詩中是怎樣寫的?把它找出來,多讀幾遍。這個小孩撐著船在干什么?詩中是怎樣寫的?把它找出來多讀幾遍。古詩中后面兩句是怎樣寫的,你在圖中能看到嗎?為什么詩人會這樣寫?后面兩句雖然學生們在圖上看不出來,但可以引導他們想像出這個小孩,偷完白蓮后急急忙忙離開的樣子,他不知道小船把河面上的浮萍沖開,留下了一道痕跡。
三是邊讀詩句邊看插圖。讓學生讀詩句,讀到詩中寫的什么,就認真看圖上的內容,從而理解詩中的內容。
四是看著插圖背古詩。在學生熟讀后,有語感的基礎上,讓學生看著插圖想想詩中是怎樣寫的,然后試著背誦古詩。
五是想著插圖誦吟古詩。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融入當時的情景中誦吟古詩。要是達到背誦的最高境界,這首詩就變成了孩子自己的知識了。
這樣,借助插圖背誦,既解決了小學生理解困難和死記硬背兩大難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興趣。融想象與背誦為一體,加快了背誦速度,提高了課堂效率。彩圖與詩句相結合的背誦,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ㄋ模⿴熞x,熟讀成誦。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最喜歡和老師一起做事了。我在教學西師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蟲鳥歌》時,學完了課文,我就引讀,說出蟲鳥的名字,“蜻蜓——”,讓學生接后半句“——點水”.然后再由學生說前半句,老師說后半句。這樣反復地誦讀,學生很快就把課文背過來了。
。ㄎ澹 抽生背,以點帶面。
讓班上背誦速度較快的同學,先起來背誦,這樣既了解了學生的背誦情況,又激起了其他同學的背誦欲望和競爭意識。其他同學會在先背的同學背誦課文時,認真地跟著背,這樣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在抽背的過程中,老師應先示范背誦,并接受學生的評判,能贏得學生的喝彩和尊敬,學生會以你為榜樣,背誦勁頭更足。
。 反復記,鞏固背誦。
為了使所背誦的內容長久地保持在頭腦中經久不忘,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兩點:一是遵循遺忘規律,合理安排復習。既要堂堂有背誦的內容,又要有每周集中安排一堂,檢查背誦的情況。不斷強化記憶痕跡,避免其減弱或消退。二是根據識記程度對遺忘進程的影響,注意安排過度學習。實驗表明,過度學習的效果優于適度學習的效果。所謂適度學習是指在識記材料剛剛達到背誦程度就中止的學習。而過度學習是指對識記材料達到背誦之后還繼續進行學習。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我進一步引導、輔佐學生“喜新而不厭舊”,做到學過的課文,抽時間在腦子里想一想,隔一段時間看一看、讀一讀 ,做到經常讀。這樣,已經背誦的課文輕易就不會忘記了。
背誦就象唱歌一樣,歌唱多了,聽多了,即使你只是把某首歌曲聽上幾遍也會無師自通地哼上幾句。因此背誦多了,學生就會越背越容易,在背誦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課文語言的魅力,有了興趣就更容易瑯瑯上口了。
以上幾種背誦的方法,不是孤立的,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要同時用到多種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師自始至終都要積極參與,師生互動,既聯絡了師生感情,又促進了教學,一舉兩得。
三、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覺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F代教育理論指出,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教師以身作則。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是教學主題與教學主導相互作用的過程。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我都首先做到。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是他們最好的楷模。在這個時候,老師應該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頭背誦。我在備課的同時,做到熟讀課文,基本上達到背誦的程度。這樣,一方面我要了解要背誦課文的難易程度,兩一方面,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眾目睽睽之下,很流利地背出來。每天早讀時,我大部分時間是和學生一起背誦課文。教學古詩時,我總是帶著感情,背誦古詩,來為學生做出示范。讓學生覺得,在師生共學的氛圍中,可以找到背書的樂趣。
2、無窮的榜樣力量。我在課堂上,經常找一些背書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學到講臺上,當場為大家背誦課文,談談自己的學習經驗,號召同學們像這些同學學習。例如班上有個叫周翼的學生,每次背書,數她最快。她在為大家介紹經驗時說:我上課注意聽講,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背書時,我先讀幾遍課文,把課文內容弄懂,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背,就很容易背出來了。我充分肯定了她的這種方法,突出強調了學習的自覺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引導學生從理解課文內容入手去背誦課文。這樣做,使同學們身邊有了學習的榜樣,有利于同學們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3、監督檢查與適當獎勵。小學生都具有學習興趣忽冷忽熱,學習自覺性時續時斷的特點,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所決定的。加強對學生的監督檢查,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輔助手段。每天早自習時,我都會特意離開教室一小會兒的時間。當我回來時,故意輕手輕腳的,想對學生搞一個突然襲擊。當我突然開門進教室時,教室里卻沒有出現慌亂現象,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認真地背書。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我很欣慰!我就會抓住時機,及時地表揚學生,同時對個別不自覺的學生提出善意的批評。久而久之,學生的自覺性就培養起來了。很多學生能夠做到持之以恒,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適當獎勵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輔助手段。在教學中,我每周都會抽出時間總結背誦情況,自己出錢買了作業本、鉛筆等小獎品,獎勵給背得好和有進步的學生,有時候利用班里的“小百花”“千分制”,對背誦較快,較好的學生給予貼花,加分,這樣以來,得到獎品和紅花的學生自然就非常高興,背課文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同時也是對落后同學的鞭策。這樣,使學生們都會繼續努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步幅度也會得到提升。在班上營造出了一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在學習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圍。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指導低年級小學生背誦課文時就是這樣做的。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我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背誦課文的好習慣,而且已經習以為常了。班上現在還涌現了一大批積極上進的好學生。同時,他們的基礎知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實踐證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將會一如既往地抓下去,毫不松弛。因為,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滿足,就是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生,在自己的培養下獲得學習或其他方面的成功。
【背誦書籍獲得知識】相關文章:
閱讀是獲得知識有效方法08-17
背誦(默寫)08-16
背誦的作文06-01
我獲得了知識優秀作文(精選8篇)09-13
我獲得了知識優秀作文(通用12篇)09-13
課文背誦作文11-07
背誦分類指導初探08-08
談談“快速背誦”法08-17
背誦課文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