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問題透視
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問題透視內容摘要:課堂評價語言不僅反映出一位教師的教育觀念,同時也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機智,具有藝術性的課堂評價語言對教學的改進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在現實課堂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存在高度程式化、內容單一化、方式簡單化、贊揚貶值化、情感蒼白化等問題,急需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語文教師 評價語言 問題透視
課堂評價語言不僅反映出一位教師的教育觀念,同時也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機智,即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日常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的藝術等。每個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的口頭語言評價,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決策,這對教學的改進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有的教師缺乏教學及評價經驗的積累,缺乏對學生心理的了解,缺乏對學生表現背后所隱含的真實情況的了解,缺乏較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審美的感知能力,從而影響教師課堂評價語言藝術性的缺失,致使難以發揮評價語言促進教學的輔助功能。
[1]教師共計評價34次,其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有近22次是運用“好”“很好,還有?”“非常好”“好,非常好”“非常好,你們這組非常好”“對,還有什么? ”“非常不錯”“不錯,還有沒有?”“大家表現得太好了”“也不錯”“練習做得很好”“很好,也可以說從……”來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天上的街市》,[2]要求學生用柔和的語調、舒緩的節奏把詩讀一遍,不要齊讀,各人放聲讀,大膽讀。生各自讀,聲音很小。師大聲鼓勵:“大聲讀!”生讀后師評:“好,大家讀了一遍了。現在我們來深入學習這首詩。”這里教師看似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其實只是肯定了學生完成了朗讀這一環節,評價語言高度程式化,不明確,這種近乎禮貌用語的評價,實際上是無目的的,對學生起不到任何激勵作用,甚至感到反感。
諸如此類,教師并沒有針對學生回答的實際行為作出評價,僅僅是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倡導激勵性評價而對學生表現所作出的習慣性反映,缺乏目的性、針對性,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表達方式、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并無多大發展作用。像這樣教師不能夠積極、多樣、靈活、適宜地對學生的行為給予正確的評價,極易造成學生無助、無奈、無言的消極抵御心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語文教學長期處于低效的局面。
[3]其中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占79.4﹪,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占5.9﹪, 關注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占5.9﹪,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占8.8﹪。這樣,只會使一部分學生的成績受到肯定,而對于許多認真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但沒有得到正確結果的孩子,卻沒有得到教師對其參與學習過程的肯定,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變得更加被動,或許還會造成部分孩子為了得到贊揚而竊取別人勞動成果的壞習慣。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位學生都同時擁有智力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優勢領域的同時,應將其優勢領域的特點遷移到弱勢領域中去。我們教師要從多個維度上去評價學生的表現,評價語言的內容應從學生的思想品德、個性品質到學生的學習水平,涉及學生成長的各個方面,從而促使其弱勢領域得到盡可能的發展。
其實,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并不是對學生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在重視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過程、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作出激勵性評價,即使面對學生不完善的回答或不正確的理解,教師也要向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風箏》一文時,在學生朗讀課文后。
師:讀得怎么樣?同學們評一評。
生1:讀得不錯,但還可以更好一些,我說的是情感處理上。
師:好,具體說一說。
生1:比如前面初見風箏的驚異,沉浸在故鄉春天美夢里的迷醉,還有后來禁止小兄弟放風箏的粗暴、得意,醒悟后的悲哀,最后,躲避到現實中的茫然無措,都應該詮釋出來。
師:“前面、還有、最后”,思路清晰,說得不錯。你找一段來嘗試一下,給我們作一個示范。
生1:好,我讀“精神虐殺”那一段。(生讀)
師:(掌聲)同學們的掌聲說明了一切,可以說,你把自己融入了作品,讀出了作者由憤怒到得勝的感情變化,讀出了自己的感悟。[4]
這里教師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態度、語言表達等方面給學生全面、中肯的評價,在肯定該同學的同時,也使其他同學在教師的評價語言中進一步體會到了文章的感情,懂得了如何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積累了學習經驗。所以,我們應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孩子們的學習過程,把評價語言與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緊密結合,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5]看似教師在評價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細細品味,這真的是教師“情不自禁”的嗎?這樣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情感等方面有啟發作用嗎?還如某教師在執教《凡爾賽宮》一文時,教師對三組同學回答問題的評價:“比我自己的學生好多了,我認為呢,3組非常出色,2組首屈一指,1組與他們平分秋色。”[6]教師雖對三組同學都給予贊揚,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學生心里產生愉悅感。但教師并沒有針對學生回答的內容給予客觀評價,對學生的發展沒有任何促進作用,只是為評價而評價,缺乏教師的真情,學生也很難體會到教師的評價是真心的。
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是多變的,教師要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生成因素,心中裝著學生,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發表的不同意見,針對不同的對象應有不同的用語。只有這樣正確地運用評價語言,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表揚是針對他的,不是空泛敷衍的,才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才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獨特個性。
參考文獻:
1、徐志丹。讓學生享受語文-----《凡爾賽宮》課堂實錄[J].語文建設,2006,3
2、洪鎮濤。《天上的街市》教學實錄[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5,7
3、王君。實現“對話”的途徑在哪里——《紙船》教學實錄、后記及評點[J].語文建設,2005,12
4、王開東。非常語文課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 徐志丹。讓學生享受語文-----《凡爾賽宮》課堂實錄[J].語文建設,2006,3:24--29
[2] 洪鎮濤。《天上的街市》教學實錄[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5,7:36-39
[3]徐志丹。讓學生享受語文-----《凡爾賽宮》課堂實錄[J].語文建設,2006,3:24--29
[4] 王開東。非常語文課堂[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3
[5] 王君。實現“對話”的途徑在哪里——《紙船》教學實錄、后記及評點[J].語文建設,2005,12:19—22
[6]徐志丹。讓學生享受語文-----《凡爾賽宮》課堂實錄[J].語文建設,2006,3:24--29
【語文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問題透視】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問題”透視與對策08-20
透視缺陷簡歷:應該提出的問題08-16
中國三農問題透視08-16
淺談語文課堂問題的設計08-15
正確運用小學課堂評價語言的探討08-24
課堂評價教師心得04-18
如何才能使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言充滿魅力08-18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語言應變五法08-15
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探討08-17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