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證券專業媒體應為證券市場發展鼓與呼

    證券專業媒體應為證券市場發展鼓與呼

    時間:2022-08-05 14:51:10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證券專業媒體應為證券市場發展鼓與呼

      證券專業媒體應為證券市場發展鼓與呼
      
      作者:王蕾
      
      當前,證券專業媒體已經成為證券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上市公司和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媒體的率先報道才得以曝光,進而引起公眾和監管機構的關注及司法介入。目前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刊物包括“七報一刊”,分別是:《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金融時報》、《經濟日報》、《中國改革報》、《中國日報》和《證券市場周刊》。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以《中證券報國》、《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三大證券報為主的指定媒體,還成了基金、證券公司、銀監會、保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等機構的指定媒體。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巨潮網”也成為證監會指定網站。
      
      ?三大證券報履行監管職能隱憂
      
      實事求是地說,三大證券報無疑是令其他財經媒體艷羨的:它們搶先進入了一個新興、敏感的行業,少數幾家媒體壟斷了行業資源,盈利模式難以復制,形成了較高的進入門檻。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三大報已有的優勢正面臨不斷的挑戰,有的已經逐漸喪失優勢,特別是在發揮輔助監管功能方面,仍面臨幾道難過的“門檻”.
      
      存在“機關報化”傾向。在我國,指定信息披露報刊帶有濃重的行政色彩,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媒體報道的獨立性,影響了媒體對企業的客觀判斷和有效監督。事實上,三大證券報無一不把來自管理層的哪怕最微小的“動態”、“信息”進行大張旗鼓地報道。例如,2007年4月13日《中國證券報》二版“要聞”版頭條,以六欄的篇幅刊登了一篇893字的稿件《屠光紹:從四方面提高專業素質》,內容是關于證監會副主席屠光紹在證監會2007年工會工作會議暨女領導干部座談會上的講話,包括證監會工會工作和婦女工作取得的成績等。與此同時,《上海證券報》在三版、《證券時報》在頭版均刊登相同內容的稿件。如果任由這種與證券市場并無多大關聯的純“工作新聞”充斥三大證券報的版面,其“輔助監管”職能的發揮委實令人擔憂。
      
      履行輔助監管職能缺乏法律保障。一直以來,在證券新聞領域,只有管理層“要求”、“命令”、“規定”媒體如何報道,卻從來沒有提出過媒體對證券市場監督的要求。早在1996年5月29日,證監會就下發《關于加強對地方報刊及其他媒體傳播證券期貨市場信息的監管的通知》,要求做到:“1.準確傳達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2.準確傳播證券、期貨主管部門的政策及其他信息;3.在刊播證券、期貨市場信息時,依據要真實、準確、完整、充分,不得斷章取義;4.刊播股評信息時,必須同時刊播兩種以上的不同觀點,并應保證該信息不具有誤導作用。”
      
      由于我國《證券法》沒有涉及新聞媒體對證券市場監督的條款規定,證監會的法規對證券市場的媒體監督亦無規定,媒體對證券市場的監督權力只是源于憲法賦予公民和組織的言論自由權,因而媒體監督在證券市場監管中的地位和作用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媒體對證券市場的監管的作用,特別是對行政監管活動的監督作用還遠遠不夠。
      
      履行輔助監管職能缺乏內在動力。長期以來,三大證券報憑借自己的權威地位,在政策層面進行了許多獨家報道。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長期身處“利益場”,三大證券報缺少輔助監管的內在動力,或擔心市場波動而輕易不愿“自找麻煩”,或擔心經營受影響而不愿得罪公司,或長期受“宣傳”思想的影響而只愿“挖掘投資價值”不愿“打老虎”.但不管怎樣,與同時活躍在市場上的新興財經媒體相比,三大證券報的輔助監管作用與其自身的地位不夠匹配。
      
      ?證券專業媒體在市場監管中的原則
      
      隨著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的觸角已經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了獲取利益,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當甚至是違法行為。因此,對上市公司實施監督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由于長期身處一線,證券專業媒體擁有敏感的嗅覺、究根尋源的職業習慣、無處不在的網絡優勢以及法律賦予的特別權利,這些都為其有效監督企業創造了條件,因此證券專業媒體在上市公司監督方面大有可為。
      
      把握政策與市場的度。證券專業媒體面對政策和市場這兩大因素的態度,決定其公信力與監管作用的發揮程度。在當前炒作盛行、稍顯浮躁的證券市場中,保持客觀公正、獨立判斷與理智冷靜,是證券專業媒體的“必修課”.
      
      解讀政策應該客觀公正。我們應該看到,與國外證券市場相比,中國證券市場還在初創階段,對證券市場的管理也沒有完善配套的經驗,尤其是從近幾年來看,市場的發展就是一個政策不斷“試錯”和“糾錯”的過程。在解讀政策時,要本著對投資者負責任的態度對政策進行客觀公正的解讀,不唯監管者意志,不唯市場“人云亦云”而轉移。這就要求證券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很高的政策水平,不僅能夠吃透政策內涵,而且要充分了解政策出臺的背景以及當前的市場環境,客觀分析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而不是片面理解,刻意造勢。
      
      分析行業力求冷靜獨立。證券媒體在解讀公司行業信息、分析市場走勢的時候,也必須高瞻遠矚、客觀冷靜,不唯專家視點,不被市場的波動左右。作為證券專業媒體,應當具有凡事多存疑問的精神。因為這一報道領域身處“名利場”,動輒利益相關,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造成真金白銀的損失,而且往往無法彌補,使得媒體失去讀者的信賴。
      
      力戒“黑嘴”與炒作。在信息披露、信息發布等方面,目前的證券專業媒體僅僅是被動地充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載體和工具,很少在刊發前主動地對信息進行核實,有的熱衷于炒作,加劇和放大了證券市場的波動。上述現象無疑是證券專業媒體的功能錯位,因此,提高證券報道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的整體水平、強調媒體的自律與自控、加強和完善對媒體的外部監督,是規范證券報道、促進媒體發揮證券市場監管作用的迫切要求。
      
      在媒體的參與、監督與金融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若從長遠的歷史進程角度來考察,證券專業媒體首先應當將提高整個市場的透明度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及時傳遞準確的信息給投資者和管理者;其次應當將維護市場公平、公正及誠信作為自己的職責,將獨立、客觀的新聞特性貫穿到證券市場報道中;再次應當以維護市場發展而非制造轟動效應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總之,推動而不是“窒息”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促進而不是阻礙中國資本市場的發育、保護而不是破壞中國新興證券投資群體的形成,應該是證券專業媒體安身立命的根本立足點,也應當成為業內人士一切行為的出發點,更是中國證券專業媒體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證券專業媒體應為證券市場發展鼓與呼】相關文章:

    為高新發展鼓與呼08-13

    證券市場發展對會計的影響08-07

    證券市場發展對會計的影響 論文08-08

    淺議證券市場的投資與投機08-18

    證券市場與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08-07

    政府防范證券市場風險的行為研究08-17

    關于 我國證券市場誠信問題的探討08-18

    有效的證券市場與股票期權的激勵作用08-18

    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監管體制研究08-07

    研究加強我國證券市場誠信建設的對策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一级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 | 专干国产老熟女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制服丝袜 | 日本特黄特色特刺激大片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