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

    時間:2025-04-26 10:38:47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1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6頁例4和“數學游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來找出并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玩撲克牌,比大小

      1、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3、5、7和4、6、8

      問: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讓學生現出,老師幾次比賽都贏了。

      2、質疑:為什么老是總能贏?

      3、揭題:老師總能贏是因為用到了數學中的對策。今天就來學習有關“對策問題”,數學廣角。

      二、提出問題,研究策略

      1、播放故事:田忌賽馬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很久以前,但田忌賽馬的策略卻被廣泛應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田忌與齊王賽馬的對策。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表格:(學生邊回答,邊填表)

      第二次比賽,田紀是怎樣贏齊王的?我們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你能根據故事情節邊研究邊填寫這張表格嗎?

      齊王

      田忌

      獲勝者

      第一場

      上等馬

      第二場

      中等馬

      第三場

      下等馬

      學生匯報,交流:雖然田忌每個等級的馬都不如齊王的,但田紀所采用的'策略卻讓他贏了。

      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2)表格驗證,介紹填表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獲勝者

      齊王

      上

      中

      下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田忌7

      同學們,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以應對齊王的策略,結果如何?下面我們分小組找一找,把田忌對齊王的所有策略找出來。

      師:怎樣找,才能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呢?

      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搭配知識來解決問題。

     。3)小組合作交流,探討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4)匯報交流,驗證田忌賽馬的最優策略的唯一性

      填了這張表格,你發現齊王一共贏了幾次?田忌贏了幾次?田忌只有怎樣出馬才能贏?我們經過探究總結出田忌可以有6種賽馬策略,但獲勝的策略只有一個。在此你想對田忌

      說什么呢?希望自己怎么樣呢?

      三、鞏固應用。

      1、想自己當一回田忌嗎?機會來了。

      這是一場拍球比賽,三局兩勝.請看參加比賽隊員的雙方資料:

      對方1分鐘拍球個數:1號20個2號403號60

      我方1分鐘拍球個數:1號10個2號303號50

      問:我方隊員怎樣對陣才能贏?

      2、數學游戲。

      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所有數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數九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保數,為了確保勝利,你第一次應報幾?接下來應該怎樣報?

      3、課前玩撲克游戲老師獲勝得策略你知道了嗎?再體驗一次。

      4、請同學們想一想,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應用?

      老師也在媒體上找到一些運用“田忌賽馬”策略的信息。課件出示:

      (1)自主品牌巧演“田忌賽馬”

      從20xx年底開始,在中國車市,中國的自主品牌正在巧妙導演著與合資品牌的“田忌賽馬”。

      (2)(財經評論)田忌賽馬與招商引資

      一位鎮長想起了田忌賽馬的故事。不與強者爭一時的長短,而是依據自己的實際,錯開優勢,以長擊短,因此取勝。聯想到招商引資,如果也能注意揚長避短,制造“錯位”優勢,可能還是打破僵局、走向成功的一個高招。

      (3)......就拿昨晚男團比賽來說吧,身為國家隊絕對主力的林丹出任的是解放軍隊的第2單打,而湖南隊則把實力最強的鮑春來放到了第3單打。這樣排兵布陣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確保己隊拿下這絕對的一分,這樣的戰術又被人稱為羽毛球場上的“田忌賽馬”。

      (4)超女比賽快訊:兩隊商量誰先出場商量“田忌賽馬”策略

      四課堂小結:

      面對一次機會,一場競技,我們光水平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知己知彼,凡是講究策略,才會取得勝利。有些生活中的問題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數學策略來解決的,關鍵是要有善于運用策略的意識。希望“策略”意識走進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2

      第九單元整理與復習

      第5課時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4——105頁。

      教學目標:

      1、能讀懂題意,了解解決實際問題類型的題目的含義。

      2、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3、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本冊書知識的掌握的情況。

      教學重難點:

      周期現象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引入內容

      1、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

      2、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二、組織練習

      1、簡單的周期現象P105頁第25題。

      指名學生讀題,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從圖中看出第4、5秒照明燈是亮的'還是暗的?

      幾秒后亮燈的情況開始和前面重復?照明燈發光的規律是什么?

      第39、40稱照明燈是亮的還是暗的?

      如果讓照明燈每5秒以固定的規律變化,你會設計嗎?像上圖那樣畫一畫。

      2、學生獨立完成P104頁第23、24兩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說他每步的運算想法

      綜合算式是如何列的,符合題意嗎?

      3、調查你們小組同學每家的圖書本數,制成統計表。

      你能說說小組同學家圖書本數的平均數最少不會少于多少,最多不會大于多少?并算出這個平均數嗎?

      三、自我評價

      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能得幾個★,就把幾個☆涂上顏色。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簡單的周期現象:

      亮亮暗亮暗暗亮亮暗亮暗暗亮亮暗亮暗暗

      教后反思: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材分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并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借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思維能力也有了初步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這部分內容放在這個學段,說明這個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性: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了解同一直線上植樹問題的三種基本情況,能闡述不同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能夠借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引導探究、發現兩端都栽時棵數與間隔數之間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解決逆向思維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植樹問題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現象,但對四年級的學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規律在規律中學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我以學生的小手為載體引入本課

      【以學生身體的一部分為游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望和愛玩的天性,使學生對要學的內容產生好奇心理,順利解決植樹問題中的間隔含義,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實例和親身實踐中,直觀地感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3月12日植樹節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順利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二、探索規律建立模型

      先出示引例:同學們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指導學生讀題

      1.從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說一說)

      2.題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題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嗎?(一邊,兩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你能自己想辦法找到問題答案嗎?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線段圖畫一畫。

      5.交流。

      6.反饋。

      (1)請你們兩人把你們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2)學生分別說想法。使學生明確:間隔數+1=棵數。

      三、鞏固練習實際應用

      在這一環節我還原例1,讓學生解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我會填,讓學生現一次鞏固總長,棵數,間隔數之間的關系。研究兩端都種的情況。如果路長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各要種多少棵樹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條線段表示小路畫一畫,驗證一下! 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 路長(米) 畫一畫 間隔數 棵數

      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

      路長(米) 畫一畫 間隔數 棵數

     。1)反饋交流:可以種幾棵?你是怎么種的?

     。2)觀察比較表格中的數據,有什么發現?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全班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概括規律(板書規律)。

      兩端都種時: 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總長間隔

      2、我會算,設計兩旁都要栽的練習。出示119頁做一做

      3、智力大比拼,通過兩端都要栽的情況順理成章地使其明白另外兩種植樹問題。聯系生活,完善建構。

      (1)感知植樹問題的三種模型。

      看課件三種情況。(兩端種、兩端都不種、一端不種)

     。2)想一想,生活中有類似這樣的植樹問題嗎?請舉例說一說!

      課件出示例2(兩端不種)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在學生初步感知植樹問題基礎上,引出另外不同的種法,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與植樹問題有關的生活題型,讓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理解數學現象,并運用規律解決形式各異的生活問題,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4、應用模型,解決問題(植樹問題并不只是與植樹有關,生活中海油許多現象和植樹問題相似。)如

     。1)垃圾箱問題. 為凈化環境,公園沿一條600米長的小路一側設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個(路的一頭不放),一共需要多少個垃圾箱?

     。2)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下一段需要8分鐘,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鐘?

      (3)學校召開秋季運動會,在筆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長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兩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

      (4)在全長20xx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也要裝)。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指名讀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題。教師追問思考過程。

     。5)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是多遠?

      (6)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 【練習緊扣中心,拓展情境,讓學生運用規律獨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樣不但鞏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構,更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的多向思維!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如此設計是基于學生的思維狀態,引導學生說說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收獲,進一步深入總結,給學生留有回味和發展的空間!

      2、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還有更多更有挑戰性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比如小朋友們排隊,如果排成個圈兒,棵數與間隔數之間會藏著怎樣的秘密呢?就留給大家課后去思考吧!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說明

      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以往的義務教育教材相比,這部分內容也是新增的內容。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稑藴省分兄赋觯寒攲W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這里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要遇到的問題,例如,我們出門旅行就要考慮選擇怎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費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時間最短;又如著名的郵遞員送信最短路線問題。在經濟建設、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國防等各行各業都會面臨優化的問題,比如企業要考慮怎樣安排生產能使利潤最大,農民會考慮怎樣安排播種能使年產量最多等等。當年華羅庚先生提出的“優選法”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了,現在這些思想已經形成了數學中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分支──運籌學。在這一單元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優化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例如,例1討論烙餅時怎樣操作最省時間;例2分析家里來客人需要沏茶時,怎樣安排各種事情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廳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能讓客人都盡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碼頭卸貨時,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讓三艘船總的等候時間最少,接下來的“做一做”是醫務室的就診順序問題。通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這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從中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其實我國古人早就有了豐富的運籌思想,比如戰國時期“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對策論的應用。對策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對策論的方法也是運籌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體育比賽中經常會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團體比賽中就要根據不同的對手來排兵布陣,這里就用到了對策論的方法。例4就呈現了“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的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最后還安排了一個“數學游戲”,學生可以去思考在這個報數游戲中先報數的人采用怎樣的對策就能保證一定獲勝。

      教學建議

      1.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運籌思想和對策方論的理論都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只要能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出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優化思想的應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學生一看到問題就能從優化的角度給出最優的方案。另外老師在教學中也不要使用運籌、優化和對策等數學化的語言進行描述。

      2.本單元內容可用3課時進行教學。

      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1.例1。

      例1討論烙餅時怎樣合理安排操作最節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化思想的`應用。教材首先給出一幅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媽媽正在烙餅,并且說出了烙餅的方法“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币簿褪钦f總共要烙3張餅。然后小精靈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接下來教材呈現出3個學生互相討論交流的場景。第一個學生說的方法是一張一張地烙:“烙一張餅要6分鐘,烙3張餅要18分鐘。”旁邊的小女孩說:“一張一張地烙太費時間了!碧崾緦W生還可以有更快捷的方法。接下來另一個小女孩給出了她的方法:“可以先烙兩張,再烙一張,這樣省時間!蓖ㄟ^計算學生可以發現這種方法只需要12分鐘,比第一種方法節省了6分鐘。當然,這還不是最優的方法。所以,教材接下來提出: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讓學生繼續探索。這里最好的方法是: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反面。這種方法只需9分鐘。最后,教材提出: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讓學生根據前面的方法獨立思考,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情境圖里的內容。可以提問:烙1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餅呢?使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理解了問題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案,教師可以把各小組匯報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來,讓大家來比較各種方案的優劣。如果學生已經想出了最好的方法,老師對此可以再加以詳細的分析;如果學生只出現課本上的兩種方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發現更優的方案。

      在探索更優的方案時,教師可以這樣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2張餅,就不會浪費時間了。接著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2張餅呢?

      也可以讓學生動手實驗試一試,并要求把實踐的結果記錄下來?梢杂糜矌、課本或者寫著“正”“反”兩字的橡皮來代表餅,分別用他們的正反面代表烙餅的正反面。學生記錄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可以用圖示的方法,還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記錄(供參考)。通過實驗,可以發現用這種方法烙餅總共只需要9分鐘。

      1

      2

      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比較上面討論過的各種方法,體會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最后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怎樣安排最節省時間?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其正確的結果是: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個2個的烙,最后3張餅按上面的最優方法烙,最節省時間。

      2.例2。

      例2以家里來客人要沏茶的實際素材為背景,提出“怎樣安排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問題,繼續討論如何用優化的思想選擇合理、快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在情境圖下給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種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時間。然后呈現學生們討論怎樣安排的場面。在這些內容中包含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考方法:首先要明確沏茶的大致順序,也就是說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慮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能同時做的事盡量同時做,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比如“要燒水,必須先洗水壺,接水。”小男孩想:“等待水開的時間可以做點什么呢?”等,提示學生有些事情(燒水和找茶葉、洗茶杯等)可以同時進行。教材還提示可以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示解決問題的順序或方案,教給學生設計方案的具體方法。最后,教材讓學生比一比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更合理;再一次揭示了討論這一問題的目的:探討解決問題的優化方案。

      教學例2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情境圖,可以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出問題。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學生討論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圖例。

      接下來可讓學生分小組來設計方案,要讓學生首先思考并討論清楚: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在小組匯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畫箭頭的方法把沏茶的過程圖表示出來,再讓各小組把自己的方案用這種流程圖表示出來,然后在全班展示。

      最后,讓學生比較同學們設計的方案,看看每一種方案中,沏茶的順序對不對,所需的時間各是多少。從中選出最佳的方案。下面是參考的答案(當然還可以顯示出時間):

      “做一做”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通過小組討論看看誰的方案最合理。

      第1題是與例1配合的,意思是:餐廳現在同時來了3位顧客,每人點了兩個菜,而只有兩個廚師,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比較合理呢?與例1的解決方法相同,應先給前兩個人各炒一個菜,接下來給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各炒一個菜,最后給后兩個人各炒一個菜。匯報交流時,可以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第2題是與例2對應的,是關于生病吃藥中各項事情的安排問題。這里通過表格的方式給出吃藥時要做的各項事情以及所需的時間,讓學生來合理安排。與例2的解決方法相同,一方面要考慮各項事情的先后順序,比如要先倒水,然后才能等水變溫;另一方面要考慮哪些事情可以同時進行,比如在等開水變溫的時候可以找感冒藥,還可以量體溫,這樣就能節省時間了。

      第3題是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體會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并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學生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行業去考慮,但主要還是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身邊的事例中尋找。比如在學校里,打掃衛生時怎樣合理安排各項事情能節省時間,在家里用洗衣機洗衣服時,還可以同時整理房間等等。在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事例教育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例3。

      例3是關于排隊論的問題,排隊論是關于隨機服務系統的理論,其中的一項研究是怎樣使服務對象的等候時間最少的問題。教材出示了一個碼頭卸貨的情景: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三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等候時間包括卸船時間)最少呢?教材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來解決。這里卸貨順序的種數是一個排列問題,一共有6種不同的方案,主要是要讓學生從中選出最優的方案。學生可以計算出每種方案中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各是多少,從而找出最優的卸貨順序。

      接下來的“做一做”安排了3名同學同時到學校醫務室看病,每人就診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可以使他們的等候時間之和最少。要解決的問題和例3基本相同。

      教學例3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然后提出問題: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接著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①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②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在這里卸貨順序的方案是一個排列問題,學生一共可以找出6種不同的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表格的方式羅列出來。可以用船1.船2和船3分別代表三艘貨船(教材圖中從上到下的順序),并讓學生算出每種方案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

      方案

      卸貨順序

      船1的等候時間(時)

      船2的等候時間(時)

      船3的等候時間(時)

      等候時間的總和(時)

      1

      船1→船2→船3

      8

      8+4

      8+4+1

      33

      2

      船1→船3→船2

      8

      8+1+4

      8+1

      30

      3

      船2→船1→船3

      4+8

      4

      4+8+1

      29

      4

      船2→船3→船1

      4+1+8

      4

      4+1

      22

      5

      船3→船1→船2

      1+8

      1+8+4

      1

      23

      6

      船3→船2→船1

      1+4+8

      1+4

      1

      19

      然后,讓各小組匯報所找出的最優方案。老師可以提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先卸船1的貨,那么三艘船都要等候8小時;而如果先卸船3的貨,每艘船只需等候1個小時,所以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船開始卸貨,就能使總的等候時間最少。這一點只要求學生有所體會,不作為教學的要求。

      接下來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問題,同樣的也可以讓學生用列表的形式給出不同的就診順序,并算出等候時間,從中找出最優的方案。當然如果學生能運用例3里分析的優化思想直接找到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同學開始就診也可以。學生完成設計后,先分小組交流,再在班上匯報。

      4.例4。

      例4從“田忌賽馬”的故事引入對策論的應用問題,對策論研究的是競爭的雙方各自采取什么對策才能夠戰勝對手!疤锛少愸R”的故事學生可能已經了解,但是并不是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的。在這里,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材首先引導學生回憶這個故事,并讓學生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通過表格的形式列出來,通過比較讓學生看到:雖然在同等級的馬中,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如果拿同等級的馬進行比賽田忌一定會輸,但是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卻讓他贏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對策論的方法在這場比賽中的重要性。接下來讓學生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并讓學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列出來,通過對照來找到答案。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獲勝的。最后,教材讓學生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4后面有一個“數學游戲”,讓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每人報的數連續相加起來,最后一個報數使和為10的人就是獲勝者。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思考:如果先報數,采用怎樣的策略能夠確保獲勝?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的應用。

      教學例4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田忌賽馬”的故事,也可以請同學來講一講這個故事。讓學生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教材給出的表格上補充完整(見下表)。

      齊王

      田忌

      本場勝者

      第一場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第二場

      中等馬

      上等馬

      田忌

      第三場

      下等馬

      中等馬

      田忌

      接下來讓學生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可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并讓學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入表中(見下表,田忌1代表他的第一種策略),并指出每種策略獲勝的一方。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獲勝方

      齊王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1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2

      上等馬

      下等馬

      中等馬

      齊王

      田忌3

      中等馬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4

      中等馬

      下等馬

      上等馬

      齊王

      田忌5

      下等馬

      上等馬

      中等馬

      田忌

      田忌6

      下等馬

      中等馬

      上等馬

      齊王

      老師把各小組匯報的結果展示出來,通過對照學生很容易看到答案。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比如前面提到的乒乓球團體比賽,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

      做“數學游戲”時,教師可以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學生明確方法后,讓同桌的兩人一組來玩這個游戲(每次游戲先報數的人可以交換)。學生對這個游戲方法比較熟悉后,老師再讓學生來做一遍,這時第一個報數的人要思考:要想確保獲勝,第一次應報幾?接下來該怎樣報?另一個人考慮怎樣應對有獲勝的可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可以進行實驗,并在小組中討論。

      如果有困難的話,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思考:因為每次可報1或2,那么如果一方報1,另一方就可以報2;一方報2,另一方就可以報1,這樣總能保證每個回合連續兩次報數之和是3。因為誰最后報數使和是10誰獲勝,所以你一定要設法報數使和是7,這樣對方無論怎樣接著報數,你都可以保證最后報數使和是10。同理,要想保證報數使和是7,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報數使和是4,再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報數1。如果兩個人都清楚這個策略,那么,誰先報誰獲勝。如果對方不知道這個策略,那么在報數的過程中要設法能夠報數使和是7,就可以獲勝。

      利用減法原理就是:從最后報數和是10中每次減去3,減去3個3還剩1,即

      10-3-3-3=1,用除法表示是:10÷3=3......1

      所以第一個報數的人先報1,就可以保證控制局勢。

      同理,如果把最后報的數擴大到50,就是50÷3=16......2

      所以第一個報數的人先報2,就可以保證獲勝。

      依此類推,如果每個人每次可以報2或3,就要把5做除數。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后,教師可以把最后的和10改為30或更大,或者每次可以報2或3,再讓學生試一試。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  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你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2、問: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但他卻贏了?這是為什么呢?

      3、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給出的表格中補充完整。出示表格

      齊王田忌本場勝負第一場上等馬下等馬齊王第二場中等馬上等馬田忌第三場下等馬中等馬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秦王的方法?討論

      3、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如表中。

      4、展示各組匯報的結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是唯一可以獲勝的。

      5、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結合實際說一說。

      三、鞏固新知

      1、數學游戲:

      1、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所有數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誰就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為了確保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么報?

      說明游戲規則

      2、兩人輪流報數,必須報不大于5的自然數,把兩人報的數依次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0,誰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為了獲勝,你第一次報幾?以后怎么報?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寫一篇數學日記

    【四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教案[精選]07-28

    《數學廣角》教案05-19

    《數學廣角》說課稿11-16

    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07-25

    二年級數學教案:《數學廣角》教學06-03

    《數學廣角》教案(合集)05-19

    五年級數學教案:《應用廣角》04-24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數學教案03-26

    數學廣角教案(精選19篇)10-10

    數學廣角—集合教學反思04-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 | 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