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2、知識目標:學習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出一個分數乘以另一個分數的結果。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教學參考書、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3/11×3
9/16×12
21×5/14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整數乘以分數,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注意兩種約分方式。)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課本例題:一張長方形的紙條,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此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個例題,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1/2×1/2?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1/2的1/2。也就是1/2×1/2
教師讓學生從圖中看出是1/4,讓學生從1/2×1/2=1/4中思考,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規則,讓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說說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并對學生的說法給以鼓勵。
教師和全班學生共同總結出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數乘以分數,分子乘以分子作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為分母。
驗證法則:讓學生折紙驗證3/4×1/4?,并讓學生分析為什么?
課堂討論:讓學生能夠根據課本7頁中的插圖,說一說,紅色部分占斜線部分的`幾分之幾?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初步理解求分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8頁試一試,1/4×2/3;
3/5×2/9;
7/8×5/14
讓學生運用分數乘以分數的法則來進行計算。注意能約分的先約分,如:7/8×14/15中的7和14先約分。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
1/2×1/2=1/4;
1/2×1/2=1×1/2×2=1/4
分數乘以分數的運算法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書15-1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兩只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發現商和余數的特點,知道什么是循環小數。
2、會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普通記法和簡記兩種方法表示循環小數,會讀循環小數。
3、通過動物樂園的情景,體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循環小數的過程,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循環小數,會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
教學難點:
會正確表示循環小數,掌握余數和商的特點以及他們和被除數、除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1、談話引入:同學們,喜歡看比賽嗎?說一說你喜歡看什么比賽?動物王國要舉行各種比賽,想看看嗎?首先是一場爬行比賽,蜘蛛和蝸牛正在奮力的爬行著(課件出示課本主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匯報數學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A:蜘蛛每分鐘爬行多少米?
B:蝸牛每分鐘爬行多少米?
C:誰爬得快?
【設計意圖:創設動物王國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1、估一估,誰爬得快一些?
學生匯報。
2、蜘蛛和蝸牛每分鐘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計算時你發現了什么?
4、商重復出現的數字與余數重復出現的數字有聯系嗎?如果有,有什么聯系?
大家先獨立思考。【學生先獨立思考半分鐘】
師:現在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半分鐘討論】
師:咱們先看它【手指著第一個算式和豎式】,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兩個學生說】
生1:商從小數點后面開始每次除得到的商都是3,然后余數又是1,商3,余數是1,不斷反復出現。
【學生表達上可能不清楚,或指向不明,對學生的語言進行引導】師:那這邊呢?【手指著第一個算式和豎式】【一個學生說】
生2:余數中的數字6和5循環,所以商中的數字5和4循環
師:看來正是由于計算過程中余數的不斷循環導致我們的商中小數部分的某些數字也在不斷循環。
師:嗯,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發現。
師:像…,…這樣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小數,我們給它取一個名字叫…
生:循環小數【板書循環小數】
4、介紹寫法
師:既然我們都算出來了,可是該怎么寫上去呢?能一直寫下去嗎?生:不能師: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可以用省略號代替,表示無限【師在橫式后面板書:…】
師:那這個商應該怎樣寫呢?像這樣嗎?【板書:…】生:不可以,這樣就不知道哪些數字在循環。師:所以循環的數字我們至少要寫兩次。【再在原來那里添上54】【引導規范書寫,循環的數字至少應該寫兩次】
5、循環小數的讀法
師:真不錯,我們一起寫好了,有誰愿意來嘗試讀一讀這個算式。生:3333…
師:其實應該這樣讀二十四點三,三循環【請兩個學生讀】
師:你會讀了嗎?能把第二個算式讀給你同桌聽聽嗎?
師:誰來嘗試讀給全班同學聽。生:零點八五四,五四循環
師:通過我們剛才準確的計算,我們知道誰爬的快些嗎?【蜘蛛要爬得快一些。】
6、求循環小數的近似數。
有時候根據需要,我們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如保留兩位小數就是:…≈
7、循環小數的簡記
師:其實啊,循環小數除了這種表示方法【手指著】,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你們想知道嗎?現在請你自己認真仔細的閱讀。
8、總結循環小數的特征。
師:那我們學到了像…,…這樣的小數都是循環小數。【出示課件】那循環小數有什么特征呢?
師:請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同桌討論,全班分享】 【板書小數部分】
9、小結:通過觀察這兩個商我們發現了,它們的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像這樣的小數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的“循環小數”。【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認識了循環小數,使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產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學數學的價值,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再學習。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循環小數,那你能迅速通過第一關的考驗嗎?
(一)第一關:“超級小神算”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小數?【學生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
1÷2= 1÷3 = 1÷5= 1÷7 =
(二)第二關:1.下面哪些數是循環小數?
(三)第三關: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5926 5358…是循環小數。()
2、是循環小數。()
3、 …是循環小數。()接下去一位是()。
(四)第四關:剛才我們觀看了動物們爬比賽,海里的動物正在舉行游泳比賽呢!出示:
1、學生提出問題
2、自主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真正體驗到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第五關拓展:
1、
…小數部分第8位上是數字幾?第50位上是數字幾?四、全課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
除得盡嗎(循環小數)
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蝸牛每分爬行多少米?
73÷3=···(米)÷11=···(米)
《除得盡嗎》教學反思:
《除得盡嗎》是新版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除法》中的一部分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和小數除法的`計算及求積、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循環小數。為了讓學生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并求出循環小數的近似值。我是這樣設計的一個情境貫穿始終,提供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反思如下:
優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新課標倡導:讓生活走進課堂,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動手、動腦從生活中感知體會理解,更有利于學習的學習。我以學生熟悉的比賽引人,結合書中的情境,創設了兩只小昆蟲在網上曬自己的爬行情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數學。以比賽情境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開課你喜歡看比賽嗎?設疑引入,說一說你喜歡看什么比賽?動物王國要舉行各種比賽,想看看嗎?首先是一場爬行比賽,蜘蛛和蝸牛正在奮力的爬行著(課件出示課本主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后自主交流。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體現教研專題。
新課程提倡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的必要性,進而產生學習的需要和樂學、好學的動力。這節課我沒有直接呈現教材的情境圖,而是讓學生在情境圖中獲取數學信息,并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提供時間讓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這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四個能力的培養。學生完整敘述之后,提供時間列式,學生提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在提供時間嘗試計算,計算中發現規律。
3.本節課不但重視結果,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引導學生交流發現時教師及時引導,也充分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注重訓練學生講題,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整節課也體現了我本學期我的研究課題,教會學生提問,可以說一舉多得。
⒋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我們都知道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本節課我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大膽發言,認真審題及書寫要規范等多方面的習慣而且特別強調學生的書寫姿勢,相信經過長期訓練學生一定會受益匪淺。
⒌練習設計形式比較多樣,由易到難,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不足:
⒈這節課預設不到位,沒有備好學生,估計不足。
⒉課堂上教師有反饋,由于時間有限,有點著急了,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關注的不夠,反饋做得不是很到位。
3、由于重視學生講題,導致練習沒有完成。
改進:
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及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⒉用心研究教材,教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情境因素,激發學生興趣,不但備教材更要備好學生,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⒊充分發揮同伴互助的作用,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以教研促教學。向課堂40分鐘要成績。
⒋精心設計好每個教學環節,關注細節的把握和處理,力爭做到滴水不漏。
⒌關注學困生,課上給予必要的指導,并做好個別輔導。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12-10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5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5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5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3-11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9
(優秀)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