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
1、認識肯定、否定標記,理解它們表示的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肯定和否定標記給圖形分類。
3、能講述操作過程及其結果。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擺圖形卡片游戲
2、一次分類板,幾何圖形片,肯定、否定標記。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一次分類板。
出示圖片提問:
圖上有什么?(圓形、三角形、……)
除了這些圖形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方框、虛線)
虛線表示什么意思?(虛線是圖形片從上往下走的路線)
2、認識肯定、否定標記。
。1)出示圓形標記提問:
這是什么標記?(圓標記)
圓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表示這里是圓形的.家)
。2)出示否定圓形的標記提問:
這是什么標記?(不是圓形標記)
不是圓形的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這里不是圓形的家)
3、按標記給圖形分類。
(1)教師指一圓片提問:
這是什么片片?(圓片片)
它應該回哪個家呢?(圓形家)
。2)教師指一方片片提問:
這是什么片片?(方片片)
它是不是圓片片?應該回哪個家?(它不是圓片片,應該回不是圓片片的家。)
(3)誰來送這里的片片回家,要邊送邊說:
“你是什么片片、回什么家”,或者“你是什么片片、不是什么片片,應該回什么家”。
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二、小組活動。
1、看標記送片片回家。
2、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3、依樣涂色。
三、趣味練習:
擺圖形卡片游戲
四、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過程的幼兒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物品按用途分類。
2、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征設計標記。
3、仔活動中學習,能夠有條理的對物品進行收拾和整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幼兒之前要有按標記分類的知識積累、黑色水筆、白紙。
活動過程:
1、首先以圣誕節到了,幫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禮物為情景展開活動,出示圖片,讓幼兒知有哪些禮物。
2、首先讓幼兒自主分類(有的按形狀、有的按顏色、有的按質量的軟硬等等),并讓幼兒說出為什么這樣分。
3、以托班只有三個箱子為由,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分三類,把那個問他們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幼兒說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為了讓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認箱子里的東西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做標記,并在紙上畫出來。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并沒有用實物而是用的圖片,因為出示得實物都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課程就不容易繼續下去了。采用圖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又不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一節課的活動下來,總體上的還是不錯的。老師的建議是:應該多加一些家具類的或者幼兒部常見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加大了難度,拓展了幼兒的認知面,如果僅限于幼兒常見的物品的話,拓展的部分就無法顯現。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 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活動,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 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
3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物質準備:
每人一個分類盒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按圖形的特征分類》《科學·圖形組合》。
活動過程:
1 出示奇妙的口袋、復習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師:這是一個漆面的口袋、里面藏著許多東西,請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師一邊念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邊請個別幼兒分別摸出正方形、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圖形讓大家辨認并說出名稱。
2 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師:請小朋友拿出分類盒,把一樣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操作完畢后,請幼兒將所以圖形按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籃子里,并互相檢查分類是否錯誤。
3 完成操作材料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按圖形的特征分類》《圖形組合》,看看上面的圖案分別由哪些圖形組成,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有幾,并分類作記錄。
教學反思:
《按圖形的特征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分類活動,培養幼兒感知集合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類能力。
3、能根據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不同特征,不受圖形大小的影響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卡—3—55各種各樣的形狀,3—47各種各樣的.形狀,3—59規律
2、幼兒人手一個小筐,裝有不同顏色、大小不同的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放形各5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樂趣卡:3—55各種各樣的形狀
請幼兒認知,紅色圓形、黃色三角形、綠色正方形、藍色長方形。
二、展開
1、游戲:形狀連線
出示樂趣卡:3—47各種各樣的形狀
練習: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請趕快把名字好形狀連線吧。
禮物—正方形
三角尺—三角形
西瓜—圓形
2、游戲:聽令取圖
對顏色相同、形狀不同的圖形進行分類。
方法: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根據指令從小筐子里拿出圖形。
教師指令:
請小朋友拿出3個綠色的圖形
請小朋友拿出4個紅色的圖形
(每次拼擺后幼兒互相檢查,教師評定,然后幼兒把圖形送回小筐,教師重新發出指令)
3、游戲:聽指令涂色
樂趣卡:3—59規律
老師發出指令后幼兒涂色。
教師指令:
請小朋友為正方形涂色
請小朋友長方形涂色
。看萎嬐旰笥變夯ハ鄼z查,教師評定,然后教師重新發出指令),
4、操作活動:拼拼擺擺
方法:幼兒用圖形拼擺物體,并互相說說擺出的物體名稱叫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三、活動評價
表揚鼓勵積極參與活動,對學習嘗試興趣的幼兒。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5
1.活動目標
(1)復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的認識;
。2)能根據這些圖形的形狀、顏色兩種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3)愿意并喜歡進行分類活動。
2.活動準備
。1)貓、兔、蝴蝶頭飾各一個,籃子兩個;
(2)每人一個分類板;
(4)不同顏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餅干圖片及標記各若干。
3.活動過程
、駥
。1)玩《餅干商店》的游戲,引出活動。
提問:"倉庫里有些什么樣子的餅干?"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倉庫里的餅干,說出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的圖形的餅干。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游戲《送餅干》,學習給圖形分類。
提問:"你會把什么樣的餅干運到這個柜臺?為什么?"
老師扮演經理,幼兒扮演營業員,經理引導營業員觀察并說出其它柜臺的標記是什么形狀的`,再把倉庫里剩下的餅干按標記的形狀運往柜臺,看誰運得又快又對。
重點指導幼兒給圖形分類。
、蠓窒斫涷
。3)操作活動《分餅干》,說出分類的方法。
提問:①"為什么要把這些餅干放在同一個柜臺?"②"它們除了形狀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按餅干的形狀、顏色分類。
、粲變涸俅尾僮
。4)游戲《買餅干》,練習按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玩法:請幾個幼兒分別戴上小貓、小兔、蝴蝶的頭飾,扮顧客來買餅干。根據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個水平層次的營業員幫顧客選購餅干。
重點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4.延伸活動
在數學區投放不同顏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繼續讓幼兒練習按圖形、顏色進行分類。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6
價值取向:
1、引導幼兒感知、發現圖形之間的轉變與關系。
2、培養幼兒細致操作的'習慣。
材料設計:
1、黑白棋子若干。
2、正方形卡紙(邊距為5顆子)、長方形卡紙(長為5顆子,寬為3顆子)、平行四邊形卡紙(四邊為5顆子)、三角形卡紙(底為3顆子,逐層遞減)
玩法提示:
用黑白間隔排列的方法,從左往右,從下往上擺完正方形,從正方形上取子用同樣的方法擺滿其它三個圖形。
指導要點:
教師示范擺放圖形的全過程,讓幼兒明確操作方法。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鞏固按形狀標記進行歸類。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仔細的觀察畫面。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幾何圖形片(紅、黃、藍、綠色大小各2個),餅干盒一個,托盤一個,里面放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餅干若干(數量超過班級幼兒人數)。
學具:圓餅干、方餅干、三角餅干磁貼各式各6塊(淺色2塊、深色4塊),白板,《活動用書》第13、14頁。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形狀的餅干
教師出示一個餅干盒:“這是什么盒子?你吃過餅干嗎?吃什么形狀的餅干?”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生活經驗。
教師出示一個托盤:“這里也有一些餅干,我們看看它們都是些什么形狀?”逐一出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餅干,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形狀。教師:“你想品嘗一塊什么形狀的餅干呢?”請幼兒先想想,后說一說,再取一塊相同形狀的餅干品嘗,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吃的餅干的'呼味道。
2、操作活動能力(《活動用書》第13頁:夾心餅干)
教師:“餅干真好吃,didi鼠還想邀請好朋友一吃夾心餅干?墒沁@兒沒有夾心餅干,他們的想自己來做!”請幼兒打開《活動用書》第13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間是做餅干的機器,它的左邊是餅干和夾心,右邊是變出的夾心餅干!闭堄變赫f一說:“左邊的餅干是什么形狀?里面的夾心是什么形狀?它們合在一塊能變成什么時候形狀的夾心餅干?”強調:“餅干和夾心要是一樣的形狀才能變出來!”
教師取出學具的盒:“誰會做夾心餅干了?”請個別幼兒示范用幾何圖形片做夾心餅干,提醒幼兒餅干和夾心的形狀要一樣(如兩個橙色三角片夾一個米黃色三角片)。
教師:“我們都來做餅干。”請幼兒取出磁貼做夾心餅干,并把做好的夾心餅干放在《活動用書》相同形狀的餅干后面。
3、操作活動(《活動用書》第14頁:吃餅干)
教師:didi鼠們來吃餅干了,看看他們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請幼兒打開《活動用書》第14頁。
教師:“猜猜看,紅didi鼠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導幼兒發現didi鼠頭上的形狀標記,根據標記說說每個didi鼠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盤子里應該放什么形狀的餅干。
請幼兒為didi鼠分餅干,引導幼兒取出磁貼餅干,送到didi鼠的小盤子里,邊送邊說:didi鼠,送給你圓圓的餅干……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產生對圖形的認識興趣。
2、發展幼兒初步的分類、概括能力及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不同顏色、大小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操作紙,蛋糕盤。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按圖形的兩種特征來分類。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出示長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是什么樣的?
小結:長方形有四條邊,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我們來一起數一下,(1、2、3、4)長方形有四條邊,它有四個角,(1、2、3、4)都是直角。
師:(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樣的?
小結:三角形有三條邊,(1、2、3)有三個角(1、2、3)。
師:(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樣的?
小結: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直角。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圖形的異同并按照一種特征來分類
1、師:現在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黑板上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顏色、形狀、大小)
小結: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
2、師:黑板上有這么多的圖形,是不是感覺很亂!我們用什么方法分分類呢?老師先來分一下,小朋友睜大眼睛看一看老師是按照什么特征分類的?(顏色)
小結:老師是按照顏色特征來分類,把所有的`紅色圖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黃色圖形放在一起,所有的綠色圖形放在一起。
3、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想)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發放材料)
師:我們除了按照顏色分類,我們再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類?那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大小和形狀)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大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把所有的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這是按照大小特征分類;還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的長方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正方形放在了一起,這是按照形狀特征分類。
三、按圖形兩種特征分類
1、游戲“比比誰的速度快”。
師:你們真了不起!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聽口令取圖形,老師說出圖形寶寶的特征,請小朋友快速找到它,并舉起來。準備好了嗎?如:紅色三角形、綠色正方形、大長方形、小三角形、黃色長方形。
2、發操作紙,幼兒操作。
師:剛才小朋友們操作的非常好,我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張操作紙。小朋友看看,這張紙上面都是有什么?操作紙的左側代表的是什么?(大圓點、小圓點)左側上面大的圓點這一行代表的是所擺放的圖形都是大的,下面的小圓點這一行代表的是所擺放圖形都是小的;長方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長方形,三角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正方形。
提問:第一行第一列應該放什么圖形?現在請小朋友開始操作。
師:小朋友你們都操作完了,非常的棒,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圖形貼在操作紙上,(想)今天下午放學,老師會把它發給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教爸爸媽媽一起完成。
【活動延伸】
把操作紙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粘貼完成后帶回。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探究圖形奧秘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判斷、分類的能力。
3、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按照圖形的兩種特征分類。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形狀的圖形卡片。
2、不同圖形拼成的圖畫三副。
3、“火車”、盆子。
4、《找朋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音樂游戲《找朋友》。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內,教師引導幼兒做各種舞蹈動作,進行找朋友音樂游戲。
2、想象與討論
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玩的真開心,老師也非常開心,因為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非常講文明講禮貌,而且喜歡認識很多很多的朋友。今天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新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一起玩?(引導幼兒想象是什么樣的新朋友,并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想和新朋友一起玩啊,真好!這些新的朋友也很想和你們玩,他們已經等不及了,坐著飛機往我們這兒飛呢?,他們的降落傘飛下來了。小朋友,大家快來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好朋友。
——教師從高處撒下圖形娃娃卡片。
二、認識圖形娃娃的顏色、特征。
教師小結:好了,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圖形娃娃做好朋友,F在,我有幾個問題要考考小朋友們。
1、你找到的圖形娃娃是什么顏色:?你還見過這種顏色的東西有哪些?
請小朋友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的圖形娃娃有三種顏色:紅色、藍色、黃色。
2、你找到的圖形娃娃是什么形狀的?你還見過這種形狀的東西有哪些?
請小朋友回答。
教師總結:圖形娃娃有圓形的、橢圓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梯形的,長的真好看。你們喜歡和他一起玩嗎?今天啊,老師要帶你和你的好朋友乘火車一塊去游玩,大家想不想去?
3、游戲:火車游玩
(1)教師:看,那邊有一列火車,火車有七個不同形狀的車廂,請大家上車時不要坐錯了車廂,請你們進入和你們圖形娃娃一樣形狀的車廂。
教師:喀嚓喀嚓喀嚓,大家注意了,火車開動了,我們要去游玩了,你們高興嗎?
。2)喀嚓喀嚓喀嚓,上;疖囌镜搅。(配班教師出示圖畫)你們看,這里有一副美麗的圖畫。啟發幼兒說出圖中物體是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所以圖形娃娃還想和我們一起玩呢,我們的火車又要出發了?︵昕︵昕︵,
(3)喀嚓喀嚓喀嚓,北京火車站到了。(配班教師出示圖畫)快看呀,這里有一副更美麗的圖畫呢。啟發幼兒說出圖中有個長方形、幾個三角形??
教師小結:小朋友,你們說得真好。我們的火車又要出發了?︵昕︵昕︵辍N覀冇只氐轿覀兊慕淌伊。請下車了,注意安全。
剛才,圖形娃娃和我們一起快了的旅游,玩得真好?墒前。械膱D形娃娃臉臟了,有的圖形娃娃手臟了,該怎么辦呢?啟發幼兒回答。
4、游戲:給圖形娃娃洗澡
教師:我們來幫圖形娃娃洗洗澡。洗澡的時候,圖形娃娃喜歡到和自己一樣顏色的盆子里,請小朋友到和圖形娃娃一樣顏色的盆子里洗澡。
教師啟發幼兒怎樣洗、或說兒歌。
三、游戲:好朋友一起蹲下來
圖形娃娃又干凈又漂亮了,他們呢,想和小朋友一起“做個好朋友一起蹲下來”的游戲。
放音樂。按照教師口令做游戲。
四、結束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的:
1、能按照圖形的形狀特征進行活動,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2、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物質準備:每人一個分類盒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按圖形的特征分類》《科學·圖形組合》。
活動過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復習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師:這是一個漆面的口袋、里面藏著許多東西,請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師一遍念"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邊請個別幼兒分別摸出正方形、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圖形讓大家辨認并說出名稱。
2、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給圖形分類。
師:請小朋友拿出分類盒,把一樣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操作完畢后,請幼兒將所以圖形按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籃子里,并互相檢查分類是否錯誤。
3、完成操作材料
請幼兒觀察操作材料《按圖形的特征分類》《圖形組合》,看看上面的圖案分別由哪些圖形組成,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有幾,并分類作記錄。
教學反思:
《按圖形的.特征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感知圖形的變化,激發幼兒探索的愿望。
2、根據物體特征(封閉、開放)給圖形分類。
3、培養幼兒辨別圖形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幼兒操作卡、分類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形,這些圖形有各種形狀,里面還有許多秘密呢,大家想不想來玩一玩這些圖形呀?(幼兒操作圖片,自由說說圖片形狀:三角形、圓形、五角星。)
二、基本部分:認識圖形
。ㄒ唬┱J識開放圖形
1、故事激疑
(1)師:小朋友能說這么多的圖形名稱,真了不起!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圖形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雞》。2)老師邊講故事邊演示電腦動畫。
故事:恬恬在草地上養了許多的小雞,這些小雞非?蓯,恬恬很喜歡它們?墒沁@些小雞又很調皮,在草地上東蹦西跑的,累得恬恬滿頭大汗;于是恬恬想了個辦法:用木棍做了一圈柵欄,把小雞圍起來。小雞在柵欄里玩得很高興。玩了一會兒,小雞又跑出了柵欄。小雞怎么會跑掉的呢?(柵欄有缺口,柵欄沒圍好。)
2、探索解疑
電腦出示圖形。提問:圍在這樣的柵欄里,小雞能不能跑出去,為什么?(小雞能跑出去,這個圖形有缺口。)
3、認識開放圖形
。1)電腦出示圖形。提問:這樣的圖形小雞能不能跑出去?(能)
。2)師:這些圖形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開放的圖形。
4、實踐操作
師:請小朋友從圖形中找出開放的圖形。(幼兒找到開放圖形,展示給小伙伴、老師看。)
。ǘ┱J識封閉圖形
1、激疑、解疑
。1)師:剛才,我們幫恬恬找到了小雞跑出去的原因:現在我們再來開動小腦筋,幫恬恬想個辦法:恬恬應該怎么做,小雞才不會從柵欄里跑出來呢?(把柵欄圍圍好,不要有缺口)。
。2)師演示電腦提問:現在柵欄圍好了,小雞還會不會跑出來呢?為什么?(小雞跑不出來了,柵欄沒有缺口。)
2、認識封閉圖形
。1)電腦出示圖形。提問:這樣的圖形小雞能不能跑出來?為什么?(小雞跑不出來了,這個圖形沒有缺口。)
。2)電腦出示圖形。提問:這樣的圖形小雞能不能跑出來?為什么?(不能跑出來,沒有缺口。)
。3)師:柵欄做成這樣的形狀能把小雞圍起來,這些圖形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封閉的圖形。
3、操作實踐
師:請小朋友從圖形中找出封閉的圖形。(找到的幼兒把圖形展示給老師、小伙伴看。)
。ㄈw納鞏固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圖形中有一種叫開放圖形,還有一種叫封閉圖形。請小朋友把圖形分分類,開放圖形分在一邊,封閉圖形分在另一邊。(幼兒操作分類)
。ㄋ模⿺U展延伸
1、師演示電腦提問:小雞在柵欄里餓了,嘰嘰直叫,恬恬很想進去喂食,可進不去。小朋友幫恬恬想想辦法,怎樣才能進去喂食呢?(開扇小門)
電腦演示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也是開放圖形。)
2、師演示電腦、提問:夜深了,狐貍把柵欄弄壞了。出示圖形。
提問:這樣的圖形是開放圖形還是封閉圖形?(開放圖形)
。ㄎ澹┬〗Y:我們知道,不管是一個缺口還是兩個缺口,這些都是開放圖形。
師:小朋友檢查剛才分好的圖形,放錯的糾正過來。(幼兒自行檢查、糾正,并給客人老師展示。)
(六)游戲:給圖形找家。(電腦游戲)
5、師:下面我們來做個給圖形找家的游戲。指點屏幕:紅顏色的`是開放圖形的家,籃顏色的是封閉圖形的家。找對了恬恬就會表揚你,找錯了圖形就回不了家,F在我們來給圖形找家。比一比:誰找得又準又快。(幼兒和電腦玩游戲)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聰明,圖形都快活地回到了自己的家,恬恬可高興了!她邀請小朋友和她一起跳小雞舞,你們愿意嗎?(師、幼跳舞。)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肯定、否定標記,理解它們表示的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肯定和否定標記給圖形分類。
3、能講述操作過程及其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一次分類板,幾何圖形片,肯定、否定標記,磁板一塊。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認識標記——按標記分類——幼兒操作——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1、集體活動。
。1)認識一次分類板。
出示圖一、圖二,“圖上有什么?”(圓形、三角形、……)“除了這些圖形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方框、虛線)“虛線表示什么意思?”(虛線是圖形片從上往下走的`路線)
。2)認識肯定、否定標記。
出示圓形標記,“這是什么標記?”(圓標記)“圓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表示這里是圓形的家)出示否定圓形的標記,“這是什么標記?”(不是圓形標記)“不是圓形的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這里不是圓形的家)
。3)按標記給圖形分類。
教師指一圓片,“這是什么片片?”(圓片片)“它應該回哪個家呢?”(圓形家)
教師指一方片片,“這是什么片片?”(方片片)“它是不是圓片片?應該回哪個家?”(它不是圓片片,應該回不是圓片片的家。)“誰來送這里的片片回家,要邊送邊說‘你是什么片片、回什么家’,或者‘你是什么片片、不是什么片片,應該回什么家’。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2、小組活動。
(1)看標記送片片回家。
。2)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3)依樣涂色。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過程的幼兒。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識別圖形,并學著按圖形顏色,形狀,大小的不同進行二、三維分類。
2、在觀察,比較中訓練思維的正確性。
活動準備:
1、圖形卡片大的紅色,蘭色若干。
2、幼兒操作的小的圖形卡片各色若干。
活動過程:一、認識圖形,按顏色,形狀不同進行初步的分類。
教師:
1、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他們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顏色和形狀不一樣)
2、看我的圖紙上有什么?(紅、藍)表示什么意思?誰來分一分?
3、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紙?表示什么意思?我把圖形再擺在一起,請小朋友上來分一分。
小結:我們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不同把卡片分了一下。
二、按二維進行分類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的圖形卡片,它們就躲在你的凳子下面,請你拿出來,我們一起來玩《圖形找朋友》的游戲
1、說一說,你手上拿著怎樣的圖形?
2、大家都認識自己的卡片了,下面游戲開始了,聽我的口令,我說:紅色的圓形,誰的手上是拿這個卡片的,我們就是好朋友了,大家一起碰一下吧。
3、蘭色的橢圓行
4、有3條邊的.紅色圖形……等
小結:我們剛才按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了分類。圖形卡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教師:我想把好玩的游戲放在區角里,需要小朋友幫助整理圖形卡片,請小朋友按找我手上的盒子里的要求去整理。
看,盒子里的圖片,表示什么意思?
好,現在請小朋友2個人一組,一起去把盤子里的圖形按盒子上卡片的要求分清楚。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大家分的對不對。教師檢驗2——3個,其他的盒子我們拿到教室里請大家一起來檢驗好了。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物品按用途分類。
2、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征設計標記。
3、活動中學習,能夠有條理的對物品進行收拾和整理。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幼兒之前要有按標記分類的知識積累、黑色水筆、白紙。
活動過程:
1、首先以圣誕節到了,幫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禮物為情景展開活動,出示圖片,讓幼兒知有哪些禮物。
2、首先讓幼兒自主分類(有的按形狀、有的按顏色、有的按質量的軟硬等等),并讓幼兒說出為什么這樣分。
3、以托班只有三個箱子為由,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分三類,把那個問他們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幼兒說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為了讓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認箱子里的東西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做標記,并在紙上畫出來。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并沒有用實物而是用的圖片,因為出示得實物都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課程就不容易繼續下去了。采用圖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又不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一節課的活動下來,總體上的還是不錯的。老師的建議是:應該多加一些家具類的或者幼兒部常見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加大了難度,拓展了幼兒的認知面,如果僅限于幼兒常見的物品的話,拓展的部分就無法顯現。
【圖形分類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教案:圖形分類03-06
中班數學教案:按圖形的特征分類03-03
按圖形的特征分類中班數學教案03-25
中班數學《圖形分類》教案10-12
中班數學活動圖形分類教案03-03
中班數學教案:找圖形11-21
中班數學教案:圖形游戲01-17
圖形的樂趣中班數學教案01-09
中班數學教案《拼圖形》06-28
中班數學教案《分類》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