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術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運用繩線進行捆、綁、扎等精細活動中,提高學教案頻道 /jiaoan/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與動手制作能力。
2、了解風鈴發聲的原理,在生活中尋找可代替的材料制作風鈴。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材料情況
二、 聽一聽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是什么聲音?”教師搖晃風鈴,使之發出聲音。
2、這么美妙的聲音是由董老師制作的風鈴發出來的,同學們對風鈴有什么認識?
三、 說一說
1、書上有幾種不同類型的'風鈴,你能說說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嗎?
2、除了這些材料外,你還能想到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3、你今天帶來了什么材料,在小組內交流你打算怎樣制作風鈴,相互聽聽,看看誰的創意最好。
四、 做一做
1、選擇適合的材料制作一串風鈴。
2、教師巡回指導。
五、 看一看
1、把你們做的風鈴放在桌面上,然后下到其他小組相互參教案頻道 /jiaoan/觀交流,看看誰制作的風鈴是你最喜歡的。
2、師生共評
3、打開電風扇,請學生把各自做的風鈴提起,使之聽到風鈴悅耳的聲音。
美術教案 篇2
一、導入
師:請你猜猜我是誰?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嗎?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種顏色的點)
再退遠一點,現在看到什么了嗎?(是人物畫)
點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點點的奧秘,出示課題——《點的集合》
二、發展階段
1、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大家先來欣賞幾張世界名畫。
欣賞比較:
1、《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修拉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畫家。
修拉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法國點彩派畫家,,他把各種顏色擠在調色板上,顏色不調和直接用小號筆蘸取顏料在畫布上作畫,整個畫面有五顏六色的顏色組成,達到他理想中的“和諧、明亮、多彩”的藝術效果。
2、《納蒂布港》西涅克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創始人之一。
3、《牧羊女》米勒法國現實主義畫家與新印象派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對比,分析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通過對比深刻了解點彩派的含義。 學生回答:點彩派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的畫面是完全不同的。
4、欣賞生活中的點:金錢豹的身上有斑點紋;花園里開放的小花是點;樹葉是點;夜空中的星星也是點;距離足夠遠的話人是點,汽車是點,甚至房屋也是點……
通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析,可以看出:點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比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5、欣賞圖片,看看色點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
欣賞圖片,了解點的排列方法與效果。
(1).《山水》 黃賓虹 中國當代國畫大師
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變化萬千,還概括的表現了各種物象。
(2).《黑屋頂》吳冠中 中國當代藝術大師
把房屋屋頂、窗戶概括成不同形狀的點,組成一幅形式感很強的畫面。
(3).《蠟染》 苗族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中利用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手法,生動靈活。
(4).《構成》 維克托?瓦薩里 法國
由圓圈圓點組成具有驚人視錯覺的瞬間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國后印象派畫家
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的感覺,增強流動效果。
(6).《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 法國 米羅
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
總結:不規則的點無序排列,隨意性強,能產生輕松、變化的視覺效果
規則有序的點排列,能構成整齊劃一、形象清晰的圖形。
用規則和不規則的方式相結合做點的排列,可使畫面豐富活潑。
6、討論思考:怎樣用點的排列做出幾何圖形、靜物或風景畫?
技法點擊:1. 設計幾何圖形 2.從某一小塊作點的漸變排列 3. 用幾種顏色逐格完成。
三、欣賞我們的點彩畫:
四、學生創作練習
作業要求:以不同的點為造型元素,采用繪畫的形式,完成一幅有創意的作品(抽象畫或具象畫)。
作業星級達標要求:
★我能點出簡單的圖形。
★★我的作品色彩豐富、有變化。
★★★我的作品點出了疏密(大小、方向)。
★★★★我最棒!我的造型獨特、色彩豐富還點出了規律。瞧!還能感受到光感呢!
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展示與評價
1、將完成的作品按小組張貼到展示板上。
2、小組內自評互評,選出優秀作品
3、各小組優秀作品大比拼。優秀作品的作者說說自己的創意與繪制過程中的感受。
4、評出最佳作品
六、拓展
大家可以嘗試著采用多種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創意的作品。
美術課堂評語:
你是位懂事而有個性的女孩,上課很認真,畫畫也很細心,動作很快,希望今后能更大膽的表現作品。
你是一個活潑的孩子,對老師有禮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作業認真完成,而且,還很不錯哦,繼續加油吧,老師相信你會成功!
你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聰明、好學,對什么都滿懷好奇,看了你的畫,讓老師看到了你的豐富的想象力,繼續努力哦,加油!愿你能有更大的收獲!
美術教案 篇3
一、引入新課
建筑是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它不僅是單純的技術科學,而且是帶有一定(有時則是極高度)的藝術性的綜合體。建筑是一種在三度空間中存在的具有體積、平面、線條、色彩等因素的立體作品,與雕塑有某些相似之處,再加上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與雕塑、繪畫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一般都習慣把建筑歸入“造型藝術”的范圍。
正因為建筑具有技術與藝術的雙重性,所以,它作為上層建筑,和其他藝術一樣,總是反映一定時代的社會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征。許多優秀的建筑,不僅是建筑藝術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驕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國北京的天安門、故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
二、欣賞圖片
1.人民大會堂 [中國]
人民大會堂建成于1959年。它反映了新中國建立十周年期間建筑藝術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與中國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經過改造,體現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會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淺灰色大理石門柱,在聯體上也以柱廊相連,頂部為琉璃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伍重,運用象征性手法,把整個建筑設計成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個性,也使這一建筑成為澳大利亞悉尼市的重要標志。該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貝殼。從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個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從飛機上看也很美觀。建筑師將歌劇院的音樂廳、歌劇廳、餐廳的上方,覆蓋了三個像貝殼又像白帆的大屋頂。該建筑由兩個既分離又相互聯系的部分組成,其一是掛貼石片的平臺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車人口、工作場、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種服務設施;其二則是一系列龐大的拱頂或“薄殼”覆蓋于兩個廳堂及前面的餐廳上。
3.巴黎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法國]
此建筑建于1977年,位于距巴黎圣母院、盧浮宮不到一公里的老巴黎市中心區。它是一個設備完善的棚屋,系由層層的均勻空間,從外部以一個自由的結構框架支撐而成。整個建筑物不論平面、剖面及立面均能予以改變,以應付一切不可預知的變化。這樣一個可以不斷改變的構造,就像是一個鋼鐵組合的工具箱和一個可以攀爬的構架。建筑物有一半埋在地下,其余部分依照南北軸方向安置于雷納大道旁,使廣場能隔絕噪音與煙塵,同時也保持了雷納大道的特點。柱梁、樓板、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筑物外面。臨街的立面掛滿了各種設備管。朝向廣場的立面還有一條粗大的透明圓管,從地面蜿蜒而上。因此,建筑物的外觀管道交叉重疊,復雜多變,而內部結構簡單大方。數十年來,它已成為工業化色彩十足的人類新文明的標志性建筑。
三、敘述感受
要注重視覺效果的感受,啟發對生活的聯想,達到升華情感的目的;從造型、結構、色彩、環境等方面對建筑作品進行分析。學生學習建筑藝術的基本知識,了解建筑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并運用到對建筑作品的評述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培養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能夠對建筑作品做出積極的反應,并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創建他們認可的教學情境。
四、分析建筑物的特點
五、教師解惑
六、總結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家們廣泛運用高科技成果和不斷更新的建筑材料,以現代觀念和嶄新的思路來營造功能齊全、造型簡約、寓意深刻和風格多樣的現代建筑。本教材從欣賞導人,以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筑為對象,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及環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啟發學生進行聯想,引導學生用體積、空間的認識方式感受優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本課所選用的中外建筑作品就是精彩紛呈的眾多現代建筑中的一部分。這些現代建筑以它們嶄新的形象、獨特的魅力展示在人們面前,昭示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美術教案 篇4
目的:①培養寶寶的耐心和觀察能力,點數練習,美術教案-小青蛙捉蟲。
②運筆練習。
準備:每個寶寶:①一張畫在綠色卡紙上的圖,圖上有許多大葉子,零星分布著6、7條白顏料涂成的'蟲子;
②綠色水彩筆兩只。
方法:①發放圖,引導寶寶說:白色的小蟲子在綠色的菜地里吃菜(提問顏色),寶寶是小青蛙,要把這些蟲子捉住吃掉,數數有幾條蟲子,幼兒教案《美術教案-小青蛙捉蟲》。
②發放水彩筆,姐姐演示涂一條蟲子,此時要給家長講明,此游戲要鍛煉寶寶的耐心,所以要讓寶寶把蟲子的身體涂至什么也看不見為止。
指導時要給寶寶說:如果涂不干凈就是蟲子沒吃完。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明白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了解民間美術的發展。
2、學生能對民間美術作品進行賞析,說出自己家鄉的一些特色作品。
3、培養學生熱愛民間美術、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講清并使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特點及主要種類的藝術特點。
難點: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有關特點的掌握及對作品能進行正確的賞析。
教學準備:教學輔助課件制作,播放設備及幻燈機、錄象機等。
課時:4-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看圖導入
通過播放一戶人家室內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并提問,然后導入本課。展示課題《中國民間美術》
(課件展示課題和教學目標)
學生活動:通過觀察圖片,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
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
2、探索發現、學習新知識
(1)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
展示不同類型民間美術幻燈作品數幅,讓學生區別,發表見解,再作歸納,得出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民間美術是廣大勞動人民為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創作,并在民間廣泛流傳和應用的美術作品。它以民間傳說為為素材,從古至今,時代傳承,是勞動人民情感智慧的結晶,并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美術在古代是相對于宮廷美術、士大夫文人美術,在現代是相對于專業美術而言的美術種類。)
學生活動:通過不同類型的作品比較和區別,發表見解,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
(2)民間美術的特點:
A、展示圖片數幅
提問:從以上圖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間美術的特點?
學生回答
歸納:1、自發性。(課件展示)
B、展示圖片數幅啟發學生思考特點之二。
學生回答
歸納:2、實用性。(課件展示)
C.展示圖片數幅(課件展示)
提問:從以上圖片中不同的民間玩具風格,是否知道民間美術還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
歸納:3地方性。(課件展示)
D.再展示圖片數幅(課件展示)
提問:從圖片中說明民間美術還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思考回答
歸納:4、就地取材,因材施藝。(課件展示)
試讓學生對作品《萬象更新》(年畫)、《布老虎》(玩具)等作品進行賞析。
(3)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
播放一段有關民間美術介紹的圖片后(課件展示)
提問: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種類?
板書: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
學生活動:觀后思考,討論并回答
歸納:年畫、剪紙、風箏、玩具、刺繡、編織等。板書)
3、家鄉民間美術的種類和特點。
通過以上對民間美術的學習,我們明白了民間美術的概念、特點和種類,那么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民間美術作品,家鄉民間美術的種類和特點
4、學生欣賞評論練習:
學生對活動:學生對《萬象更新》(年畫)、《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認真觀賞賞后、小組議論探討
學生代表對作品賞析評論同伴作適當補充、歸納。
5、課堂小結:
本課對民間美術進行了欣賞學習。中國民間美術內容十分豐富,我們應以本課學習為起點,對民間美術作進一步的研究學習,并可對我們常州地區的民間美術進行探究,樹立熱愛家鄉、熱愛中華民族的精神。
美術教案 篇6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并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2、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具學具:各種線材、板材、塊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師小結:想象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并思考再創作。
3、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觀察、收集我們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教 學目 標
知知識與技能目標:能使用水彩畫的工具,利用一些特殊的材料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描繪與、雪情景。
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特點,用線描、色彩表現雨、雪景,制作保護水的招貼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珍惜生命之水,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 點
培養學生的節水和環保意識,嘗試設計招貼畫。
招貼畫創意設計。
教法學法
探索、欣賞、設計、創作。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討論主題
1、組織教學,巡視紀律和學具準備等情況。
2、導入新課。
問:地球是個水球,為什么又缺水呢?我們怎樣來節約用水?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來保護和愛惜水?
3、板書課題:保護生命之水(設計招貼畫)
二、方法探究
招貼畫的基本要素:(出示)
1、要設計好招貼畫,首先要了解招貼畫最基本的形式構成要素。
形式要素有: (1)廣告語:簡單、明了、意義貼切。 (2)畫面:色彩對比強烈、主題突出。
2、欣賞各種招貼畫,對照要素進行分析。
3、步驟與方法學習。
①構思好了開始畫草圖(可用筆畫出圖形和文字的位置,并標出色塊。②草圖定好了開始繪制。③用軟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題廣告語。
三、自主作業
1、作業要求:學習活動二,設計一副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
2、教師巡行、個別指導,提示。
四、總結評價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簡評,總結。
1、學生舉例回答。
讓學生針對在網上查的資料進行討論,怎樣開展保護水的宣傳活動。
1、同桌交流后匯報。
2、欣賞、分析、交流。
3、學習設計繪制的步驟。
學生創作,按照要求進行設計創作。
評價作業的構思創意。
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的感受,刮大風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把風及風吹引起的物象變化,用較夸張的繪畫語言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
鍛煉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想象力、刮大風創造力及合作精神。
教學難點:
能將生活感受用概括、集中、強化、夸張甚至幻想的方法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聽——播風聲。
2、了解風的級別及類型:微風、陣風、大風、狂風、臺風、龍卷風…….學生從中了解到在刮幾級風時應留在安全的'地方,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3、讓學生模仿各種風的聲音,活躍課堂氣氛。(可加律動)
4、觀看演示動畫:落葉——(風的擬人化形象)——海浪和云在風中的變化。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通過參照物看到各種風,直觀感受風,加強對風的想象力。
二、講授新課:出示課題:刮大風
1、 學生嘗試表現風、老師演示怎樣表現風:
(1)提問:你想怎樣表現風?其它同學根據他的描述,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判斷是什么風?請學生上黑板表現,學生點評,老師點評、修改。(此時,可播放“風車——風吹樹動——龍卷風”)
2、 欣賞名家繪畫作品,了解畫家是怎樣在畫面上表現風的。
(1)《遇難船》通過烏云、海浪、被風吹得傾斜的船和在水中掙扎的人來表現風。
(2)梵高的《星空》用卷曲的筆觸,藍、黃色對比的色彩,表現出空氣的流動感。
3、觀看學生作品,了解學生是怎樣通過想象表現風的。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 作業要求:
(一)借助被風吹而產生形態變化的物象來表現風。
(二)通過想象用色彩、線條表現風。
2、 活動形式:以一大組為一個單位,分工合作,集體創作想象畫。(共分為四組:微風、陣風、大風、龍卷風,可自由選擇、參加自己喜歡描繪的風的組。)
3、 作業評價:
(一)請每組派出代表,介紹自己用什么方式、怎樣表現風的?怎樣畫會更好?
(二)根據老師訂出的幾項標準,請同學代表和老師投票給自己認為表現突出的組。四、小結:進行環保教育。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經典]美術教案09-28
美術教案12-15
美術教案12-17
美術教案12-17
美術教案12-18
美術教案12-18
美術教案12-15
美術教案12-10
美術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