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1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回形針測量物體的方法,并能用數字記錄測量結果。
2、了解物體的長短是相對的。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會用回形針測量物體,并能記錄。
活動準備:
回形針若干;三條顏色、長度不同的卡片魚;大記錄單一張;筆若干;《幼兒畫冊》;數字貼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卡片魚很回形針,引發幼兒測量的興趣。
教師:魚媽媽有三個孩子,讓我們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那條魚寶寶最長呢?魚媽媽很想知道自己的'寶寶有多長,該怎么做呢?讓我們用回形針量一量魚寶寶有多長吧!
二、學習用回形針測量魚身的方法。
1、提問:從什么地方開始量,怎樣才能量得準?啟發幼兒說出按一定方向順序(從魚的尖嘴到魚的尾巴)來測量,并且在擺放回形針時要一根一根連接好。
2、請個別幼兒上來測量小魚。誰愿意來試一試?讓我們看他量的對麼?有沒有從頭開始量?回形針之間連接的好嗎?
3、請幼兒說出回形針的數量,教師在記錄單上用相應的數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動手測量小魚并記錄結果。
幼兒做《幼兒畫冊》上的練習,先用擺放回形針的方式測量出魚的長度,然后選擇相應的數字貼紙來表示數量,最后請幼兒根據回形針的數量來比較魚的長度。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幫助小魚媽媽和各種不同的小魚量身長活動中,認識了回形針,探討了用回形針測量的多種方法,孩子們總結出了一些測量的較好方法,而大部分幼兒喜歡用多根回形針測量的方法,只有一位小朋友用一根回形針進行測量。于是,針對這種特別的測量方法,我引導孩子上前說說自己是怎么測量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在操作時,每位幼兒都積極自己嘗試、記錄,活動中當幫助出現困難的小朋友時,孩子們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活動中欣喜發現孩子們通過教師示范和幼兒模仿實踐很快學會了測量方法。而第三環節中我增加了視屏,讓幼兒清楚地看到用一根回形針正確的測量方法。最后通過操作練習使幼兒鞏固所學的測量方法。
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2
活動目標:
1. 探索學習用回形針測量物體的方法,并能用數字記錄測量結果。
2.了解物體的長短是相對的。
活動重點:
會用回形針測量物體,并能記錄。
活動難點:
了解物體的長短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回形針若干;兩條顏色、長度不同的魚圖片;筆若干;《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卡片魚和回形針,引發幼兒測量的興趣。
律動《小魚游》引出課題
教師:魚媽媽有兩個孩子,讓我們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那條魚寶寶最長呢?魚媽媽很想知道自己的寶寶有多長,該怎么做呢?讓我
們用回形針量一量魚寶寶有多長吧!
二、學習用回形針測量魚身的方法。
1.提問:從什么地方開始量,怎樣才能量得準?啟發幼兒說出按一定方向順序(從魚的尖嘴到魚的尾巴)來測量,并且在擺放回形針時
要一根一根連接好。
2.請個別幼兒上來測量小魚。誰愿意來試一試?讓我們看他量的對麼?有沒有從頭開始量?回形針之間連接的好嗎?
3.請幼兒說出回形針的數量,教師在記錄單上用相應的數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動手測量小魚并記錄結果。
幼兒做《幼兒畫冊》上的練習,先用擺放回形針的方式測量出魚的.長度,然后選擇圈出相應數量,最后請幼兒根據回形針的數量來比較
魚的長度。
四、初步了解物體的長短是相對的。
利用吸管來測量相同的魚,讓幼兒討論為什么吸管只用了兩個吸管,而回形針用了七個。
教師:測量工具長,測量的次數就少,測量工具短,測量次數就多。
五、活動結束
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3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回形針測量物體的方法,并能用數字記錄測量結果。
2.在觀察、比較中,感知測量工具長短變化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3.發展幼兒的觀察和動手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感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回形針、吸管等測量材料每組若干。
3.小魚、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魚,激發幼兒興趣
師:魚媽媽生了許多魚寶寶,寶寶們一天天長大,魚媽媽很想知道自己的寶寶長多長了,該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二、探索學習用回形針測量小魚身體長度的方法,并用數字記錄結果
1.認識回形針。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用回形針來量量這條小魚有多長?想想可以怎么量?
3.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1)學習多個回形針測量的方法。
師:小朋友你測量的`小魚有幾個回形針這么長?你是怎么測量的?
師小結方法:
a.從頭開始測量到尾。
b.回形針擺放要一個緊挨著一個,不能重疊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
(2)學習用一根回形針測量小魚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真棒!用多根回形針測量出了小魚身體的長度。現在魚媽媽想考考小朋友,只用一根回形針怎么來量出小魚身體的長度呢?
師小結方法:
a.從頭開始測量到尾。
b.在第一個回形針后做標記,做標記時要緊挨著回形針,第二個擺放時也要緊挨著標記放。
三、探索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測量,感知測量工具長短變化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1.幼兒操作。
師:魚媽媽還想請你們幫其他小魚來量量有多長。這次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兩種測量工具,請你們用剛才學習的方法來量一量小魚有多長,然后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2.比較測量結果,感知測量工具長短變化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1)集體交流測量結果。
師:請小朋友來講講你的小魚有多長?你是怎么測量的?
(2)感知測量工具長短變化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請你觀察一下你記錄的兩次結果,次數是不是一樣呢?為什么一樣長的小魚測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3)小結:同樣的物體,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因為工具的長短不一樣,所以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手、腳或者身邊的自然物作為測量工具,來測量活動室的面積、桌椅的高度。
【中班數學小魚有多長教案 】相關文章:
鉛筆有多長數學教學反思04-10
小魚美術教案中班08-02
大班數學活動到底有多長教案03-19
中班美術小魚教案07-22
中班美術會唱歌的小魚教案01-22
中班音樂小魚追小蝦教案09-29
小班數學分小魚教案12-25
小學一年級數學《桌子有多長》教案05-07
路有多長,心有多遠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