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體育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體育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坦克總動員》以自制“紙箱坦克”為活動材料,取材于幼兒生活中易得的廢舊材料,既安全又環保,且成本低下,裝飾簡易,更能通過滾一滾、推一推等方式實現材料的一物多玩,小班幼兒特別是男孩子對會動的坦克有著強烈的興趣,都樂于和同伴一起探索“坦克”的各種玩法,想辦法讓它動起來。在此過程中不僅充分鍛煉幼兒滾、爬、推、手腳協調走等身體技能,且發展了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此外,手腳協調走是小班幼兒較容易完成的動作,在該基礎上讓坦克動起來是本節課要突破的重難點,也是孩子在原來基礎上“踮起腳尖”能“夠”到的,教師通過活動中的有效引導給孩子腳手架,以此來促進其最近發展區的形成。
【活動目標】
1、探索多種讓“坦克”動起來的方法。
2、發展幼兒在籠罩物下手腳協調向前走的`動作技能。
3、喜歡和同伴一起探索、游戲,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自制紙箱“坦克”若干。
2、改編音樂《我是小士兵》、《頒獎進行曲曲》。
經驗準備:能手腳協調向前走。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教師扮演士兵統領帶著小士兵跟音樂做熱身操。
二、探索活動。
1、第一次探索:幼兒和同伴合作自由探索讓坦克動起來的方法。
提問:
(1)你們組的坦克動起來了嗎?用了什么辦法讓坦克動起來了?,請你和你的同伴給大家表演下(幼兒用身體動作展示讓坦克動起來的方法,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
(2)教師根據幼兒示范,第一次總結幼兒探索出來的讓坦克動起來的方法(如:兩人同時在坦克里朝前爬、向前滾等方法)。
2、第二次探索:幼兒再次在漁網下自由探索爬行。
提問:
(1)哪一組士兵又想出了和剛才不同的讓坦克動起來的方法?請你們給大家表演一下。(幼兒動作示范,鼓勵語言表述)
(2)剛才這么多辦法里,哪種辦法能讓坦克開的最高?(小士兵站起來走的時候坦克最高。)
(3)教師小結。
3、兩人多次合作練習站著手腳協調向前推動坦克。
三、游戲:坦克總動員。
1、游戲場地布置。
2、游戲玩法。
四、放松活動:士兵表彰。
教師播放音樂《頒獎進行曲》,帶領孩子一起做放松整理運動。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雙手持物走和跑。
2.發展躲閃的能力。
3.體驗碰碰車互相碰撞的樂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用紙箱制作的"碰碰車"(見資源包)若干,鈴鼓1個。
活動過程:
☆導入創設情境,請幼兒做走、跑等動作活動身體。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游樂場去玩,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開"碰碰車"
1.出示箱子,讓幼兒把箱子套在身上模仿開車,自由地在場地上四散跑。
教師:請每個小朋友選一輛車上車,一起來開碰碰車吧。
2.引導幼兒用箱子輕輕碰撞,并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幼兒也可以及時躲閃。
教師:碰碰車不怕碰,我們都來碰一碰。
☆"碰碰車"大賽根據幼兒能力可以選擇以下不同難度的游戲。
1.在指定范圍內游戲:在場地上畫一大圓圈,讓幼兒在指定范圍內躲閃。
2.聽口令游戲:聽教師的口令碰撞、躲閃、原地休息等。
3.追逐游戲:將幼兒分兩組,聽到鈴鼓聲后,一組幼兒要快速鉆出箱子去追另一組幼兒。
結束活動:
幼兒"開車"離開場地。
教師: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天快黑了,我們回家吧。
活動建議:
活動《碰碰車》結合了幼兒已有的玩碰碰車的經驗,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在模仿碰碰車的時候,必須兩只手拿著紙箱,通過玩"碰碰車",來鍛煉幼兒雙手持物走和跑的技能。
活動前教師要根據資源包中介紹的碰碰車的制作方法,制作"碰碰車",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將制作方法傳授給家長,讓家長給幼兒制作"碰碰車"。在制作"碰碰車"的時候,一定要在紙箱上端系上繩子,繩子的長短可視幼兒的身高來定,便于幼兒雙手拿著箱子。在開"碰碰車"的'游戲中,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持物的方法,兩只手要手尖朝下、手背朝上,握在身體兩側的紙箱面上,要握牢。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在走和跑的時候,一定要握住紙箱,不要松手。幼兒在練習開"碰碰車"的時候,教師也要提醒幼兒輕輕碰撞,不要太用力,在撞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要及時躲閃。在最后的"碰碰車"游戲中,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能力水平,選擇相應難度的游戲,使幼兒得到適當的發展。
◆資源包小制作碰碰車將廢舊紙箱裝飾成汽車形狀,大小以幼兒身體能鉆進去為宜,在紙箱上端系上繩子,幼兒可以把繩子掛在脖子或雙肩上。
活動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小班體育教案 篇3
小班體育:烏龜爬爬爬
小班體育:烏龜爬爬爬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學習爬的方法,掌握手膝著地爬的基本動作,有一定速度并能較好地控制方向。
2、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鞏固爬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幼兒樂意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烏龜家,烏龜龜殼飾品人手一份,場地布置,“足夠的烏龜糧食”,體操墊,背景音樂、鉆圈等。
2、幼兒已儲備了有關烏龜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情景創設龜媽媽帶著龜寶寶出去活動,師:“寶寶們起床啦,一起來跟媽媽活動活動吧!”
2、“小烏龜”跟隨“媽媽”作模仿動作熱身:伸伸頭、伸伸腿、扭扭腰等。
二、練習爬
幼兒探索、學習爬的方法,掌握手膝著地爬的基本動作,有一定速度并能較好地控制方向。
1、幼兒自由在草地上探索、學習各種爬的方法
師:“烏龜寶寶最喜歡爬,讓我們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爬一爬。”(教師觀察幼兒爬行動作并給予指導。)
2、教師請幾個幼兒示范,引導幼兒發現哪種爬行方法既快又舒服。
3、教師示范并講解爬的動作要領:手、膝著地,頭抬起看著前方,手腳協調一致向前爬。
4、幼兒集體練習爬,引導幼兒掌握爬的基本動作,有一定速度并能較好地控制方向。
三、游戲:小烏龜運糧
幼兒繞過障礙物找到糧食把糧食運回家,鞏固爬的動作。
四、放松練習,結束活動。
小烏龜跟著媽媽隨音樂做放松活動。
小班體育教案 篇4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切西瓜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已認識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過西瓜。
過程:
一、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征
1、西瓜長得什么樣?
2、我們想個什么好辦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二、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
三、游戲:切西瓜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開始。
2、游戲進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吹泡泡
一、設計思路: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嚷著要吹泡泡,看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飄落,孩子們都會追著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后大聲叫著:“老師,我抓到泡泡啦!”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象是一只只回歸到大自然的小鳥,此次活動就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戲的.快樂吧!
二、活動目標:
①、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
②、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后跳。
三、活動準備:
①、泡泡水
②、幼兒已有牽圓圈進行游戲的經驗。
四、活動流程:
①、開始部分
○ 開始部分帶幼兒整隊走到戶外花園,提醒幼兒戶外的常規要求。
○ 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礎部分
○ 引導幼兒學習踮腳、下蹲、后跳的動作,注意幼兒動作的準確性。
○ 教幼兒游戲的兒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 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念到批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③、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課后放松活動,帶幼兒一起觀察地上的小草,說說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覺?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小雞學本領(跑)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游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活動準備:
一條圍巾;小雞頭飾若干;小雞和狐貍的家場景;狐貍頭飾1個;“蟲子”若干;
草地、樹、草叢。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小雞跟著雞媽媽”從家里走出來。
2.雞寶寶”在“雞媽媽”的'帶領下隨音樂活動身體(頭部、肢體等)
二、小雞學本領
1、雞媽媽示范提“蟲子”。
提問:“媽媽示范是怎么過去提蟲子的?”
(幼兒學習跑的動作,雙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擺動,雙腳跑動)
2、請四個雞寶寶去草地上學習提蟲子
(提示雞寶寶不與別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戲《小雞提蟲》
1、第一次游戲
請一個寶寶前去觀察狐貍是否在家,然后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蟲子
2、第二次游戲
一個雞寶寶被狐貍提去了
3、商量營救的方法
提問:“一個雞寶寶被狐貍提去了,怎么辦呢?”
①第一次營救(失敗,再與寶寶們商量)
②第二次營救(媽媽去狐貍那里搶寶寶,寶寶們用棒、石頭來幫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并指出為什么會被狐貍提去的原因)
3、講評結束(寶寶們,我們有這么多的蟲子,我們給鄰居雞媽媽送去好嗎?)
小班體育教案 篇5
小班認知活動:我是男(女)孩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男孩女孩的明顯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
2、激發幼兒對自己性別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男孩女孩的圖片,小服飾
教學過程:
1、區分男孩和女孩:請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表演唱歌后,和幼兒一起討論。
(1) 他們兩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2) 怎么知道他是男孩,她是女孩?
(3) 看看男孩穿的服飾怎樣,女孩穿的'服飾怎樣?
2、說一說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己喜歡做什么事?(引導幼兒發現:男孩女孩都很可愛,激發幼兒為自己是男(女)孩感到高興的情感。)
3、找一找班上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4、說一說自己家里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5、玩游戲:“座車”。男孩上一輛車,女孩上一輛車,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男孩女孩手拉手)比較哪輛車上人多,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小班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體育教案小班[精選]10-18
(精選)小班體育教案02-26
小班體育教案06-22
小班體育教案(精選)07-04
體育教案小班08-22
小班體育教案06-24
小班體育教案[經典]05-16
小班體育教案[必備]07-03
[熱門]小班體育教案07-03
兒童小班體育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