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美術教案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先讓學生看利用多媒體圖片結合輕松音樂來導入中國山水畫的欣賞課題,了解畫家創作激情。
二、帶著問題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國畫。
1、什么是中國畫
2、中國畫有那些類型?
3、你了解中國山水畫有多少?
三、國畫,又稱“中國畫”,我國傳統繪畫(區別于‘西洋畫’)。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
四、了解中國畫是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
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于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五、中國畫有那些類型?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透過畫面的氣氛,體驗畫面的情調:是深沉或是豪放,是樂觀或是悲傷。再還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作者的身世、創作特點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等進行分析。 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六、中國山水畫的發展
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骕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使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于紙上,其脈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七、山水畫的.組成包括:
山、水、石、樹、房、屋、樓臺、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云、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征等。
八、19世紀以后
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文化發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朱瞻、張大千、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1949年后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臺地區。今全國大多數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中心 ,畫家隊伍空前擴大。
九、鑒賞中國畫的角度:
1、畫的作者介紹和時代背景。
2、畫面的意象、色彩、意境。
3、表達的主題思想。
4、以及繪畫技法。
十、以傅抱石、關山月合作作品為例,讓學生來分析:
《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中國畫;隨后將本人曾經在太行山寫生回來創作的作品《觀景》談一我在畫畫時的感受,這樣有利于中國畫的理解。1、畫的作者介紹和時代背景。畫面的意象、色彩、意境。表達的主題思想。以及繪畫技法,鑒賞中國畫的各個角度。
十一、作業:
請回家后在報紙或雜志找一幅中國畫,分析與理解你對中國畫的認識。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指導教師:xxx
課外美術興趣小組,在于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美術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為了給愛好美術的同學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將本學期美術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每周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美術室。
3、美術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美術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美術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美術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
2、欣賞佳作,提高欣賞水平。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以兒童畫為主,以手工制作為輔,以創作畫為主進行教學。
5、進行手工制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術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美術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興趣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地點:三(1)班教室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美術學習。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教學內容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 (1)組建興趣小組,明確要求 (2)了解簡單的美術嘗識
第二周 (1)欣賞兒童畫佳作(2)講解簡筆畫的作用與意義及造型原理 第三周 (1)簡筆畫練習---畫靜物 (2)簡筆畫練習---畫植物
第四周 (1)簡筆畫練習---畫動物 (2)獨立創作
第五周 (1)了解兒童畫及分類、欣賞佳作(2兒童畫練習
第六周 (1)線描風景畫(2)美麗的海底世界
第七周 (1)各種各樣的昆蟲 (2)獨立創作
第八周 (1)有趣的拓印(2)練習畫竹子和熊貓
第九周 (1)欣賞科幻畫(2)科幻畫:美麗的宇宙 第十周 (1)獨立創作:科幻畫(2)蠟筆畫創作
第十一周(1)油畫棒創作(2)彩筆畫創作
第十二周(1)畫部分動物(2)獨立創作
第十三周(1)手工:剪紙花、草(2)手工:剪動植物
第十四周(1)剪貼風景 (2)畫水生動物
第十五周(1)畫慶元旦畫展畫 (2)畫慶元旦畫展畫
第十六周(1)欣賞、評價畫展畫(2)獨立創作
第十七周(1)畫人物動態(2)畫人物活動風景畫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和設計制作能力。
2、 運用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練習。
3、 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美術知識設計一幅貼近生活的招貼畫。
教學準備:
1、 教師收集一些優秀作品和范作。
2、 學生準備各項繪畫材料。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導入,揭題。
1、 同學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展示電影海報)
2、 看完后,這些作品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 你還看過什么樣的海報?(欣賞圖片)
4、 我們可以在什么地方看到它們?
5、 揭示課題:其實,海報也叫做招貼畫。它一般貼在人口流動較多,較快的地方,用來吸引別人的一種設計。這就是今天學習內容《招貼設計》。(板書課題)
二、 探究、發現。
1、 你覺得招貼設計是用什么“招引大家”?
。1) 小組討論、匯報。(板書)
3、 對比發現:觀察,比一比,哪張作品更好?
運用設計。
1、 生活中什么地方需要用到了招貼設計?
校園里也經常出現把一種信息傳遞給大家,如文藝演出、運動會、展覽會、各類活動通知等。
2、 示范。
。1) 假如學校下周要舉行美術作業展,想想怎么設計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2) 四人小組交流。
。3) 示范。
3、學生自由組合,合作設計。
以校園生活為題設計一張招貼畫。
7、教師巡視指導。
三、作業交流評價。
1、 展示作業,說說自己的創意。
2、 評評別人的作品,提提意見。
3、 教師評價。
四、課后拓展。
可以繼續完善你們的作業,讓它變得更棒。
五、收拾與整理。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講一個大樹的故事,并且能夠截取故事中的一個片斷作為繪畫的內容。
2、為主人公設計形象。
3、將這個片斷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4、嘗試用色彩來強調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故事主體形象和情節的設計與表現。
教學用具:師——收集上些有關樹木的圖片、課件等。
生——收集不同種類樹的圖片、圖畫本、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檢查工具,師生問好!
二、 引入
1、猜謎導入新課,介紹新朋友。
A、課件展示:春、夏、秋、冬樹的圖片
B、揭示課題:大樹的故事
三、 認識大樹
1、各種姿態的樹
(1)看一看
這些大樹的生長姿態有什么不同?
A、比較松樹和雙葉蘆薈樹枝生長方向有什么不同?
B、比較棗椰與胡楊樹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C、比較椰子樹和楓樹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你還知道其它種類的大樹嗎?
2、樹的結構
。1)想一想大樹可以分成哪幾部分?
A、樹枝、樹葉、樹寇、樹根(展示圖片)
四、 大樹的故事
1、欣賞名家作品
設問:畫中給我們講什么故事呢?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于什么?
A、《菩提樹》作者:杰西·艾倫
B、《鄉情》作者:關山月
C、《落葉季節》作者:東山魁夷
D、《家鄉老樹》
五、愛保樹教育
A、校園中的.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
B、人類不斷地砍樹木、破壞了大自然,危害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C、小朋友們要怎么做呢?
五、 師以自己的故事為例,示范繪畫的步驟、方法:
1、為樹主人公設計一個形象(出示圖片)
設問1:這兩棵樹哪一棵姿態美?
2、將樹主人公畫在畫面顯著的位置(根據故事情節,畫出動態)
設問:比較這兩張畫的構圖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為什么?(畫面飽滿、主體突出)
3、學生作品欣賞:
六、 布置作業:畫出大樹的故事看誰的故事最有趣
七、 師巡視輔導。
八、 作業展示:師生點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在生活中學會欣賞美的事物。
2、幫助學生在欣賞中嘗試理解美。
3、獨立進行花鳥圖畫設計,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以及動手動腦的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頭飾帶子的長短要合適頭型。
2、指導學生注意畫面整體效果,如構圖的美觀、色彩的和諧等。
教學準備:小鳥叫聲音樂,森林的掛圖,《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歌曲錄音帶
卡紙一張,剪刀,蠟光紙,固體膠,水彩筆(學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現在請你們慢慢地閉上眼晴,欣賞一段音樂,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小鳥的叫聲)
2、放錄像,引導學生觀察。
在這美麗的樹林里,到處可以見到高大挺拔的大樹,五彩的花朵,有白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紫色的、粉色的……漂亮極了。你瞧,它們一個個張開了笑臉,引來了美麗的蝴蝶。林中小鳥歡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在快活地生活著。忽然,一陣陣機器轟鳴的聲音,只見:一棵棵大樹相繼倒下,小鳥們失去了家園,花兒被人們任意蹂躪……(引導學生:我們要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
3、揭示課題。
4、欣賞教材P12、13
5、引導學生分組看書、討論學會制作步驟。
6、學生反饋,教師,并演示制作步驟:
(1)畫或剪貼(注意色彩搭配)
(2)剪(安全教育和保持衛生的良好習慣教育)
(3)制作帶子(注意帶子的長短要先量一量自己的頭)
(4)組合
7、布置作業:讓我們戴上自己做的“花”或“鳥”一起來做游戲。
8、學生做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9、游戲:播放“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邀請你認為做得最漂亮的花和鳥一起跳舞。
10、教師
同學們,在這節課里,我們共同在這美鳥語花香的世界里欣賞到了美,又用我們的手創造了美。花和鳥是人類的朋友,能使我們的地球更美麗,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愛護它們。老師相信,我們的世界將會比今天更加美麗。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教師示范和學生優秀作業展示,讓學生了解有“關”飛的原理,通過分析飛機會飛的技巧,讓學生掌握制作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帶來的愉悅,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交往,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重點難點】創造性地進行會飛玩具的制作。
【設計意圖】借助“鳥的翅膀”,引導學生了解“飛”的原理,讓學生在對翅膀添加創意設計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并激發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實錄
1 、談話導入
通過情景創設,將學生引入課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拓寬了知識面,激發了學生對“飛”的好奇心。 (出示課題:會飛的玩具)
2、探究學習
A、提升體驗: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嗎?請每個同學從盒里拿出一個.邊看邊想,小組內輕聲交流:它的形狀什么樣的?上面翅膀
是怎樣的。棵先ナ裁锤杏X?這個看上去又象什么?(學生欣賞玩具,互相交流)
師: 你們覺得它們“妙”在哪兒。
生:?
師:對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還有條狀的.真是千姿百態,色彩斑斕!
B、創造設計:
1 、欣賞
師:這些美麗的畫紙除了自身很美,我們還可以把它制作成我們可玩的玩具呢!
瞧:出示紙做的飛機。
。◣熒煌婕堬w機。玩具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也是最能調動他們興趣的,“轉轉飛”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希奇的,對于怎么玩,學生們更是不明白,由此在激起學生玩的熱情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研究學習的欲望)
師:好玩嗎?除了這好玩的,還可以用它們制成各種精美絕倫的會飛的玩具呢?(一同欣賞實物玩具)
師:好看嗎?其實用紙做的玩具不僅僅這些還有更多呢!(播放多媒體欣賞,來拓寬學生的視野)
制作步驟
師:如果是你來制作這些,你準備怎樣一步步的來創作呢?(板書:選材—構思—制作—組合—調整—試飛)
師:剛才咱們不僅僅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作品,還掌握了制作方法.現在你們想自己也創作一個好嗎?
C、學生學習,教師巡回輔導(分發作業要求板)
師:接下來同學們就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根據作業提示板上的要求小組制作.一件或幾件你們自己喜歡的作品,哪一組的同學分工最有序,合作最默契,作品最新穎獨特,那你們就有機會打開這個魔術盒,最先了解到我們這里有哪些同學20年后能成為著名的創作家,科學家。
三、評價作品
1 、自我評價
小組內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每組推選一個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給大家介紹他的作品。
2、生生互評
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哪個作品,為什么?
3、教師評價
結合學生的意見評選出最佳作品。
四、展示學生作品
教師在學生作品展示這一環節中,根據當時情況要做到及時改變原來的教學預設,面向全體學生,給了每個學生一次展示的機會,其意義將是深遠的。反映教師良好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反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不斷提高的過程。
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一次展示的機會,這是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這是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對于小學
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往往呈現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他們往往對自己的作品特別感興趣,他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讓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個個都爭先恐后。在這一過程中,看似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了同學,實際是自我欣賞的過程,也是自我滿足的過程。
因此,面向全體學生,給每個學生一次展示的機會。實際也是給了每個學生一次成功的經驗。
五、教學拓展
同學們,美麗的“會飛的玩具”是來自你們的巧手,它們以奇特的形狀,瑰麗的色彩和“轉轉飛”博得了同學們的贊嘆.它們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經過同學們的智慧和巧手,創造出更多新穎獨特的作品,我們每位同學只要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精于創作那你們都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創作家。
。ㄍㄟ^學生之間互相影響,相互感染,產生一種濃厚的藝術創作氛圍,再加上音樂的烘托和教師的協助、鼓勵,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創作信心。)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摘要:小學課外美術教育是學校美術教學的一個環節,同樣也是對學生實施美育,提升智力發展以及進行發散式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進行黨的教育體系的核心。一些小學生對相關的美術活動有很大的興趣愛好,所以,就怎樣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淺談一下如何有規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外美術教育。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外活動;全面開展
課外美術教育的一些內容,并不是延伸與重復學校美術課堂相關的學習內容。它是依照學生的興趣特點、年齡段以及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將培養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當做核心內容,合理的安排每一項美術活動。要經過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巧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想象力以及藝術賞析能力,用以發展與培養學生的藝術造詣。
一、小學美術課外活動的作用
1、小學生有了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及創新意識
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及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為學生構建有利于開拓其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經過討論、思考、研究等過程,推動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富有創造性地掌握并使用美術語言。引導學生在欣賞作品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發表自己獨有的
見解。因為美術課外活動不僅有相關的理論學習且還融入實踐內容,為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構思及創新創造了條件,讓學生知道,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讓學生意識到進行美術學習對未來的作用及影響。
2、小學生的文化生活得到充實
從最基本的知識、技巧的基礎階段,提升到美術文化底蘊及創新意識培養的階段。目前的美術教學里融合學校的一些課題進行研究?梢詷嫿ㄏ鄳奈幕榫常嵘幕瘍热荩寣W生經過學習美術,深入地對文化以及歷史底蘊有所認知,深化藝術對社會影響的概念,構建明確的文化價值理念,全面滲透人文精神。這樣的美術活動從素質教育的層面上說,充實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學生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課堂,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
二、小學美術課外教學開展的相關內容
1.根據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目前,美術課外教育的中小學學生因為年齡有所差異,所以,各方面的能力層次相差很大。有的學生之前就有一些美術基礎,而有的學生是第一次執筆,針對這種水平線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學模式不會像進行課堂教學一樣,進行統一的授課,這就要注意全面發揮任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現學生的亮點。要按照學生的`全面素質,去進行教學目標。因此,從教學的內容到教學模式,都要盡可能順應不同學生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讓美術課外教育將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揮到極致。
2.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在美術課外教學環節里,當學生的繪畫知識、造型意識到達一定高度時,繪畫水平就會有很大地提升。依照這一特性,在美術課外教學過程中,要推動各個能力層次學生間的學習交流,可以舉行繪畫技巧交流會,讓那些繪畫能力稍弱的學生聆聽畫得好一些的學生的繪畫經驗,且讓畫得好一些的學生進行示范或幫助那些能力稍差的學生改畫,完善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教學氣氛。我們還能夠進行同一教學內容,例如:寫生練習,在畫室里布置幾組層次難度不同的靜物,讓學生們同時進行寫生,在練習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交流實踐,促使其相互學習。讓美術課外教育活動完成全方位的互動,尤其要是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學習美術達到自愿、喜歡、且感興趣的境界。
3.進行全面評價,從而提升學習熱情
在美術課外教育活動進行之中,美術老師要持續的進行賞識教育,要發現學生的特性特質,找到學生與眾不同的方面以及亮點,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評價,讓學生得到相應的認可及肯定,因此讓學生擁有愉悅、快樂的心態,在全面學習和實踐的進行中讓學生可以具體、直觀地感覺得到存在的意義及價值,經過美術課外教育活動,讓學生知道他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 實現全面評價,提升老師對學生學習經過及學習結果的賞識, 提升學生的信心,增加學生全面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的主動性。
4.進行相應的活動,提升學生對美術的造詣
依照學生顯示情況合理地安排一些作品賞析以及臨摹,提升學生對畫解讀的能力,指引學生怎樣讀畫,告訴學生怎么去解讀優秀作品在構圖、造型、體積感、意境等全方位的闡述,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讓學生走進一些美術展;邀請名家來校進行面對面講座,提高學生的眼界。
小學課外美術教育的出發點是培養全面人才,提升全國民科學文化底蘊。課外美術教育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望在宏觀的教育層面上可以全面發揮中小學課外美術教育的光和熱。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課題:第十五課 舞臺布景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個舞臺布景,充分發揚團隊,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如何制作舞臺布景。
教具學具:布景所需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欣賞舞臺上的布景,說說這些布景給人怎樣的視覺效果,在劇情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王聿豹
該劇舞美設計采用中性布景與傳統"守舊"相結合的手法,以裝飾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貫穿全劇,使人產生聯想。整個設計超脫了對具體場景地點的'描繪,其浪漫風格與戲曲表演虛擬手法相結合,體現出湯顯祖原作的,也解決了戲曲表演中舞臺美術的時空跨越問題。全劇以2塊大幕,6塊高低不同的硬片作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塊作為全劇固定的背景,上面繪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紋形象;色彩以灰綠色為基調,但在天幕燈光下可以自由變化。
元代《戲曲壁畫》
"散樂"是宋代以后廣泛流傳的一種正規雅樂之外的"俳優歌舞雜奏",演出形式豐富多樣,有戲曲、歌舞、雜技等,一般有樂隊伴奏。當時的許多貴族官吏家族都有散樂藝人。本圖為幞頭、穿戲裝的藝人(山西洪洞廣勝寺明應王殿壁畫)。殿內壁畫即為著名的元代戲曲壁畫。這幅壁畫共繪出演員和場面人員十一人。演員的服飾,基本是元代時期的圓領或交領、寬袖或窄袖袍服。幞頭也有硬腳幞頭及軟腳幞頭。
2、小組討論準備演出什么內容,議一議我們的舞臺背景可以借鑒剛才欣賞到的哪些形式。
3、發展階段
。1)小組為單位,畫出舞臺布景的草圖。
。2)根據收集到的材料,商討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臺布景。
。3)小組制作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完成布景之后請同學們演一演,樂一樂。
五、收拾
六、課后拓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舞臺布景及演出場面。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18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23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