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 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新設置了“綜合探索”的學習領域。這一領域的設置能使學生通過綜合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并使這種興趣與精神轉化成持久的情感與態度。“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總體特征為拓展性、探索性、創造性,因此學習內容的開發與課題的設定都體現這一特征。《花的世界》一課的教學研究即由此而展開,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探究精神、提高創造能力、促進個性發展為宗旨。本課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圍繞“花”這一主題,以豐富、多樣、開放的內容文字、例品范例、學生活動場面等,揭示了“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主要教學要求和線索。
(二)設計思路
談話導入,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四季花卉的圖片,通過對花形、色、味的感知,引導學生發現、理解、掌握花的知識。從生活應用認識藝術的表現,整體去感知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一年級教學已經學過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物體以及《簡練的幾何形狀》,對幾何形狀有一定的認識。以拼一拼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借形畫花,借形做花。再欣賞其他同學制作的花,認識他們的制作材料、方法,激發學生用各種材料制作花的興趣。然后根據材料的不同分成小組,合作完成幾朵花,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運用不同材料的表現能力。將學生制作的花放在一起,辦一個小花展,裝飾教室,體會創造的樂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認識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能綜合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作。
(二)情感:感知、體驗“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培養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與合作意識,激發大膽發表、展示的勇氣。
(三)能力:培養認識、發表、探究、創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綜合利用各種材料、方法去創作、裝飾、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探討、理解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引發愛花之情和環保意識。綜合探索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作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
難點:探索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美麗的花”。
四、工具材料
(一)教師:
1、各種花的圖片
2、花的應用、裝飾圖片
(二)學生:
1、收集花的圖片和關于花的故事傳說、知識等資料。
2、水彩筆、橡皮泥、彩紙、絹紙、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種媒材。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預備鈴響后,上課前整頓紀律并審視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自然變漂亮了,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樹葉綠了,小燕子回來了,桃花開了,學校的山茶花也開了……
師:你喜歡花嗎?為什么?
生:很喜歡。因為花很美……
師:花很美,如果到處都是鮮花多么好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鮮花的世界——揭題《花的世界》
(三)觀察、欣賞、感受
1、 十大名花欣賞(課件展示,伴有音樂,逐一播放圖片。)
你知道國花嗎?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2、 提問:(1)你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2)它是什么季節里開的?長得什么樣子?有哪些顏色?
(3)能說說有關它的故事嗎?
3、說一說
(1)你還知道哪些花卉?
(2)它的名字是什么?
(3)它長得什么樣子?
(4)能說說有關它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的花,教師盡可能地展示。
4、 應用欣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見花。你從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點擊課件
(四)拼一拼
同學們手中有許多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你能簡單拼一拼,使它變成花嗎?
(五)思考、探索
1、實例欣賞
師問:“除了拼,還能用什么方法把這些美麗的花留住呢?先來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做的吧!”點擊課件,和同學說一說,它們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來的?
2、 小組討論
(1)你帶了什么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么樣的花?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花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形狀?怎樣做?
葉子用什么做,怎樣做?
(折) (扎) (剪)
(2)想一想,說一說,怎樣做更好看?
(3)根據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組自由合作,然后辦個小花展,裝飾教室。讓美麗的花永遠開在我們的教室里。
(六)學生創作
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展示優秀作業。
(七)小結
1、師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飛入各組“小花圃”中賞析評價學生作品。讓學生評出最好的鮮花,并說明為什么。
2、 環保教育。
師:有的人看見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來,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生:不對。花是大家的,要愛護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結束語:同學們都知道摘花是不對的,我們自己不但不摘花,還要勸別人不要摘花,要愛護公物,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是花的海洋。
六、教學效果
學生利用身邊可以用于造型活動的廢舊材料,如刨花、紙杯、粉筆頭等和最簡單的工具,經聯想與創造,巧妙地組合設計制作出美麗的花,在創造能力的培養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鍛煉。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和對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見。(附學生作業)
七、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學理念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應時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用不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學習,這一點在本課教學中得以實現。
在這一課中,我收集了許多有關四季花卉的知識圖片和應用實例圖片做成課件,在談話導入,創設情境后,讓學生在視聽環境中真實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時能不時地聽到學生驚訝的贊嘆聲,對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就這樣,他們帶著這一份喜愛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的每一環節,并快樂學習。
2、讓學生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一切讓學生來支配,自主地探究學習。在這一課中,從觀察力的培養“它長得什么樣?有哪些顏色?”,從創造力的培養“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么樣的花?”,從表現力的培養“怎樣做更好看?”等問題的設計都以學生為主,努力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答案,并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對這一系列挑戰性的問題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積極思索,尋找方法。
3、學習是為生活而學習,創造是為生活而創造,美術作品的創作本是為生活而創作。所以我在這課中,設計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當他們根據不同的材料把花的作品完成后,辦起了小花圃,興奮不已,讓他們真實感受到了花帶給我們生活的美,從而轉化為對花的珍愛,進而引發思索,以生活主人翁的姿態內化為環保的重視。
4、教學流程清晰。談話導入 欣賞 簡單拼 制做
展示
(二)失敗之處
1、整堂課的時間安排稍覺不合理,學生的作業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充分得到評價。
2、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其學生激情創造,大膽夸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現實世界的標準決定其合理性。
3、大部分學生收集不到關于花的故事,可否用創編的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課 題:電腦小畫筆
課 時:一課時
課業類型:電腦創作
教學目的:學習電腦畫圖的知識及技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想象、審美以及創造美等能力。
教學重點: 電腦畫圖知識技法
教學難點:啟發構思、組織畫面。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協調性和技巧。
教學準備:學生:課本、各種圖畫樣本、軟盤。
教師:繪圖課件、打印的圖畫。
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已經接觸過很長時間的電腦操作,畫圖程序友好多同學早已經接觸過,積極性相當高。而且,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尤其是畫圖的組合能力相當強,因此,學生應該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教學策略:應用自主教學法,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小組合作與個人點評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敢于展示,從而樹立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設問:①同學們知道這節課我們為什么在這里上嗎?
小結: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
目的:以設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這節課另眼相看,為順利進行教學打好基礎,培養學習興趣。
師:放映課件
設問:②你們知道這些畫是怎樣畫的嗎?
小結:電腦小畫筆是一種新型的繪畫技術手段。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了我們很多在實際繪畫中遇到的小問題,這節課我們酒廠使用電腦小畫筆進行創作,我相信同學們會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到的。電腦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多,除了可以進行技術方面的運用,還可以制作新穎有趣的美術作品。
(出示課件作品),這些作品就是利用電鬧小畫筆制作的,這種美術表現形式稱為電腦繪畫。
(板書:電腦小畫筆)
目的:①利用精美的課件作品震撼學生的心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目的:②通過講述電腦繪畫的功能,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課題。
二、講述新課
1、認識電腦小畫筆程序
設問:同學們能用一句簡潔的語言解釋課題嗎?
小結:利用電腦小畫筆提供的各種功能,進行巧妙地組合及填色,使之成為生動有趣的美術作品。
目的:認識認識電腦小畫筆程序,滿足學生心理需要,進行知識建構。
1、 分析作品,了解作品藝術特色,體驗作品形式美感。
欣賞作品,分析作品所表達的涵義。
設問:①通過分析作品,你能試著分析作品的藝術特點嗎?(板書:藝術特色)
小結:電腦小畫筆的作品藝術特色是生動、概括、有一些夸張、。
(板書:生動、概括、夸張)電腦小畫筆的藝術特色正是這種美術表現形式的美的所在。
設問:②通過欣賞和分析作品,請你說說你對利用電腦小畫筆創作的作品的感受。
小結:通過賞析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概括的美和夸張的美。
目的`:①使學生感受到美,喜愛本課教學內容,情感既發,興趣隨至。
目的:②使學生感受到美,才能發現美,進而表現美、創造美。
1、 示范制作方法、步驟
設問: ①你知道電腦小畫筆的第一步應該做什么嗎?
(板書:制作方法)
小結:第一步是認識各種工具
設問:②電腦小畫筆的第二步應該是什么?
小結:第二步是構圖,確定主題(板書:構圖)
設問:③你認為電腦小畫筆第三步應該是什么?
小結:第三步是制作
(板書:制作)
目的:①學習電腦小畫筆制作方法,進行知識建構。
目的:②由學生口中說出制作方法步驟,加深學生印象
目的:③加強教師示范作用,突出教學直觀性。
1.布置作業
運用所學技法,每人利用電腦小畫筆創作一幅美術作品。
三、學生制作
1、組織合作
以小組為單位,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指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目的: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目的:②交流思想、互受啟發、降低難度、提高興趣。
2、獎勵競爭
展示制作優秀的作品,并且保留下來,打印后作為學生評價的一個憑據。
目的:①培養競爭意識,為學生創設戰勝自我的環境。
目的:②采用激勵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興趣。
目的:③提高教學效率
四、 課堂小結
1.展示作業,師生評價,指出優點與不足。
目的:鞏固興趣
小結本課內容目的: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電腦小畫筆
認識工具
主題 構圖 制作
藝術特色:生動、概括、夸張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觀察了解螞蟻的外型特征,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
2、能力目標:能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和豐富的想象進行無拘無束的表達;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創作。
3、情感目標:通過對螞蟻外型特征及搬家過程的描繪,激發對螞蟻的喜愛和探究興趣;在共同創作、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勞動的喜悅,樹立集體意識,培養通過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繪畫形式,通過集體創作,創造性地表現螞蟻搬家的生活情景。
難點: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以及螞蟻搬家過程的擬人化的想象。
作業設計:
用繪畫的形式小組合作完成童話故事《螞蟻搬家》的創作。
教學準備:
教具:CAI課件、范畫、場景道具、畫紙、獎勵星、評價表。
學具:課本、卡紙、水彩筆、各色蠟光紙、剪刀、膠水、觀察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
(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螞蟻的生活環境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播放兒歌《小螞蟻》導入:
1、聽,歌曲唱的是誰?
2、今天我們一起來扮演小螞蟻,讓我們隨著音樂快樂地跳起來吧。
師邀請一名學生上臺表演。
二、畫螞蟻
(目的:認識螞蟻的外型特征,學習抓住螞蟻的基本特征刻畫動態的方法。)
1、課前老師布置大家觀察了螞蟻并做了記錄,請說說你觀察到螞蟻是什么模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用動畫展示螞蟻的外型特征。
2、老師還鼓勵大家嘗試著把你觀察到螞蟻畫下來,請把你畫的螞蟻給你的小伙伴欣賞欣賞,并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師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了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并請1—2名學生介紹畫螞蟻的方法。
3、動畫展示繪畫過程:
(1)引導觀察:可用什么基本形狀畫出螞蟻的三個部分?
(2)歸納畫螞蟻的基本方法。
4、CAI 課件展示螞蟻的動態。
(1)“黑豆豆”作自我介紹。
(2)引導觀察:學一學“我”(黑豆豆)的樣子,說說我在干什么?
5、小結:剛才老師講了寫實和卡通這兩種畫螞蟻的方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6、請你在作業紙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只卡通螞蟻。
7、看一看,評一評:
(1)、請把你畫的卡通螞蟻給你的小伙伴欣賞欣賞,并說一說你畫的小螞蟻在干什么?
(2)、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還可以,請你輕輕笑一笑;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比較滿意,請你笑著擺擺頭;如果你認為你畫的螞蟻很滿意,請你使勁地拍拍手。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游戲導入
游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么判斷得這么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心情輕松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發,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發有何不同之處?(長短、發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征,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發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征。(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學生發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夸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范幾個被夸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征,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范,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拐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征,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夸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3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后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知識要素
圖片反轉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風箏的造型特點
實踐與創造:設計風箏的圖案及色彩
欣賞與評議:介紹風箏的一些相關知識,交流感受
教學重點
風箏的外形及圖案的設計
教學難點
對稱軸的確定及粘貼時的水平翻轉
教學過程
一.交流與嘗試
1.教師出示不同造型的風箏供學生欣賞。
2.多媒體展示有關風箏的圖片及風箏的資料。
3.教師演示半個風箏外形的畫法。
4.討論水平翻轉命令的.用法。
5.學生簡單嘗試表現風箏的外形。
二.討論與表現
1.說說你知道的有關風箏的知識,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2.教師畫出半個風箏外形,學生討論怎么變出另一半。
3.學生觀察風箏,分析風箏外形特點(形態、花紋等)。
4.結論:用復制、粘貼、水平翻轉畫完整風箏外形。
三.想象與創造
1.通過想象畫出風箏的外形,設計風箏的圖案造型。
2.對風箏圖案填色,注意色彩面積大小對比。
四.欣賞與評論
1.通過學校局域網,進行作業的展示交流。
2.學生介紹作品,說說設計思路。
3.教師挑選有特點的作業進行講評。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18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23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