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生活中物體的形狀,通過豐富的想象進行創意繪畫。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采用多種作畫形式,創作與眾不同的畫面。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和良好的繪畫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利用西餐具小刀、小叉、小勺子添畫為爸爸、媽媽和孩子。
2、蠟筆、水彩色、水粉色、水粉紙、水粉筆、卡紙、沙紙、碟子、水桶等。
3、供幼兒想象的各種各樣的物體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導入活動。
出示實物西餐具小刀、小叉和小勺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這些小刀小叉還可以變成另外的東西,你們想看嗎?
二.示范創意繪畫的方法
1、出示課件制作,示范創意繪畫的過程,讓幼兒懂得根據物體的形狀進行創意繪畫,激發幼兒對物體創意繪畫的興趣和愿望。
2、總結創意繪畫的方法:根據物體的形狀,發揮想象和創意,確立一個主題,添加適當的`內容,創作出一幅圖畫來。
三、啟發幼兒想象、引導構思、創意繪畫。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物體的形狀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造型、構思,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師:看到這些東西,你們想到了什么?
3、幼兒自由創意繪畫。
A、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進行添加,一筆一筆地創意畫出豐富的事物和圖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造。
B、引導幼兒完整構思畫面、豐富畫面,組成一個完整的主題。
C、幼兒創造繪畫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教師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
四、欣賞評析作品.
1、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介紹自己的作品是根據什么物體進行創意繪畫的,并評定幼兒作品的創意指數。
2、啟發幼兒以后要聯系生活,仔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它們的形狀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創造也可以進行創意繪畫的.
五、活動延伸:
1、評定其他幼兒作品的創意指數。
2、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紙版畫是凸版畫的一種,是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畫種,它利用最簡便的材料(各種紙張)和工具(剪刀),剪貼成具有一定高低層次的版面,通過拓印可以獲得多份相同的紙版畫作品,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制作過程較為簡便,動手又動腦,對中學生創造型思維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復習鞏固有關美術課堂教學中學過的有關紙版畫基本知識和技法,啟發和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熟悉紙版畫的幾種常用技法,開拓思維,充分發揮紙張的形態特征,制作出較好的紙版畫作品。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是感受紙版畫的藝術美;難點是認識和掌握紙版畫的造型規律和各種常用技法。
四、教具與學具準備:教具:示范作品、投影儀等;學具:學具盒(剪刀、膠水、黑色顏料)紙材等。
五、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這節美術課的`學習內容是黑白紙版畫。
(板書,黑白紙版畫制作)
我們在上一節美術課上已經學習了有關紙版畫制作方法和有關制作技法。紙版畫制作的工具,材料簡便,各種質地、各種厚薄的紙張都可以用,工具也以剪刀為主,通過剪貼、撕貼就可以印制版畫,效果也很好,同學們興趣很濃,大多數同學都很好地掌握了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并且課后都能完成一幅質量較高的作業。
(出示部分學生美術作業,利用投影儀打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重點與難點)
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哪位同學告訴老師,我們學習的紙版畫的最基本技法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生:紙版畫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
師:對,紙版畫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貼法,是用紙版剪下物體各部分的外形后,再進行疊貼或平貼,使版畫產生凹凸不平的層次而成為可以印制的底版。
(板書:拼貼法)
譬如制作一棵大樹的圖樣,要做成紙版面,就應該先畫出稿樣,再剪出樹干、樹枝、樹葉,再拼貼起來拓印就可以了。
(利用投影儀出示圖例)
同學們想一想,這樣拼貼后的版面是靠什么來表現物體的輪廓線的?
(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生:靠……
師:同學們,由于紙版拼貼后就有了高低層次,樹葉和樹枝部分拓印時就分開了,紙版畫主要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造型的,由于剪貼或撕貼出來的大多是面狀的,簡潔明快,黑白灰分明,輪廓線有虛有實,具有紙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對學生回答給予評價,并講出其中的一些道理)
教師再次強調制作步驟與技法,指出黑白紙版畫造型方式力求概括、提煉,但要畫出應有的體積和空間的聯系。
六、布置課堂作業:
用黑白效果制作一幅風景紙版畫。
要求:構圖中黑白灰組合合理,或有簡潔的顏色關系。
七、課堂輔導:
輔導時應注意方法,要多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八、課后小結:
總結課堂上所學內容,鞏固新課,指出應注意的有關“通病”,布置下節課學具準備工作,并作簡單預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小手,知道手各部位的名稱。
情感目標:引導小學生們了解手的作用。
技能目標:學習按手輪廓描手印畫和印染手印的方法,知道繪畫有多種形式,體驗不同方法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小學生們喜歡手印畫,并知道手的作用。
教學難點:在按輪廓描手印中訓練小學生們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 圖畫紙若干張。
2. 油畫棒若干支(至少與小學生們人數相等)。
3. 幾盤已調好的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和小學生們一起背誦兒歌《我的小手》。
二、引導小學生們畫小手(即添畫小手輪廓)
1. 認識小手的形狀(讓小學生們自由發揮想象說出小手像什么)。
2. .老師指導小學生們認識手各部位的名稱。
3. 畫小手:教師示范將左手放在圖畫紙上,手指張開,右手用油畫棒沿著左手手掌及手指畫一圈。(教師示范的時候強調左手放在圖畫紙上不能隨便移動,畫的時候一定要沿著手指邊沿畫,達到訓練小學生們手的控制能力。)
4. 小學生們照著這樣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小學生們。
三、小手的作用
1. 老師提問:“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畫小手,想想手還能干些什么呢?”
2. 教師抽小學生們講自己的小手會做的事。(寫字、洗衣服、洗碗、拿東西、擦桌子等。)
3. 老師告訴小學生們我們的手會做那么的事情,一定要愛自己的手,保護好自己的.手。
四、手印畫
1. 教師:“我們畫畫的時候,小手除了能握筆畫畫,還能怎么畫呢?你們看看,老師的手還能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畫我們的小手。”
2. 老師示范手印畫:先把一只手的手掌和手指蘸上已調好的水粉顏料,然后把手指張開,按在空白的圖畫上,完整的手印畫就印好了。
3. 小學生們按老師教的方法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小學生們注意保持衣服的干凈,不要將顏料弄在自己的身上或其它地方了。
4. 小學生們欣賞自己的手印畫,體驗手印畫的樂趣,根據自己的手印來比較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五、結束活動
1. 教師依次幫助小學生們洗手,擦掉桌子上的水粉顏料,共同和小學生們清理教室里廢畫紙丟放在垃圾桶里。
2. 教師評價,掛出小學生們作品展覽,小學生們欣賞。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藝術插花(制作)
課業類別:工藝制作課
指導思想:
插花藝術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園林藝術中的一枝奇葩。插花,就是在盈尺瓶盆之中,以切取植物可供觀賞的部位為資料,進行巧妙的排列組合,將花卉的自然美和人為的裝飾美相結合的造型藝術,能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本課是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共布置了三課,都是為了美化居室,鍛煉同學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來自身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學目標分析:
插花分為東方式和西方式兩種,本課布置了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向同學詳細介紹藝術插花的歷史、構圖、色彩等,用一些基本插花的示范,讓同學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并在課余時間尋找資料,進行初步構思;第二課時進行藝術插花的制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讓同學掌握藝術插花的一般形式與制作技巧。
2.引導學會自身動手裝扮生活空間,從而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藝術插花的幾種基本形式。
教學方法:
講述、示范、制作
教具準備:
藝術插花作品若干件,藝術插花作品的課件、圖片、常用花材和工具。
學具準備:
常見花材、花器和工具。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同學學具情況,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二、 導入新課
1. 展示藝術插花實物,教師激情導言: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空間的舒適和情調,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藝術插花,正是裝點居室、點綴環境的上乘佳作。插花,就是在盈尺瓶盆之中,以切取植物可供觀賞的部位為資料,進行巧妙的排列組合,將花卉的自然美和人為的裝飾美相結合的造型藝術。
2. 板書課題――藝術插花(制作)
三、 講授新課
1. 播放CAI課件,引導同學欣賞、了解藝術插花的歷史和東、西方式的藝術特色。
2. 出示圖片和實物,了解插花的常用花材、花器和工具。
3. 教師講述藝術插花造型的基本形式:
一般插花形式三主枝高度為:第一主枝長=(花器高+寬)×1.5
第二主枝長=第一主枝長的三分之二
第三主枝長=第二主枝長的三分之二
依照插花主枝在花器中裝飾的位置,大致上有五種基本形式,每種形式都有一定的變化范圍――
懸崖式、直立式、傾斜式、平臥式、放射式。
(反思:構圖是插花藝術造型的第一要素。教師應耐心輔導同學進行插花的藝術構思,將草圖勾畫出來,示范時要注意插花要高低錯落,即花朵的位置高低前后錯開,不要插在同一橫線或直線上;疏密有致,過密則繁雜,過疏顯空蕩;虛實結合,即花為實、葉為虛,有花無葉欠陪襯,有葉無花缺實體;俯仰呼應,是上下左右的花朵枝葉圍繞中心又顧盼呼應;上輕下重,是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淺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均衡自然;上散下聚,花材同生一根,上部疏散,多姿多態。)
4. 藝術插花的色彩配置:
A、花卉與花卉的配色 可以用多種花搭配,也可用單種顏色,要求互為補充,協調如一。
B、花卉與花器的配色 要求協調,不強求一致,可以是以對比色組合,也可以是調和色組合。
(反思:色彩自身沒有任何感性內容,只有當人們的思想意識與其相聯系時,才會出現色彩的心理反應。在進行插花構思時都要引導同學充沛考慮這方面的.情感因素,可以花材的色彩確定主題,也可根據主題選取花材。)
5.藝術插花的保鮮方法:
花卉被剪切下來后勢必導致衰老枯萎,因此,對插花要進行保鮮水養。一是營養保鮮,在花器內加入2%的糖、1%的維生素:二是防腐保鮮,可加入少量食鹽,也可加入阿斯匹林、水揚酸,硫酸鎂等;三是機械保鮮,可用細鉛絲扎緊切口,或將甘油、蠟液滴入花內,都可以使花卉推遲枯萎,并且顏色更加美麗。
6.教師進行插花的示范(主題和花材、花器自定):
A、構思、構圖;
B、選取花材,配置色彩;選定花器;
C、練習交叉;
D、修整、成形、命名。
四、 同學構思練習,教師輔導
作業要求:進行插花的藝術構思,可用鉛筆將草圖勾畫出來。
輔導要點:
A、 主題要突出,主題確定之后,就要根據意圖加以潤飾,求得畫面變化。可運用花卉的種類、色彩、形狀的對比與配合來增強韻律變化,使主題更加鮮明。
B、 統一均衡。平鋪直敘顯行單調呆板,變化太多會覺得零亂,要分清主次,注意協調。
C、 色彩和諧,對比色不宜過于強烈,類似色應防止單調乏味。
五、 課堂小結
研討同學構思、構圖較好的草圖,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
安排下一節課的制作要求,讓同學在課余時間準備花材。
第二課時(略)
和:板書設計
第六課 藝術插花(制作)
示意圖 懸崖式 作品圖片
示意圖 直立式 作品圖片
示意圖 傾斜式 作品圖片
示意圖 平臥式 作品圖片
示意圖 放射式 作品圖片
教學評價與反思:
藝術插花可以渲染環境氣氛,提高人們的審美情操。在本節課的優秀教案中,教師能夠以自身的示范、指導給同學正確的指導和價值取向,讓同學在生活實踐中、在猶如身臨其境的課件欣賞中仔細觀察,慢慢體會,從而讓同學掌握插花的一般形式與制作技巧,學會自身動手裝扮生活空間,既鍛煉了同學運用美術知識的能力,又提高了同學的審美情趣。
不過,在引導同學制作后陳設作品時應與環境相協調,還要注意擺放的角度和位置,營造較好的意境,從而更好地激發同學構思與制作的熱情,讓插花藝術能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美食文化,培養熱愛勞動、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習慣和熱愛家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藝術之美,學習欣賞食品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
3、感受各種材料特性,進人“神氣的小廚師”的角色,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把自己喜愛的食物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多方面搜索與食品相關的圖文資料。
每個同學都準備一 到兩個與食物相關的故事或傳說,或對某一種食物的食法的資料。
2、查找了解廣東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媒材工具的準備:
1、學生自己用白紙做好的“廚師帽”。
2、各種用以制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賞圖片。
教學過程
1、欣賞觀察,激發興趣。
(1)提出課題:如果你是一名廚師你想做一道什么菜7引導學生回憶想象并說出自己喜愛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寓意。
(2)欣賞觀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圖片。學習欣賞美食的方法。
(3)回憶并講一講與食物相關的故事傳說。
2、進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學生制作的各式“食物”。引導學生欣賞其形、色、擺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師示范制作“食品”過程。學習探索如何
巧妙利用廢舊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導思考:你可以用一張牛皮紙制作出什么“食品”?
(4)師生總結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據材料來決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據想好的“食物”來選擇制作材料。
3、明確《神氣的小廚師》主題,交流合作:
(1)了解我國民族傳統節日及其相關美食文化。回憶思考: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有什么美食?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課題:有趣的漢字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圖畫的形式來表現漢字。
2、鼓勵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多思考。
3、欣賞并了解我們的古代的象形文字。
教學重、難點:
1、是否掌握了一些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字規律。
2、是否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創新。
3、是否對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
教具學具:課本、多媒體、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我們的祖先,充滿了智慧,他們從日月山河的形狀中得到了啟發,創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2、新授:象形文字是現代各種文字產生之前,古代人類用以記錄和交流的圖形符號,是人類文字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現代漢字是直接從象形文字發展演化而來的。漢字經歷了象形文、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及真書等字體演化,秦代小篆以前稱為古字,漢代隸書以后稱為今字,古字中象形的因素占著極大的比例,越是古老象形的因素越多。
3、作品賞析:分析課本中的圖片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用圖畫的形式來表現一段話
四、:表揚優秀作業
五、課后拓展:學生回家多看一些資料,尋找可以辨認的象形文字,增進對傳統文化的情感。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