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化學教案>高中化學教案

    高中化學教案

    時間:2025-02-20 09:47:47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和應用的科學。要研究物質的宏觀性質,必須從微觀粒子入手,才能尋找到原因。化學學科涉及分子、離子、原子、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等多種微觀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結構,才可以進一步了解分子、離子結構,進而深入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了解化學變化規律。在初中,學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學物質的性質,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進入微觀世界,探索物質的奧秘。通過本節了解原子構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質子數、中子數和質量數間的關系,為后續周期律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2.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

      提高同學們辨別概念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激發學生從微觀角度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難點: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四、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初中已經有了關于原子結構的.知識,所以這節課原子表示方法比較容易接受,但對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識。

      五、教學方法: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導學案

      教師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案填寫,總結疑惑點(主要以學生讀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離子、分子等),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都都與原子結構密切相關,同種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構成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原子的幾個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帶負電的電子繞核作高速運動。也就是說,質子、中子和電子是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荷,其正電荷數由所含質子數決定。

      (1)原子的電性關系: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2)質量數:將原子核內所有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叫質量數。

      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

      (3)離子指的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正電荷的粒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粒子叫陰離子。

      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陽離子,帶正電荷;

      當質子數(核電核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陰離子,帶負電荷。

      (4)原子組成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2

      作為老師想要把一節課上好,那么就需要課前做相關規劃,那就是教案,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化學老師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這兩組概念的區別。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養學生在實驗基礎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2.利用實驗和數據的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沿著“問題—實驗—分析—結論”的思路,以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中心內容是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學生雖然對于一般物質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對從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教材一開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無止境地溶解糖或食鹽這樣的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帶到要討論的問題中來。接著教材分別安排了兩組實驗[實驗7-2]、[實驗7-3]和[實驗7-4],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要條件固定,物質是不會無限制地溶解在溶劑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為依據,通過教師的歸納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飽和溶液的概念”。

      1.通過[實驗7-2],學生應該了解:

      (1)要判斷物質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須確定“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兩個條件。

      (2)當這兩個條件不變時,物質溶解的確都各有其限度。學生有了這兩點認識之后,就能比較容易理解:當溶質溶解達到它的限度時(如果條件不變),溶液就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即飽和狀態。這時的溶液就是該狀態下此溶質的飽和溶液。

      如何教學生判斷是否達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繼續溶解而有固體剩余的`時候”,這是利用可直接觀察到的宏觀現象作為判斷溶液飽和的一個依據。但是利用“有固體剩余”來判斷溶液已達飽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為前題,否則就沒有意義。

      [實驗7-3]和[實驗7-4]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下列關系:對于大多數溶液來說:

      (1)說明當改變飽和溶液的任何一個條件時,飽和溶液的狀態都會被破壞,成為“不飽和溶液”。

      (2)從反面證明飽和溶液定義的敘述必須有兩個前提為條件,否則就沒有意義。

      (3)客觀上向學生介紹了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兩種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至于相反過程,即由不飽和溶液轉為飽和溶液,由于可能會引起物質的結晶析出,在本節暫不宜展開討論。

      2.為了消除學生把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混為一談,教材作了一段專門敘述。

      通過[實驗7-5],利用剛剛建立起來的飽和與不飽和概念及其判斷方法,來分辨濃溶液與稀溶液,以及它們跟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是很有說服力的,教師應很好利用這段教材,或講解或指導閱讀。在討論時一定要向學生指明,溶液的濃稀,是指一定量溶劑中溶質的相對含量不同而言,與溫度是否變化無關;飽和與不飽和是指溶質是否達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溫度和溶劑的量兩個條件的制約,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種存在狀態,與溶液的“濃”、“稀”無關。

      教學建議

      (1)邊實驗、邊分析、過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他們積極思維,逐步建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師演示實驗并給出一些數據,引導學生分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和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濃”“稀”跟溶液飽和與不飽和這兩組概念之間的關系和區別。

      難點:

      利用實驗和數據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溶液。為了對溶液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將溶液作以分類: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演示[實驗7-2]在10毫升水里分別加入食鹽和硝酸鉀固體,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師活動] 提問:在實驗演示過程中,溶液的溫度是否改變?水的量是否改變?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目的:為學生觀察實驗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緩慢加入氯化鈉和硝酸鉀固體,邊加入邊振蕩,直到試管里有剩余固體不再溶解為止。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并回答以上提出的問題。

      [結論]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教師活動]提問:在提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時,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呢?

      [學生活動]學生動手做[實驗7-3]。[實驗7-4],并思考以上問題。

      [目的: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并總結該實驗。

      [教師活動]參與討論并答疑,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

      (1)只有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2)

      (3)當溫度確定、溶劑量確定時,某溶液的飽和狀態表示溶質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為下一節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鋪墊。]

      [教師活動]說明:給定條件,溶液可分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質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習慣被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2.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的關系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克食鹽和0.1克熟石灰,振蕩、并觀察現象。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及所列數據,試判斷正誤。

      [目的: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投影)提供數據:

      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質的質量:

      硝酸銨:192克 碳酸鈣:0.0013克 食鹽:36克 氫氧化鈣:0.17克

      判斷:(1)在同一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2)飽和溶液是濃溶液。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不過對于同一種溶質的溶液來說,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

      [教師活動]指導閱讀教材第134頁:如何確定某溶液是飽和溶液?

      (四)總結、擴展

      (1)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分為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不給定條件可分為濃溶液、稀溶液。

      (2)擴展練習:試判斷:

      ①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②在一定溫度下,向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如果溶液質量不變,則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③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多。

      ④一定溫度下,溶質的質量不改變,則無法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⑤一定溫度下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一定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

      ⑥兩種不同溶質的飽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飽和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3

      一、學情分析:

      這一級九年級學生基礎很差,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優等生比例很小,學習發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發展生大多數對學習熱情不高,不求上進。而其中的優等生大多對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復習時常以以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識,化學基本實驗操作和實驗操作技能和邏輯結構等為骨架。從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出發,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教材體系的第一個特點是分散難點,梯度合理,又突出重點。

      以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水、空氣、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這樣使教材內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

      為了有利于教師安排教學和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點較突出。 第二個特點,突出了以實驗為基礎的,以動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塊中都有有許多學生實驗和實驗探究,同時又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聯系生產實際、 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學習常見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礎知識,掌握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學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養成自己動手操作和能力。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針對中考改革的新動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養學生適應中考及答案的各種技巧。

      5、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幾種常見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6、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保意識等現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四、 實施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學習。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于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復習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

      2、備課、上課要抓重點,把握本質。在平日的備課、上課中要把握好本質的東西

      3、在平日講課中學會對比。 要在區別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掌握時應進行對比,抓住事物的本質、概念特征,加以記憶。如分子和原子、他們在構成物質時區別很小,不易記憶,要列表分析,就較為容易了。

      4、講究“巧練” 。在對比學習的同時,練習必不缺少的,關鍵在于“巧練”,要注意分析,習題的數量不要太大,關鍵在于“精”,從而達到“巧練巧學”的目的和完善的結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學實驗。

      6、跟蹤檢查。 加大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查,搞好今學期化學課的“單元綜合課”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時的講評和反饋學生情況。

      五、 教改專題:

      針對目前我們學校目前的的改革,結合化學課特點,加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管理,把課堂時間充分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還給學生,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的場所。根據小組學習的情況,以學定教,以學定講,努力增強講授的針對性、實效性,減少多余的講授、不著邊際的指導和毫無意義的提問,從嚴把握課堂學、講、練的時間結構,嚴格控制講授時間和價值不大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時間。

    【高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化學教案高中11-13

    高中化學教案(精選)06-21

    高中化學教案10-13

    高中化學教案10-25

    高中化學教案(實用)11-15

    高中化學教案[熱]06-19

    [必備]高中化學教案06-20

    【優選】高中化學教案06-22

    高中化學教案(集合)11-01

    高中化學教案(精品)09-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最新国产自在自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址 |